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瑰宝,它把歌唱、舞蹈、音乐、美术自然地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京剧进课堂无疑是一件好事,它将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怎样让京剧艺术走进课堂,特别是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进行民族文化的传  相似文献   

2.
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育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京剧进课堂将"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京剧进入课堂要求我们要以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把它作为艺术而不仅仅是娱乐.这不仅需要广大音乐教师的努力,还需要专家、艺术家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焦艳 《青海教育》2011,(7):60-60
京剧进课堂无疑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但是它一旦进入课堂,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把它作为艺术而不仅仅是娱乐。让我们的年轻一代能真正了解我们的民族艺术,而不是趋于形式不伦不类甚至以讹传讹,这不仅需要广大音乐教师的努力,还需要专家、艺术家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美术教育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可引导学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以湘美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为例,讨论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必可使民族传统文化真正走进课堂、走进生活,使学生更好地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决定将经典京剧唱段试点进人中小学课堂,此举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的问题。开设京剧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评论者指出,所谓的让中小学生唱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却打上了让人疑虑的“文革”样板戏“借尸还魂”的烙印:15首京剧教学曲目中,竟然有13首是样板戏。暂且放置这个问题不谈。在笔者看来,和最近兴起的国学热一样,试图用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事件中透出的,其实是国人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意愿上的焦虑和迷茫。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长周济说,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初衷,就是要加强素质教育,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这本身并不是像有关课体说的那样开设京剧课,而是在我们的音乐课中加入京剧的曲目。京剧进课堂,受益的将不仅仅是京剧,对其它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都将有深刻的影响。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旨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必然会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选择。国外对课堂传承民族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教师的素质重塑、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编制和实施,以及如何在课堂上实现保存民族文化,培养跨文化人才等方面;同样,国内也从教师、课程和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但相比较而言,国内在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研究的深度和适用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京剧作为"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堪称"国之瑰宝",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化宝库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将京剧引入中小学课堂,将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青少年的血液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但由于京剧的形成、发展及艺术形式的特殊性,与青少年有一段距离;而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要想在青少年当中传承,兴趣  相似文献   

9.
京剧是集唱、念、做、打、舞等综合表演于一体的戏剧形式。它是我国的国粹,是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近年来,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对这方面也越来越重视。200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新学期,教育部决定京剧试点进入课程,诚然,开设京剧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让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但由教育部发文件要求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增加京剧内容,恐有“三忧”。  相似文献   

11.
教育传承是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形式,学校教育应肩负起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通过对黔东南民族文化进课堂的调查,分析民族文化进校园在学校教育中的现状,进而提出深化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结果。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文化多样性备受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已经成为关注民族生存的研究者研究的重点问题。对近年来有关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危机、方式、机制、传承场,特别是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传承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民间美术教育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讨论民间美术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民间美术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构想,总结出民间美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丰富了课堂艺术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还是对甘肃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传承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民间美术教育则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讨论民间美术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民间美术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构想,总结出民间美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丰富了课堂艺术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还是对甘肃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张瀛 《现代教学》2015,(Z1):86-87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戏曲是最能代表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京剧无疑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当代学生只有了解好、保护好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资格来谈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培育。对于小学生来说,优秀的民族文化教育是他们良好品行和价值观形成的沃土和摇篮。我校将"京剧文化奖章"活动作为学校培育民族精神的载体,使学生通过少先队争章活动的自主体验,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传承民族精神,获取主动发展。一、活动主题与目标创意点:创造性是少先队工作的精髓。"京剧文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宣布京剧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消息一经传开,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有质疑声,有赞扬声……种种争议的背后,体现的是大众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殷切期望.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瑰宝,因此,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去努力探索.笔者借助本身对京剧的喜爱和了解,结合课堂上的各种尝试及学生们的表现,就如何让京剧轻松进课堂谈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正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民族地方高校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民族地方高校所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特色学科、文化引领等条件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可通过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办学理念,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建设特色学科,开设传承班,设置选修课,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民族文化活动等方式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多依赖于民族群体自发的教育活动,例如民族节日、民族习俗、民族宗教活动等。这种原生态的、内生的教育活动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少数民族儿童适应了本地区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在主流文化的巨大冲击之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只依靠少数民族自发地传承活动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来完成。当前,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民族学校是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本文主要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学校教育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传承,是维护中华民族整体性,保证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和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在现阶段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思考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力地回应现实对它的挑战,保证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持多元一体的整体。然而。如何吸纳外来文化,保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传承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时代变迁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文化传承,是维护中华民族整体性,保证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和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在现阶段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思考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力地回应现实对它的挑战,保证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持多元一体的整体。然而,如何吸纳外来文化,保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传承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