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素在1924年来到四川,当时正值夏天.天气非常闷热,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上峨眉山。山路非常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罗素想,轿夫们一定痛恨他们这几位坐轿的人.这样热的天气.还要抬着他们上山;  相似文献   

2.
1924年,罗素怀着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的宏愿来到了中国,在几位中国作家的陪同下去农村访问。在四川,罗素看到两个衣衫褴褛靠卖苦力养家糊口的农民,十分同情。他停下来与他们攀谈。罗素问:你们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吗?农民没有直接回话,其中一个问罗素:你能够  相似文献   

3.
<正>在一些景区内,滑竿(两人抬的一种轿子)是常见的交通工具,为的是方便一些游客上山。抬轿的人被人们称为轿夫。近段时间,轿夫这个原本远离大众视野的职业两次被推上网络“热搜”。先是一名年轻博主因为坐轿上山遭遇网络暴力,一些网友谴责他:“大家都生而为人,你凭什么花钱践踏他人的尊严?”后有女子雇轿夫抬狗上山,再次引发风波,相较此前,这次更让一些网友不爽:“怎么能让人为狗服务?”“人的尊严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呆县令     
估计这个故事中的县令是用钱买的官。他的智商太低,干出来的好多事儿都比较可笑。出的岔子犯的错误更是举不胜举。像给轿夫发工钱这件事,他是要二点.丫朝,题名,在公堂上验明正身的。不料,一点名,就发现了问﹃怎么我只看见两个人抬轿,到了领钱的时候却变成四个人了?﹄轿夫只好耐心地告诉他:甲轿子后面还有两个人呢。﹄这位县官还是不明白:就是按你说的,也只是两个人啊。轿夫只有苦笑着回答:加上轿前面那两个人,不是四个吗?呆县令这才无话可说。你说,摊上这么个领导,不是活倒霉吗?芳阜︶益已缸刃夕,从。峨网产‘桥后有呆县令@方阜…  相似文献   

5.
罗素历史哲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素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所写下的70余部论著,内容几乎涉及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他是杰出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在物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等方面也颇有建树。而且,罗素还是对现代中国产生过直接影响的几位西方思想家之一。中国人没有理由忽视罗素留下的思想遗产。在罗素的思想遗产中。最受忽视的要算是他的历史哲学。这也许是因为罗素没有在这一领域写出专著来集中、系统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但  相似文献   

6.
轿夫的快乐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2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频,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罗素刚写完他的巨著《幸福论》,他希望以自己的思想教化引导中国人摆脱苦难。  相似文献   

7.
有个张姓的盐务官,谈吐非常风趣。有一天,他坐轿回家,走到半路上,忽然有个妇女拦轿告状,说她丈夫喜新厌旧,整天在外面拈花惹草。这个盐务官听了笑着说:"要告丈夫你到衙门里去告,我是朝廷的卖盐官,不管人间的吃醋事。""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位张姓盐务官很幽默,巧妙地摆脱了这件很棘手的事。但他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违背了同一律。同一律是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律。它的含义是说: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思考对象,必须保持内容范围的同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用来说明同一对象的概念、判断,不管语词形式如何不同,都要保持思想内容和范围的确定性、同一性和一贯性。其公式是:A是A。所谓思考对象内容、范围的同一,说的是人  相似文献   

8.
轿夫的快乐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2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频,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罗素刚写完他的巨著《幸福论》,他希望以自己的思想教化引导中国人摆脱苦难。  相似文献   

9.
走好每一步     
明代哲学家王延相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天,他坐轿进城,途中遇雨,轿子走得很慢。原来轿夫穿了双新鞋,正在小心地躲避着泥水。不料行至长安街后,路更加难走,轿夫一不小心一脚踩进了泥坑。自此,他不再爱惜自己的鞋。后来,不仅鞋子全被泥水所污,而且全身上下也没有一点干净之处。王延相对此深有感触地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决定,将无所不至矣!”这个故事告诉了人们怎样走好自己第一步的道理。正如故事所述,开始,轿夫尚在“小心地躲避着泥水”,力求一身清白;然而,当他“一不小心一脚踩进了泥坑”之后,便破罐子破摔,“不再爱惜自己的”,直至…  相似文献   

10.
去爬山旅游,从入口到峰顶的山路中,每隔100米都有距离提示。望着那离终点还相差一大截的数字,不断有人被数字后面隐含的困难击垮,最终放弃攀登而选择了坐轿。而轿夫们疾步如飞,他们也因此错过了沿路的许多美景,包括征服自然的乐趣和欢欣。  相似文献   

11.
中等师范学校《文选和写作》课本第二册课文《上天都》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则不好意思妨碍他们的采茶工作,二则设想四个人抬我一个人上山,我心情的不安一定比步行的疲劳苦痛得多。初看,这句话似乎没有什么毛病,但一分析就会发现,“不安”和“苦痛”可以用来说明“我”,也可以用来说明“心情”,如“我不安”、“我苦痛”,或“心情不安”、“心情苦痛”,但它们不能互相说明。从上下文看,作者的意思是,步行会身体疲劳,坐轿会心情不安,心情不安和身体疲劳都使人苦痛,但相比之下,心情的不安更使人苦  相似文献   

12.
轿夫的快乐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2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频,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罗素刚写完他的巨著&lt;幸福论&gt;,他希望以自己的思想教化引导中国人摆脱苦难.……  相似文献   

13.
轿夫的快乐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2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频,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罗素刚写完他的巨著&lt;幸福论&gt;,他希望以自己的思想教化引导中国人摆脱苦难.……  相似文献   

14.
夜宿峨嵋山岙,在接待处客房中伴着如潮松涛与几位旅游者品茗闲聊。有位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李善谑能讲,由人之懒惰引发他讲起一则民间故事。有一娇生惯养的懒孩子,“千顷地一棵苗”,父母溺爱有加,养成了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劣习。有一次父母  相似文献   

15.
已经有两三年没见过孔乙己了,怕是他已经死了,但我也不敢肯定,说到底我也没亲眼看见,人们也懒得去谈论。而我,仍然是一个伙计,一个专门管温酒的伙计。不过,在几天前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那天,正是冬至。冷得浑身哆嗦的人们都挤在店里喝酒。忽然大街上传来一阵喧闹声,来了一顶轿,听说坐在上面的是个新举人。轿,在我们店门口停下了,人们都凑热闹地围上去。这时,轿里走出,不!是抬出一个举人,这并非他不想走,而是他的确一步也走不了——他的腿被打折了。此人,长着花白的胡子,穿着长衫、皮裘,似曾相识,忽听见轿夫喊他“…  相似文献   

16.
二月初八,夜。   “血刀”魏刑瑟缩在寒风中的长街一角,火盆中的木炭正发出噼噼啪啪的燃烧声,糖炒栗子的清香弥漫在空旷冷寂的长街上。   “梆、梆,咣、咣、咣。”二更三刻的金鼓之声远远传来。   “该来了。”魏刑根本不用眼睛也知道他等的人现在已到街口。   果然,长街一头,两盏轿灯隐隐闪现。   从街口到栗子摊,共一百三十七丈四尺,轿夫要走三百零一步,一步也不会错——龙图阁学士、开封府尹包拯那刻板得近乎苦行僧式的生活规律,使他 ?边的每一个人,包括轿夫都养成了一尘不染的习惯,这是魏刑在长街摆了四个月栗子…  相似文献   

17.
采访外星人     
日期:公元2074年 天气:艳阳高照 心情:激动不已 “丁零零,丁零零……”2074年的一天,我站在窗子前打扮起来,因为地球要迎接几位天外来客,我作为特邀小记者,不给他们留个好印象怎么行呢。  相似文献   

18.
英国人罗素是二十世纪声誉卓著、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之一,他被人们称为“世纪的智者”,孙中山说罗素是最了解中国人的外国人。罗素对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化、艺术、教育、政治、社会风尚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以自己特有的睿智、远见和洞察力,对中国人作了深层次分析透视。罗素认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  相似文献   

19.
爷爷住在山村里。天气好的日子,他喜欢拄着拐杖到处走一走,一边散步,一边看看路边的庄稼。傍晚,他坐在老屋前的竹椅子上,看小路上的孩子赶着牛或者背着扯猪草的篮子,朝他们各自的家里走去。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天气很热,人们的心情也像闷热的天气一样特别烦躁。在这种天气里,一些本来很正常的事情,却会在人们之间产生误会,让某些人受到冤枉,像在他们的头上套上了一个黑色的头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