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虚词,不但出现频率高,而且用法最多最灵活。本文将《史记》的《李将军列传》中出现的“以”字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作介词、连词、动词的用法,以及作为构词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的用法。  相似文献   

2.
“说”在古汉语中和说话的“说”有关,但与现代汉语中的“说”意义不大相同。古汉语中的“说”,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一、读shuō。该读音用法如下:(1)“说明;解释。”如《公输》:“请说之。”《甘薯疏序》:“恐不可户说。”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中的“者”用法灵活而又复杂,在这诸多用法中,有一种用法值得我们特别提出,那就是作后置状语或后置定语的后置标记。  相似文献   

4.
古代汉语中的“所以”和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无论是含义还是用法都是不同的,这是在学习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的。本文将以中学语文文言课文为例,着重分析古汉语“所以”的特点和用法,并分析现代汉语“所以”的由来以及占汉语“所以”在现代汉语中的遗存形式。一、古汉语“所以”的含义在古汉语中,“所以”是由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结合而成的一种“所”字结构  相似文献   

5.
来信照登     
感谢竺雄扬同志纠正我的一个错误结论,即“了”在古汉语中的使用问题.至于“了”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尚有商榷之处.我们认为从简从俗为好.“了”在作时态助词时,它前面的形容词还是具备动词特点的,故原则上不必把动词和形容词分成两类归纳.  相似文献   

6.
郭锡良先生《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是对古汉语虚词进行个案研究的一篇力作,但文中对甲骨文、金文中“于”字用法的归纳还有可补之处。喻遂生师据此做《甲骨文介词“于”用法补议》,对甲骨文“于”字的用法做了详细的补充。对西周金文“于”的用法尚可做以下补充:“于”带谓词宾语;“于”引进时间;“于”字结构的状语用法;“于”字结构的连用。另附“于”的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7.
《孟子》中的结构助词“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在古汉语中用得非常频繁。仅《孟子》一书就用了二百三十二次。本文试以《孟子》等为对象,对古汉语中的“所”的词性进行考查。《孟子》中“所”的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中的“说”字与现代汉语的“说”的意义不尽相同,阅读古诗文时要特别留意,以免误解,甚至闹出笑话。古汉语中的“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陈述,解说。如:(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相似文献   

9.
郭锡良先生《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是对古汉语虚词进行个案研究的一篇力作,但文中对甲骨文、金文中“于”字用法的归纳还有可补之处。喻遂生师据此做《甲骨文介词“于”用法补仪》,对甲骨文“于”字的用法做了详细的补充。对西周金文“于”的用法尚可做以下补充:“于”带谓词宾语;“于”引进时间;“于”字结构的状语用法;“于”字结构的连用。另附“于”的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10.
在古汉语里,动词作谓语时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就叫做“使动用法”。如“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意思是“使匈奴后退七百余里”。“却”本来不是及物动词,而在这个句子中却带上了宾语“匈奴”,具有了使令意义,这种表达使令内容的特殊的动宾句式就是“使动用法”的基本形式。古汉语里的使动用法大致有三类,即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相似文献   

11.
在古汉语中“之”字用法颇为复杂.“之”字在占汉语里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之”有不同的用法。本文就此谈点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12.
从词汇史的角度来观察“我慢”在汉语和日语中的演变,“我慢”是以佛教语面目出现在古汉语和古日语中,但相对于汉语中的“我慢”意义、用法基本稳定不变,日语中的“我慢”则在江户时代词义、情感色彩得到了扩展,用法上也有所丰富。  相似文献   

13.
说“是”字     
“是”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用法,弄清楚这些用法,对阅读古籍文献,特别是阅读先秦两汉的古典文学作品是大有助益的。如“唯命是听”与“唯利是图”这两个成语中的“是”字,一般的多是望文生义,指不出确切的涵义,原因就是没有弄清“是”字在古代汉语中的多种用法之故。“是”字在古汉语中使用率较多的有如下几种用法: 第一,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此”“这”“这些”“这次”等等。如《左传·秦晋殽之战》“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中有较多词的词性一直都难以定义,“所”字就是其中之一。对于“所”字学术界莫衷一是,有认为是助词,有人认为是指示代词,王力先生也说,“所”字的用法相当复杂。本文主要在各大家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古汉语语序和整体结构来提出一些个人之见,旨在对“所”字结构进行一番爬梳整理,溯起源,探其流。  相似文献   

15.
“维”是古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字,它的用法很多。对《诗经》、《尚书》、《史记》等文学作品中“维”字使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维”字在上古汉语中用法的演变:用法渐趋多元化,从主要作助词发展到兼具助词、动词、名词等几种词性,词义也在逐渐增多,到西汉时其意义基本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教学,一般少不了文言虚词的内容。有的学生特别害怕文言虚词,认为文言虚词变化莫测,不易掌握其规律。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篇目中,或在同一篇的不同地方,它的含义不同,词性不同,或表示的关系不同。有的虚词有五、六种意思,有的有七、八种用法,有的甚至多达十多种用法。这对初学者来讲,确实增加了不少困难。为解决学生学习文言虚词的困难,我摸索了一些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教一些古汉语常识以及讲读一些古文的基础上,给学生系统地归纳一下文言虚词的用法,为了便于记忆,还编了一些“顺口溜”,即所谓“口诀”,学生们觉得有意思,学起来有兴趣。实践证明,效果较好。为了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些做法,我将这些“口诀”整理出来,让同行们批评指正,也可供有兴趣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一些古汉语教材将“衣”字带宾语或受副词修饰作谓语中心的用法视为“词类活用”的问题,章引用了大量例证来说明“衣”字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绝不是临时的、个别的现象,因此,“衣”字在古汉语中应当是一个兼有名词和动词语法特点的兼类词。章还分析了“衣”字活用说产生的原因,提出严格界定活用与兼美的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师心自用”是刘开《问说》中的一句,课本把句中的“自用”注释为“自以为是”。(见高中语文第二册282页)“自用”为什么可以释为自以为是呢?这还要从“自”这个代词在古汉语中用法的特殊性谈起。  相似文献   

19.
副词谓语句作为一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确实存在。本文透过这种语法现象并通过穷尽性研究古汉语“必”字在古代17部典籍的用法来探讨“必”字的词性,  相似文献   

20.
反身代词"己"、"自"、"身"等在古汉语中皆有指代三身的转指用法,通过分析这几个反身代词在古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并考察此类现象在古文献中的分布后,认为反身代词转指三身的用法并非其向三身代词的转化演进,也非此类代词语法功能的转变,而是由于古汉语的特点及语境导致反身代词的这种转指用法的产生,其自身表己称之功能并无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