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女性小说创作经历了复苏、发展、转向、拓展四个阶段,它们又分别表现为充满“人道”情怀的启蒙叙事、充满女性意识的性别叙事、充满“私语”特征的身体叙事、充满女性气息的底层叙事与历史叙事.  相似文献   

2.
王迅 《小学教学参考》2011,(2):17-22,31
在"广西三剑客"中,李冯最年轻,其创作充满激情与活力,一招一式看似温文尔雅,却极具撼动力。与东西、鬼子一样,李冯也是风格独异而成就斐然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彰显出极为现代的叙事美学观念,又能表达出具有本土意识的独立思考。本文主要从小说观念、叙事策略和精神特征等方面解读李冯的作品,试图揭示他的叙事对当代中国小说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广西三剑客"中,李冯最年轻,其创作充满激情与活力,一招一式看似温文尔雅,却极具撼动力。与东西、鬼子一样,李冯也是风格独异而成就斐然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彰显出极为现代的叙事美学观念,又能表达出具有本土意识的独立思考。本文主要从小说观念、叙事策略和精神特征等方面解读李冯的作品,试图揭示他的叙事对当代中国小说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彭学军的少年小说创作植根于一种独特的南方映象。独特的儿童叙事视角、全知式的叙述人称、舒缓的情感叙事以及穿插式的乡土解说,构成了彭学军少年小说的叙事方式。彭学军在生活中总是带着敏锐的眼睛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她充满智慧的笔下总是能将童年日常琐细的事情化腐朽为神奇,让质朴的文化情感和气息悄悄地流入每位读者的心田。  相似文献   

5.
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中大量的"新闻串联"让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而小说中采取的幽灵叙事又让人看到了作者早期创作的先锋性因素。本文试图从《第七天》的幽灵叙事模式入手,分析《第七天》中的先锋性的再现与突破,探讨余华小说中对先锋性的探索与其创作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库切在其小说《慢人》中采用了作者闯入、框架叙事与嵌套叙事、文本的不确定性等典型的元小说叙事策略,使小说模糊了现实生活与虚构世界的界限,同时也赋予了小说人物更大的自主性,让读者参与小说的创作,丰富了小说创作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是西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后现代主义作品。在小说创作中,作家充分把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两种叙事模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将时间叙事的多向性、非线性和非对称性与空间叙事的液态性运用到小说创作中。  相似文献   

8.
"小说写我"的叙事狂欢、长篇小说思想上的"众声喧哗"与"模糊地带"的存在、"诉说就是一切"的创作定位,这些独特的"言说策略"呈现出了莫言小说创作的个性。它们的存在,既体现了莫言对既定成规的反叛、对创作自由和小说文本价值多元化的追求,又显示出他在创作思想上的矛盾与冲突。莫言在政治、民众、自我与艺术之间的取舍与平衡,既让其作品充满了艺术张力,又给其小说写作带来了种种难以弥合的裂缝。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叙事角度入手对小说中出现的叙事技巧进行分析,发现洛奇极大程度上有意遵循小说人物麦信哲所设定的叙事规则,即对第一人称进行心理描写,对第三人称进行外部描写,但在学生的创作中及小说结末时却出现了第三人称的内部描写,这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洛奇叙事技法的矛盾,但实际是科学意识观与文学意识观在小说创作中的冲突,而洛奇却巧妙地将二者融合共同为意识这一小说主题服务,真正做到了主题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阿来作为藏区书写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立足于藏族历史文化,采用灵活变换的叙事视角,张驰有度的叙事节奏,将整个藏族生存问题构架于人类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大背景中,对藏地风貌的文学书写中的生态意识表达,对藏民族原始、本真又充满诗意的人的生存状态的表述,以及在社会大变革浪潮中对因城市化进程而表现出来的自然和人性的痛楚的揭示,均体现了其作品与生态批评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从生态批评视角对阿来小说藏区生态叙事展开研究,总结了阿来小说藏区生态叙事的三大特征,即:历史叙事中的生态观照,少数民族原始信仰下的生态叙事创作和生态叙事中的民族反思。  相似文献   

11.
阿来作为藏区书写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立足于藏族历史文化,采用灵活变换的叙事视角,张驰有度的叙事节奏,将整个藏族生存问题构架于人类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大背景中,对藏地风貌的文学书写中的生态意识表达,对藏民族原始、本真又充满诗意的人的生存状态的表述,以及在社会大变革浪潮中对因城市化进程而表现出来的自然和人性的痛楚的揭示,均体现了其作品与生态批评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从生态批评视角对阿来小说藏区生态叙事展开研究,总结了阿来小说藏区生态叙事的三大特征,即:历史叙事中的生态观照,少数民族原始信仰下的生态叙事创作和生态叙事中的民族反思。  相似文献   

12.
先锋小说是小说叙事形式的冒险或革命,先锋小说家的创作是进行自觉的文本实验。先锋小说作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即如何处理故事,他们认为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将人物的深度内涵取消,人物只是作为一个形式符号而存在;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使叙事结构零散化。因此,叙事的虚构化、人物的符号化、结构的空缺化方面表现出新的叙事观念,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先锋小说是一种具有当代意义的创作实验。  相似文献   

13.
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创作群体的中坚力量,他擅长以零度情感叙述事件,作品风格阴郁又充满死亡和宿命。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他在创造上进行了深度的调整,开始逐步从先锋叙事手法转向民间叙事。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两个重要文本——《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它们体现了余华颠覆自己以前的创作,并建立民间叙事立场的努力。本文即从这一点出发来解读两部小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沈从文“故事”题材创作的个人理论基础和文学观念,即“客观化叙事”,作“美”的故事,反对将文艺当作政治附属物的载道文艺观,并从小说故事创作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及“故事场”的框架特征等角度,探讨了他在小说叙事形态领域中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5.
湖北作家陈应松的近作《八里荒轶事》,是他在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神龙架系列小说创作的又一收获。小说以神龙架偏远山区的一个底层女性端加荣的生存困境来组织材料,在主人公充满生命悖论的遭遇中,以深刻的笔触展示出社会底层具有原生态意味的女性地位及作为社会弱势者生活的现状。荒僻的山区像是被文明遗忘的荒原,贫困导致了人们生存艰难和道德的悖反、人性的丧失。在充满象征性的叙事中,小说让端加荣在陌生的城市找到了幸福。这一修辞性的处理,隐含了作者对现实的一种强烈的期待。同时,小说叙事法度的某些缺憾也显现出作者创作模式的疲惫与困局。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的小说创作中,博尔赫斯的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经验。博尔赫斯擅长将叙事与虚构融为一个整体,本文试图探究其在叙事与虚构的转换中所采取的具体办法:1.作者——叙述者——作品——作品中的人物以一种全新的面日出现在读者面前;2.利用双重叙事架构使平谈无奇的故事神奇起来,充满智慧的闪光;3.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常常借助日常用品来营造一种非现实的气氛;4.利用时空上的遥远消解真实与非真实的界限。  相似文献   

17.
季节叙事是鲁迅小说的重要的时空控制机制,鲁迅为自己的小说设置了冬季叙事、夏季叙事与春季—秋季叙事三种季节叙事类型;鲁迅对季节叙事的选择和运用隐藏着复杂的情感指向,形成了冬—热、夏—冷与春秋—爱憎三种情感模式;透过鲁迅小说的情感模式,可以发现叙述者充满了孤独与绝望的精神体验。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的《受戒》以清澈空灵的美学氛围和另类的叙述方式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在形式层面,叙事时间的倒错、叙事视角的外聚焦与内聚集以及叙事交流上语言和形象上的空白,给读者带来叙事结构上的无限韵味;在审美层面,汪曾祺通过自然笔法描绘情感纯真的人物、理想与现实交织的情节以及与人和谐共生的环境,呈现出一个充满诗意的桃源世界。  相似文献   

19.
《滁州学院学报》2020,(3):27-33
严歌苓小说的苦难叙事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在其小说的苦难叙事中,价值观的不确定性使其小说苦难叙事具有强大的艺术张力;人性的探究与挖掘使严歌苓小说苦难叙事具有厚重的思想深度;坚韧与接受使严歌苓小说苦难叙事充满了希望与温情;宽容与理解使严歌苓小说苦难叙事走向包涵与融合。其小说的苦难叙事不止于对社会政治文化问题的思考,更具特色的是注重人类共有的、人性层面的开掘,表明出鲜明的人文精神特色,为海外移民文学的开拓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曾李 《文教资料》2007,(21):74-76
作为"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的获得者,须一瓜"深厚的写作积累,丰盈的小说细节,锐利、细密的叙事能力,使她得以洞悉生活路途中那些细小的转折和心碎。"她的小说冷静从容,充满理性思辨的光芒。本文则侧重从须一瓜冷静从容的叙事语调以及小说中闪耀的理性思辨的光辉两方面来谈须一瓜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