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新词” 21世纪出现了许多新词,像“酷、秀、吧、E时代”等等都相继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出现了。  相似文献   

2.
1.口语与书面语的词语表达存在不同。如有些方言把胳膊说成“夹子”,但学生写作时就不能写“夹子”,得写成“胳膊”。口语中有些字词可以表达很多意思,比如“说”,可以表达“某人说了一些话”“解释”“责备”“介绍”等,但用在书面语中,如果只用“说”这就显得无味。如“我去博物馆参观,导游向我说了藏品的历史,由于我乱碰东西,被老师说了一顿,回家后向爸爸说了这件事”,短短一句话,用了3个说字,虽然说的含义在不断变化,但这样的作文太生活化了。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加以注意并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后"为词素的词族走进了大众生活,并以其鲜活的生命力不断创造新词。本文试图以"后"词族为例,从文化交流融合中探寻外来词素的汉化、形成机制及其语义流变,旨在阐述外来词语词素化、在汉语环境中不断创造新词的现象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表示"非真"义,先秦多用"伪",现代汉语则说"假"。"假"对"伪"的替换是逐步完成的,南北朝时期,"假"已经在口语中替代了"伪";在书面语中的替换要晚一些,大致在宋代完成。  相似文献   

5.
无论在口语中还是在书面语中,有时为了讲话简洁或行文方便,常常将句子中的某些成分略去,这种现象称为“省略”。本文结合高考试题,直击“省略”考点,力求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6.
在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中,“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这一定论早已被语言学家们证实。儿童在自己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在作文起步时如何做好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转化,使作文这种表现书面语的形式更好地得到发展,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在遵循语言规律的基础上,这里提出一个新的可行性的起步作文教学法——“口语作文”,包括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与起步作文的关系,以及该方法的理论解读、遵循原则和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7.
在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中,“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这一定论早已被语言学家们证实。儿童在自己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在作文起步时如何做好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转化,使作文这种表现书面语的形式更好地得到发展,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在遵循语言规律的基础上,这里提出一个新的可行性的起步作文教学法——“口语作文”,包括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与起步作文的关系,以及该方法的理论解读、遵循原则和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8.
口语和书面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口语是语言存在的口头形式,书面语是语言存在的书面形式。语言刚一开始产生的时候,只有口语,没有书面语。后来文字产生了,语言才开始有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上古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基本上是一致的,比如说我们现在所说的“芦苇”一词,在春秋时代称之为“蒹葭”。我们现在如果有人说“河套里长满了蒹葭”,相信大多数人听不懂。但在春秋时代,普通劳动人民全以“蒹葭”称之,如同我们说起“芦苇”一样自然。后来文字越来越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口语和书面语的距离就越来越大。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曾大…  相似文献   

9.
我校进行了聋校低年级实行纯口语教学实验。实验以进行过早期语言康复训练的聋生为对象,在低年级以强化口语为主,实行纯口语教学,以口语为基础学习书面语,到中年级口语能力形成以后再介入手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狗”对“犬”的替换演变开始于战国时期。在战国时期的书面语中,“狗”与“犬”表现出势均力敌的态势,“狗”的活跃性胜于“犬”,但“犬”仍有些许数量的使用。这一替换过程是在后代逐渐完成的,在后代“狗”逐渐成为指称狗类的常用词,“犬”则渐渐退出日常口语系统。  相似文献   

11.
“血”字有一读xuè,用于书面语;一读xiě,用于口语。但是书面语和口语有时候不大容易区分,要是按“血”字的用法来区分,就容易一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v+着”和“v+到”结构进行考察后发现,虽然两结构有时能互相替换,但进入两结构的动词具有完全不同的语义特征、句法特征和语体色彩。同时两个结构在功能方面亦存在差异,虽都不常出现于书面语色彩较强的语篇中,相比较而言,“v+着”结构的口语色彩更强。  相似文献   

13.
“的士”是一个音译外来词,即TAXI.计程车、出租车。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里有了一个新词“打的”。起初。不少人,尤其是一些语言工作者,认为这个词,太不规范,一个汉语的语素“打”与一个外来音译词的音节“的”,组成一个词,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真太不可思议。但是,“打的”不仅在口语里而且在书面语里顽强地生存下来,更有趣的是,在人民大众中还派生出一些“的”族词语,请看下例:面的:出租的“面包车”,北京已经淘汰,一些中小城市还能见到。“面包车”也是比喻法,指形似“面包”的中型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问题”一词颇为常用,无论在书面语还是在口语中,该词的出现频率极高。各大媒体曾曝光了含有三聚氰胺的“问题奶粉”事件、“问题鸡蛋”事件,近期传出了“问题资金”、“问题房产”等等,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含意,又该如何英译呢?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说过,诗词歌赋,最早都是取自民间,后经文人加工,才由散到整,由俗到雅。这实际上揭示了口头创作与书面文章的关系———书面文章是对口头语言的加工整理。我们学生的口语,往往丰富多彩,他们神侃起来,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可是一提起写作文,就像是贾宝玉见了爹———顿感才思枯竭。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口语潜能,在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那么,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有话可说了。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在写作教学中采用了“口语—书面语作文教学综合训练法”,即口头叙述—集体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使用频率的角度来说明词语本身语义弱化的原因,通过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的统计对比,发现“这个”在口语语体中出现的频数远远高于书面语体,而话语标记正是其语义弱化的一个产物。在口语语体中,“这个”还有话语标记功能,即引发话轮和延展话轮。  相似文献   

17.
“又”和“再”的区别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又”和“再”是汉语口语和书面语都常用的两个副词.由于意思相近,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经常用错.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通过大量例句,阐明了二者的区别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语体学是一门崭新学科,为语言学界和语文教学界所普遍关注。中学语文教学应该而且必须大量引进语体学知识。现代汉语的语体可以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在语文教学中二者不应该偏废。口语在社会交际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常常是书面语不可能代替的。普希金说:“书面语由于使用谈话产生的语汇,它才是永远生动有色的。”书面语实际上也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口语的一种加工形式。谢尔巴院  相似文献   

19.
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书面语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往往是用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素组合成词,在句中使用时只采用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作为陪衬存在,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使用非常频繁。通过对"利害"单个词语的出现、作为偏义复词的形成以及词义的演变和最终现代词义定型的整体过程进行梳理,能够理清该词语义演变过程中各类语义出现的时间及变化过程,从而填补单个偏义复词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课本中的“独立主格”结构辨析中卫县宣和中学杨亚莉,徐兴华“独立主格”结构一般在语法中无专节讨论,但这一结构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用途甚广,特别是在中学课本中出现很多,学生对此也很难理解,本文以三个方面谈谈“独立主格”这一语法现象。一、结构1.名词(代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