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端康成是日本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其笔下的代表作品《雪国》,对于研究川端康成美学中的"悲美"风格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将从《雪国》着手,从"悲美"风格体现和"悲美"风格的缘由两方面展开对川端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似乎是一个极为“静穆”的人。然而,细读其诗文后,会发现在其豁达的外表下面,其实掩藏着很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悲情美。本文试从以下五方面论述其悲情美:一、忧生患死的悲凄美;二、士不遇的悲怆美;三、羁旅赠别伤悼的悲切美;四、相思苦恋的悲艳美;五、“竟抱固穷节”的悲壮美。  相似文献   

3.
川端文学的悲美风格,是一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是川端康成数十年艺术心血的凝结,构筑了日本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雪国》在意象、境界、意识、情感等方面都体现出了这种悲美风格。  相似文献   

4.
宋词是宋的“一代之文学”,细读后会发现,宋词中的审美意蕴总体来说是一种“悲美”,这种悲美情结有着一定的传统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5.
“感伤 ”是李清照词的一大特色。其词伤春伤别哀怨淋淋,哀国悲志更具特色,表现了一种饱含哲理而又脱俗的伤感。本文从“哀别”、“哀情”、“哀国”三个角度分析了李清照词沉郁悲凉的风格,浓厚而又含蓄的“感伤美”。  相似文献   

6.
论悲音为美     
<正>“悲音为美”这是我国古代的民族审美心理特性之一,即以悲为好,是指文学艺术以悲而获得美感愉悦。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就象鲁迅先生所描绘的那样“悲凉之雾,遍披华林”。充满了人世间的忧患、哀伤、恐惧和沉痛,无不染有浓深的悲美色彩。这一美学思想对古代的各种艺术及其审美认识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虽然我们的古人没有象亚里士多德、黑格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探讨了魏晋玄学“悲为美”:的缘起:“悲”从音乐进入文论,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作为贯通审美体验的“悲”、“美”,寓有魏晋士人对生命本体的探询,彰显着他们对理想人格的追寻。  相似文献   

8.
“以悲为美”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虽成熟于魏晋六朝,而其成长过程则相当久远,一直可以追溯到先奏时的南楚文化。楚国以其尚美、敏感的文化传统,融合了中原的理性主义,构造出瑰丽凄迷的楚辞美学。汉代以后,文学创作受楚辞影响很深,而文人群体的出现给这种美学传统带来新的特点,即为悲而悲,为艺术而艺术,是为所谓的“以悲为美”。  相似文献   

9.
废名与沈从文同为“京派”作家,他们的代表作《竹林的故事》与《萧萧》呈现出不同的“美”与“悲”:《竹林的故事》散发出清新自然之韵,《萧萧》则呈现出古朴拙野之美;《竹林的故事》抒写出人生的悲凉感,萧萧之“悲”源于自身的蒙昧无知.  相似文献   

10.
“以悲为美”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虽成熟于魏晋六朝,而其成长过程则相当久远,一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的南楚文化。楚国以其尚美、敏感的文化传统,融合了中原的理性主义,构造出瑰丽凄迷的楚辞美学。汉代以后,文学创作受楚辞影响很深,而文人群体的出现给这种美学传统带来新的特点,即为悲而悲,为艺术而艺术,是为所谓的“以悲为美”。  相似文献   

11.
于保泉,魏克芹在《山东电大学报》2005年第3期《淡魏晋玄学“悲为美”之缘起》一文中文指出了“悲为美”的源起,作者认为,“悲为美”命题的提出,始见于先秦。《韩非子。十过》记晋平公听师旷弹琴,师旷为之鼓《清商》,晋甲公“闻鸟鸣而悲”。钱钟书曾经蜕过,西方聆乐有两种人:聚精会神以领略乐之本体,是为“听者”;不甚解乐而善怀多感,声激心移,追忆绵思,示意构象,触绪动情,茫茫交集,如潮生澜泛,是为“闻者”。  相似文献   

12.
《二十四诗品》中所言“悲慨”首先是一个诗歌风格概念,但由于《悲慨》实际上还展现了一出近乎经典的西方式悲剧,展现了一种中国罕见的悲剧型态,显示出了标准的悲剧美学精神,所以“悲慨”同时也是一个近乎西方“悲剧”的美学概念。  相似文献   

13.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诗歌具有共同的“建安风骨”特色,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曹操的诗慷慨悲凉、雄劲、质朴和古直,有一种雄浑壮闸的悲壮美;曹丕的诗委婉含蓄,秀美细腻,具有宁静、柔扣之美;曹植前期的诗歌乐观开朗,昂扬豪迈,清刚健美,而后期隐曲深沉甚至哀伤忧愤,情绪低徊。本文从社会环境、个人地位和经历对作者作品风格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角度出发,对“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阻碍,人的需要往往得不到实现,而这在文学中则具体表现为阻隔之悲。中国古典诗词文中的阻隔之悲大致可分为三类:欲罢不能的爱恋之苦;求之不得的知己之悲;“感世不遇”的人生之痛。而正是蕴积于作者心灵深处的这些遗憾、无奈与痛苦,使他们能在“悲”的土壤里培育出“美”的花朵,给后世留下不朽的佳作。  相似文献   

15.
在欧美文学中,强烈的悲剧意识始终是它们的一个表征。不论是古代作家还是现代作家,都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悲情画卷。在他们的笔下,“人类之悲”惊世骇俗,而且“魔鬼”悲,“上帝”悲;懒汉悲,硬汉还悲。从这些充满意味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西方文学的独特,同时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古诗十九首》以其“文温以丽、意悲而远”被誉为“一字千金”与“五言冠冕”。本文从美学风格的划分入手,探讨优美与弱美之区别,随后以抒情主人公所面临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为切入点,分析其形象所体现的依赖特征,内在意蕴的哀情、愁绪特点以及下行、婉曲的情感表现与主人公感伤激情之间的联系,认为其所呈现的为弱美形象的审美特点。进而分别以“气”、“韵”为基点探讨《古诗十九首》作品风格具有气弱韵显的弱美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7.
朱东润先生说:司空图《诗品》中论作品风格有两大类:一类是阳刚之美,一类是明柔之美.这是很有见地的。然而至今仍有不少人持王渔洋的偏见,认为《诗品》一味“冲淡”.我们难以同意这种看法。理由是:第一,很明显,《诗品》中“雄浑”、“豪放”、“劲健”、“悲慨”、“流动”诸品,不但不能以“冲淡”二字概括,反而与“冲淡”所昭示的意境风格全然相反.第二,《诗品》是司空图丰富的诗歌鉴赏经验的结晶。他既对王孟一派澄琼清淡诗风作出概括,上升为“冲淡”的美学理想,而对李杜“宏拔恣肆”诗风的喜好和推崇,又何尝不凝结为《诗品》中“雄浑”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个人时代──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美何文林川端康成说:““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通的。”(《不灭的美》;在他的创作中,“美”与“悲”是紧密结合的,构成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悲伤”与“美”、“哀怨”与“美”、甚至“死亡”与“美”,是贯穿川端文学的主调。川...  相似文献   

19.
一、冷抒情:“喜”不狂,“悲”不惨 归有光(1506--1571)的《项脊轩志》是中国散文史上的经典名篇。该文写日常之琐事,抒一己之喜悲,四五百年后,犹能摇人心旌,传诵不绝,何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写“喜”也,不成狂态,无张扬之欣喜;其言“悲’也,不见惨象,无顿足之怨怼。作者抒发情感,冷静从容,内敛含蓄,理性沉稳,极有节制,此即笔者所说的“冷抒情”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中唐的沈亚之将诗歌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他写的哀怨的故事符合“以悲为美”的诗歌审美心理,他的沉郁的情怀是社会因素,个人原因和文学传统构成的,他小说的意境完全借鉴于诗歌艺术,风格艳丽又高雅,华贵又脱俗.“怨郁凄艳”可以涵概他的诗化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