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本填补叶圣陶研究空白的专著李明泉徐登明的学术专著《编辑出版家叶圣陶》一书,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于1994年10月出版,著名学者胡绳先生为该书题写了书名。我读完这本专著,接触到许多以前未曾接触过的材料,感到作者从另一个侧面丰满了叶圣陶先生令人敬仰的完整...  相似文献   

2.
“胡绳青年学术奖”是面向全国青年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奖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1 997年 4月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科院院长胡绳捐出 30万元稿费。倡议建立旨在鼓励青年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的“青年学术奖励基金”。后经社科院党委研究同意 ,正式成立以胡绳名字命名的“胡绳青年学术奖励基金” ,并于当年评选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与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结合进行评选 ,在 1 997年底评出 ,共 7项 ,内容涉及哲学、史学、考古学、民族学、法学等学科 ,形式有专著、普及读物、论文和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3.
胡绳,原名项志逖,1918年1月11日出生于苏州旧学前。胡绳兄弟姐妹六人,姐姐项泰最大,胡绳排行第二,另有一个妹妹、三个弟弟。胡绳自幼聪明好学,在父母的教导下,读书识字,诵读古文诗词。由于家境普通,直至虚九岁才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报告厅里,洋溢着淡淡的书香和浓郁的喜庆气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花山文艺出版社召开的《俞平伯全集》出版座谈会正隆重而热烈地进行着。中国社科院和文学研究所领导同志,河北省出版局和花山文艺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和编辑,来自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学术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首都、河北省新闻单位的记者五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者对《俞平伯全集》出版的深远意义和俞平伯先生望之弥高的文学成就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诚如一位与会的老教授所说,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5.
我们单位不大,却聚集了不少德高望重的学者。为表示尊重,我们一些后学都尊称他们为“先生”。惟有对俞平伯不称他为先生,而称呼为“俞平老”。因为他是一些先生的先生。这些先生见到他的时候,总是快步迎上前去,恭敬地问候,那相互握手嘱咐的诚挚恳切,令人感动。虽然...  相似文献   

6.
闲读偶记     
韦柰: 《我的外祖父俞平伯》 俞平伯是一个值得了解、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他1919年(即发生五四运动那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即投人新文化运动,于文学创作、文史研究等方面都有突出建树,影响深远,自1954年直到“文化大革命”,一再受到批判、否定,声名狼藉。近年来,他的红学著作、散文作品,又大量印行,几乎“热”起来。他的一生(特别是后半生),风波迭起,几经浮沉。这当然是社会造成的。知识分子的命运(特别是像俞平伯这样的大知识分子的命运)自己不能当家,不得不听凭他人和社会摆布。俞平伯是一个典型,或者说是一个标本。他于1990年10月行年九十而殁。漫  相似文献   

7.
对作为文学家、教育家、语言学家的叶圣陶,学术文化界研究成果甚丰,而对作为编辑出版家的叶圣陶,却很少有人论及。硕士研究生徐登明在1991年夏准备撰写学位论文时异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选题,毕业后,又花两年多业余时间,在硕士论文基础上写成了这本研究叶圣陶编辑出版业绩及思想的开山之作(此书由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著名学者胡绳先生毅然为该书题写书名。  相似文献   

8.
1946年6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7月5日,胡适回国抵达上海,7月29日回到北平,9月20日正式接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回国,在知识分子中、在中共方面引起一些反响。胡绳于1946年8月发表《新文化运动的根、枝叶和所需要的阳光——为欢迎胡适先生回国而作》。  相似文献   

9.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总字数达460余万的10卷本《俞平伯全集》,完整地展示这位学问家平生道德文章的风貌,呈现于世人面前。 俞平伯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他学贯中西,治学严谨,著述颇丰,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领域里成就卓著。他早年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白话新诗创作最早的先驱之一,也是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包括对小说、戏曲、诗词的研究,都有独到的创见和深厚的造诣。在红楼梦研究领域的一系列著述、考证尤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是享有盛誉的“红学家”。  相似文献   

10.
胡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四月十二日《光明日报》发表的《致友人书》中,强调在历史研究中必须有一个坚定的哲学基础。对此,杨献珍同志在给文化部党校副校长孟一川同志的一封信中深表赞同,并认为也完全适用于文艺工作者。我们认为,胡绳同志和杨献珍同志对史学界和文艺界提出的这个要求,也完全适用于我们的编辑人员和广大作者。现将《光明日报》今年六月二十四日发表的杨献珍同志的信及胡绳同志《致友人书》的摘录一并转载,以望能引起同志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介绍胡绳的图书馆思想及藏书现,分析胡绳藏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介绍胡绳有关图书馆的理论及藏书观,分析胡绳藏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2002年8月2日,《文汇读书周报》发表的谷林先生的文章《“茑与女萝”》,向读者介绍了影印精美、装帧考究的“镇库重宝”《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以下简称《影真》)一书,并对缘生于该书的序言和附注部分,提了一点小意见。谷林先生所言极是。美中不足的是此书不仅“缘生的藤蔓”有误,就  相似文献   

14.
(1)《老子》,可以是任何一种版本,不看注释,只读原文,也很好。(2)《浮生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中国小说史料丛书”本,俞平伯先生校点。作者沈复,字三白,乾隆年间一个很普通的人。(3)《清代野记》,共128则,记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的社会百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四年夏,纪念了韬奋同志逝世十周年。当时由沈钧儒先生邀集了胡愈之、胡绳、徐伯昕、范长江、柳湜、史枚等韬奋的生前友好,组成了《韬奋文集》编辑委员会,商讨编辑出版《韬奋文集》的问题,曾在东总布胡同沈老家里开过几次会。当时决定先请范长江同志负责审阅韬奋所有的著作,提出编辑计划。长江同志接受了这个任务后,在他繁忙的行  相似文献   

16.
第一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徐盈先生参加该次大会并作记录。手记中如实记录了文代会当时的发言讨论情况,如文艺工作者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政治性与艺术性的问题、文艺的新旧形式问题等。同时也真实而直观地记录了著名文艺工作者如茅盾、丁玲、郭沫若、田汉、郑振铎、赵树理、周信芳、俞平伯、高士奇、赖少其、周扬等人的发言,感情纯真、语言生动形象。是了解研究那个时代文艺工作者的真实感受的珍贵史料。本刊已于1999年第5期刊登徐盈先生采访首届政协会议手记。现将其在第一届全国…  相似文献   

17.
1945年七月十五,《开明少年》创刊,至诚一点儿没帮上忙,他3月3日去了重庆,暂时在开明的编校部工作。父亲已经托胡绳和雁冰两位先生,跟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接好头,让至诚等候办事处通知,由他们找适当机会护送去延安。至诚走这条路,还是去年十一月十七晚上,家庭会议上做出的决议。当时桂林已岌岌可危,政府一再招募大中学  相似文献   

18.
在九十年代经济大潮的影响下,闲适小品以其短小轻快、易于安抚人们粗硕灵魂的特点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同样以"闲适"为旗帜的俞平伯散文在"散文热"中却出现了位置的缺失,而且文学史及教材的编写者对于俞平伯三十年代散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本文从时代原因,俞平伯创作的独特性,文学史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探讨俞平伯散文在九十年代散文热潮中的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19.
1946年6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7月5日,胡适回国抵达上海,7月29日回到北平,9月20日正式接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回国,在知识分子中、在中共方面引起一些反响.胡绳于1946年8月发表<新文化运动的根、枝叶和所需要的阳光--为欢迎胡适先生回国而作>.文章认为,胡适是一个"有贡献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学者",是一个"历史上有功绩,而又不与朽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学者","在人民心上总是能保持受尊敬的地位的".  相似文献   

20.
俞平伯说,丰子恺的画似"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这"人间的情味"大概是指生活的平实和平实中寓含的深意吧,就如经霜的叶子,"别有一种朴实的深刻"——这句原是作家张炜对袁滨的一些见解的评价,我借用来喻画喻霜叶,不过是"物归原主",想说一说袁滨先生的新著<盈水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