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揭示文章内容的窗口。抓住题目就等于找到了文章的脉络。本文试以《死海不死》、《中国石拱桥》为例,说明如何从题目入手分析说明文。《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海洋知识的说明文。题目新颖、巧妙。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死”与“不死”入手,精心设计若干个问题,让学生自读、解答。这样设计数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把握文章内容,另外,也可以使枯燥的说明文教学变得饶有趣味。设计的问题有这样几个:①死海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称为“死海”?为什么说死海“不死”?②死海是怎样形成的?③死海的利用价值及发展前景怎样?…  相似文献   

2.
一、从课题突破 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灵魂,也是文章文眼所在,分析这类课文就可以从课题人手。如《死海不死》这篇课文,“不死”是全文文眼所在,也是其结构线索,教学就可以从解题突破,围绕“不死”设计教学思路:①死海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称“死海”?②“不死”的现象是什么?怎样造成的?③“不死”原因的形成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3.
一、从课题突破 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灵魂,也是文章文眼所在,分析这类课文就可以从课题人手。如《死海不死》这篇课文,“不死”是全文文眼所在,也是其结构线索,教学就可以从解题突破,围绕“不死”设计教学思路:①死海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称“死海”?②“不死”的现象是什么?怎样造成的?③“不死”原因的形成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激活思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肆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善于生疑,鼓励学生踊跃提出问题。如教学《死海不死》时,我出示题目后问道: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从题目处提出问题,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提出:海怎么有“死”“活”之分呢?既然是“死海”,怎么又“不死”呢?“死海”的“死”指什么?“不死”又是指什么?层层疑问,激活了…  相似文献   

5.
周应喜 《江西教育》2007,(12):16-16
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问题1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  相似文献   

6.
一、给学生导学习方向如《死海不死》,我给学生的学习方向是:①死海在什么地方?②它为什么叫死海?③为什么说是死海而它又不死?④若干年后,死海为什么还是会死掉。⑤死海这一系列复杂的自然现象,作者是借助了那些说明方法向读者说明白的?至于答案,由学生沿着这些方向去寻找,去发现。教师适当点拨即可。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习方法。”他强调老师不宜拿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指导学生了解找出这种方法的程序,触类旁通,自行找出这种方法,并再用这种经验去寻找别的方法,解…  相似文献   

7.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能激发学生对本文学习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3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  相似文献   

8.
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新郑市千户寨中学张英敏“陈建霞,请回答‘死海不死’的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侯庆福,请回答《死海不死》插入传说的作用是什么?”……学生惊奇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我。这是我初当班主任第二周的第一节语文课,我便能不假思索地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相似文献   

9.
死海不死     
死海不死【课文题解】既积“死海”,又是“不死”,蕾似矛盾售谬,然而又是g观事实。以揭示这一事特现象为契机,逐层说明了现象的本质、死涵的成因以R死海的现状目前景。【课文简析】本文的目的在于科学地解释“死海”的奇特自然现象,由于树梢的怕当进择自巧妙安排,...  相似文献   

10.
笑客部落     
《课外生活》2011,(6):27-48
争吵 大禾和同学在争吵,谁的爸爸是更强壮的一个,同学说:“你知道太平洋吗?那个坑是我爸爸挖的!”大禾不悄地说:“那有什么了不起,你知道死海吗?那是我爸爸打死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变“化整为零”为“审零为整”旨在重整体教学。如“死海不死”一文,教师设计10个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地整体地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秧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一篇课文的教学,如果有个好的开头,即导入恰当,就取得了成功的一半。“风乍起,吹皱了一池春水”的教学境界无疑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此,在新授课前,应高度重视课的导入这一环节,精心设计导语。在此。笔者仅就《死海不死》的导人谈点自已的浅见,现举隅如下。 一、分析题目 从头开启 提牛要捉牛鼻子。教学一篇课文先要破题,即分析文章的标题。因为有些文章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窗口或眼睛。《死海不死》一文的标题,不但揭示了课  相似文献   

13.
在探索如何建构简约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简简单单教语文”才是主旨所在。这一观点源于我参加城区一所学校的教学调研,同仁对一节公开课评课的一番话中所得到的启示。那是一节“先学后教,高效课堂”对外交流的研讨课。一位来自外县到该校听课的同仁评说,“这节看似简简单单的课,不仅使学生扎实地完成了必要的语言训练,而且能让学生懂得五个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学生隔了三年五年,甚至一辈子都能记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还记得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这节课,蒋老师导在重点处、引在关键上、扶在必要时,学生读有目的、学有顺序、练有效率,还不叫高效吗?”笔者颇有同感: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才能出高效呢?那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笔者就建构简约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五课《短文两篇》的预习提示第一句话是:“《死海不死》是介绍海洋知识的说明文。”这里把死海当成海洋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是不妥当的。死海只是个天然湖。《死海不死》并没有介绍海洋知识,而是介绍了湖泊知识,介绍了一个著名的咸水湖的知识。《死海不死》一文开篇第一句话写道:“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为了清楚地说明它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好“三导”,即当好“导演”、“导游”和“导航”,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真正转变。一是当好“导演”。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于教师是“主角”,一“演”到底;学生是“观众”,一“看”到终。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运用综合知识,主动进行有意义的探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要由过去的“主演”变为现在的“导演”,而且要做一名好“导演”。如进行《死海不死》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仿照《实话实说》节目座谈的形式,就“死海不死…  相似文献   

16.
提问是教师授课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它被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的双边活动的纽带,是教学效果的临场反馈,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辩证的、艺术的对待课堂提问,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的思维总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应该深入研究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的功能,实施的方法和原则,在教学中灵活、自然地实施课堂提问.一、课堂提问的功能:1.设疑引趣,诱发思维的功能.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为此,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我们要用巧妙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死海不死》一课时,我就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不会游泳的人掉入水中会被淹死,但世界上却有一个神  相似文献   

17.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的争论,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得失掉了“语文味”,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在我个人看来,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我听一教师教《死海不死》,下课前5分钟,执教教师开始总结,问:本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作答:1.知道了死海不死的原因;2.知道了死海的位置;3.知道了死海的现状与未来;4.知道了死海得名的原因。最后,在教师的提醒下,一学生才回答…  相似文献   

18.
张俊 《四川教育》2005,(1):42-42
最近听一节公开课,在课结束时老师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风吗?”学生说“想”。老师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她上完课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那你住在哪里啊?”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我就不好说什么了,可是她居然不敢。我不知道提问的学生会是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19.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误认为”安徽邓远伟一。误认“提问式”为启发式、有的教师,一堂课都是问,似乎问得越多.就启发得越深。殊不知,这无用的提问,恰恰掩盖了学生中暴露出的问题。更有甚者,为了渲染课堂气氛,还要求学生齐答,“是不是啊?是!”“懂不懂啊?...  相似文献   

20.
说明文是中学生应学习和掌握的三大基本文体之一。大家都知道,教学说明文要抓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这三个基本要点。然而,这三者都是凭借着文章的语言来体现的。离开了语言的表述,说明的对象、顺序和方法便成了徒具其名的空壳。试想《死海不死》一文讲死海的“成度很高”的特点,离开了有关死海里多处矿物质数据统计的语言表述能说明白吗?《向沙漠进军》一文里,“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而且对交通路线也起了防护作用”。这一过渡句中的“不但”、“而且”两个连词不是把上下两段说明的内容及其层次突出得清清楚楚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