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邓海涛 《广西教育》2014,(27):78-79
分析广西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模式,阐述联合办学的实施与管理以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进程和成熟程度,通过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办学、分段培养完成高职本科教育是最为科学、可行的途径,专业衔接是做好联合培养的基础。从研究现行本科专业目录和高职专业目录入手,分析了本科和高职专业的衔接状态,并从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的视角,对专业衔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已被高职院校普遍认可与采纳,但在地方本科院校中使用较少。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意义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实施策略,以期为相关院校实施订单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施本科高职教育是提升高职教育层次的重要途径。通过专科层次高职升格为本科解决此问题既不符合现行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也不现实,可行的做法是新建本科院校由学术型转型为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多为高职高专升格而来,转型后可以充分利用高职教育资源。本文试从组织理论角度来阐述新建本科院校应定位于本科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求,亦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个性化教育的重要举措。地方本科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要采取多元化策略,在导师的选聘与分类、考核与评价、师生互动机制建设等方面提供多元化的路径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6.
"发展"是职业院校共同的心声,高职"升格"已成为学校、学生集体冲刺的共同目标指向。按照目前我国教育体制,高职院校一旦成为本科,即有可能跨入普通高等学校范围。本文从对高职本科教育必要性的认识、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三个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晋升本科学校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应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而我国高职教育目前主要局限于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尚处于试办阶段,如何办好高职本科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高职本科应更加突出人才的技术应用性,更好地为岗位群或跨岗位服务,将培养重点定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施一所本科院校只对应一所高职院校的联合培养模式能充分发挥本科大学和高职院校各自的优势,加快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主要阐述了本科院校办高职教育的意义和有利条件,并分析了本科院校办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包括坚持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开放办学;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学制改革,实施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等。这些有效措施是推动本科院校办高职教育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9.
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教育内涵上存在着共性,也互为关联。深入分析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在关系,针对大连地区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适应大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有效路径,破解大连高职院校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改善大连地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敏 《教育与职业》2007,(2):172-173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应对时代挑战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前瞻性对策,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意义,对实施创业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期对相应研究领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职与地方应用型本科衔接试点是高职教育层次提升工程的重要实践。但从衔接情况来看,存在很多显性问题,如衔接对应专业单一、课程体系两层分立、课程实施质量难以监控、衔接选拔方式缺乏科学性等;也有深层次的隐性问题,如高职本科教育定位模糊、"高职本科"办学观念存在分歧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两层次院校必须在实践过程中有理性思考,齐心协力,从高职教育的层次提升和类型特征两个方面共同探索,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12.
社区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宗旨,具有入学条件及入学年龄宽松,与大学本科教育无缝衔接的办学特色。近些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专业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从大学职能、办学模式、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深入分析美国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众多高职院校人文历史文化积淀不深,学生培养目标单一,通识教育出现“盲区”。由于各种条件不成熟、不完善,很多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仅停留在形式化、表面化阶段,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效果不显著。因此,高职院校应明确树立通识教育的目标、理念,结合实际精心构建适合自身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设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以真正实施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关于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并非普遍具有优势,相反,会自觉不自觉地使普通本科学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同构化,从而偏离高等职业教育方向.从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来看,高等院校的分化是历史与内在逻辑的必然.因此,应实事求是地根据学校的层次和专业性质予以遴选,允许地方性(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中一些职业针对性较强且该方面人才又为社会大量需求的专业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同时要控制数量规模.这应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钱多 《教育教学论坛》2020,(10):347-348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化建设能有效提升劳动教育教学效果。文章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标准化建设为例,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建设目标、内容及重点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方法和深化建设建议,探讨如何有效进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化建设,以期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培养既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具有较高思想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积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本校课程建设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同时也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获取思政教育知识,明确思政育人与课程育人目标。然而现阶段,在实际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方式方法创新不足,以及课程思政建设与建构主义理念不相符合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对此,在今后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以建构主义为基础教育原则,组建强大的师资团队,创建健全的课程思政教育规划体系,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试点建设本科专业是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切性变革,是对现代科技革命的主动性反馈,是高职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内源性追求,是对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人本性回应。高职院校建设本科专业,国际已有经验借鉴,国内也有改革探索,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的实施则为其提供了坚实基础。在高职院校本科专业试点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其定位、发展、建设与招生过程中的四对关系问题,以保障改革试点工作的科学开展及预期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广泛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校企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增强办学的开放性与适应性,也有利于学生就业。高职院校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校企合作育人体系,健全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加强校企之间文化渗透,推进课程改革,构建校企合作育人评价体系,加强校企师资合作,以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工作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社会,素质教育已然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提高学生综全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从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着手。而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既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也不能全面套用中专学校的管理模式,要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有效途径。针对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我们需要在实施技能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注重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素质的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