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文捷 《科教文汇》2012,(13):149-150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男女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其所使用的语言具有各自的特点。独特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特征也塑造了男女用语的不同特色。日语中女性用语是日本社会人文文化与语言文化的双重反映。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日本女性用语的特点及语言性别差异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秦丽萍 《科教文汇》2009,(10):146-146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不尽的文化内涵。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文化知识背景的传授,使学生更好地运用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4.
程香 《科教文汇》2009,(1):153-153,155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蔡嘉 《内江科技》2009,30(4):20-20
习语是人们在劳动认知的过程中得出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语言的精华。语言是文化保存的基础,它直接反映了文化。语言的存在与文化密不可分,而习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可以使人们从不同的习语上了解到很多不同的文化。本文通过习语来讨论其反映的文化,从而使读者更好地和别人交流,了解相应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 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因此,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 种语言。  相似文献   

7.
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忽视文化教学,就会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文化休克"现象。高职英语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使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辅相成,最终达到语言为交际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称谓语属于民俗语言的范畴,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不同文化由于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称谓语的不同。通过了解汉英称谓语的差异进而分析汉英两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根源,并把这种文化因素运用于跨文化交流和英语学习中,能更好地促进两国文化的传播、跨文化交流和英语学习者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崇尚“沉默”的日语语言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不同的语言交流中,人们对各语言要素的理解和运用是不一样的。本文通过从日语语言和日本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沉默文化,以及"沉默"文化影响下的日本社会两个方面,对日语语言的这一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榴 《科教文汇》2009,(9):243-243,245
称谓语属于民俗语言的范畴,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亿的一面镜子。不同文化由于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称谓语的不同。通过了解汉英称谓语的差异进而分析汉英两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根源,并把这种文化因素运用于跨文化交流和英语学习中,能更好地促进两国文化的传播、跨文化交流和英语学习者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社会语言学认为,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中,强势语言影响着劣势语言的使用和发展;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使汉语经受着英语言的砥砺,这一特征在新的世纪尤其凸显。  相似文献   

12.
1引言 语言和信仰是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在文化的产生和传承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宗教信仰产生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又反过来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宗教的差异性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使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语言交流的内容和方式不同。汉英语言由于各自所反映出来的宗教信仰方面的文化差异,在语言层面产生不同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3.
曾庆瑜 《内江科技》2011,32(3):35-35,43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创造的委婉语反映了特定社会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分析和比较了中西方的委婉语的不同,揭示出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4.
韩彦枝 《内江科技》2008,29(3):50-51
商务语言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现代社会国际贸易中信息传播的媒介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在商标、广告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商务语言翻译的实践中,应对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文化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语言能表达并且体现文化实体。如果我们在不同的国家,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所以,我们才能自如的运用这种语言。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遗产,又会使文化实现永恒,同时,语言的变化也会反映文化的发展变化。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维的方式、范围和深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和恰当地表达语言。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是指语言交际者所能具备的语言和社会文化知识及能力的总和。俄语语言国情学是应用于对外俄语教学的外语教学法。在以培养外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俄语教学中,溶入俄语语言国情知识可以使学习俄语的人在与俄罗斯人的交往中,避免或减少令人尴尬或不愉快的语言文化冲撞,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樊霏 《科教文汇》2008,(28):147-148
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人们生活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化模式的制约,语言交际行为也不例外。因此,语言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在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包括掌握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而且必须要在英语教学中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民族宗教以及其风土人情等,能够在实际中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又存在于语言当中.英语教学应当包括英语文化教学.如果在英语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教育而忽视文化教育,其结果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可能真正掌握英语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无从谈起.阐述了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语言的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因此要加强英语教师对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广告翻译有着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其无法替代的社会语用功能成为社会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为重要的是广告翻译突显中西方在传统文化上的差异.广告是从属于商业文化的亚文化,一定的文化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都会渗透进这一文化载体,体现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特点和个性.广告翻译成为不同国家之间商业文化交流的桥梁,甚至是不同种族之间传统文化交流的使者.深入剖析广告翻译中突显的中西文化差异,找出造成商业信息交流困难的障碍所在,从而改进广告译文的质量,使广告翻译更加准确、恰当地传播其所承载的商业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