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敬萍 《教学与管理》2014,(12):131-133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被引入语言学领域后,对二语习得的起始年龄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我国,主要体现为英语学习的低龄化。本文从关键期假说的理论起源入手,结合我国学前英语教育的现状,探析关键期假说对我国学前英语教育的启示:学前英语教育并非越早越好,而应该在母语习得基本完成之后开始;学前英语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重点;英语习得是教师、幼儿、家长共同给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及其理论背景进行了介绍,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此假说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质疑,并指出语言学习关键期的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从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入手,结合幼儿习得语言的规律,探讨幼儿习得英语的方法,避免进入学习误区,该文提出一些幼儿英语教学模式,并为幼儿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争论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研究充满争议,但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通过介绍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理论和国外有代表性的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实证研究的争论,提出关键期假说过于简单化和概括化,无法解释复杂的二语习得过程。语言有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语音、句法、语义等。各部分的习得难易程度不同。因此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多种多样。最后,本文针对中国外语教学实际提出符合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关键期假说"理论,探讨了早期儿童在学习英语中,各个年龄阶段的语言特点,并找出阻碍儿童早期英语教学的干扰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英语教学的不断完善,幼儿的早期英语教学一直是当今研究的热点话题。我们要重视关键期假说对幼儿英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秀雯 《海外英语》2012,(15):36-37
幼儿早期(1岁~3岁)语言习得最重要的方面是语音的习得,语音习得的丰富性,一定程度上代表幼儿语言习得能力的强弱。从语言习得关键期的理论以及幼儿生理心理和大脑神经的发育特点,阐明幼儿早期开展双语语音习得的重要性,并对幼儿早期如何进行双语语音习得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7.
幼儿早期(1岁~3岁)语言习得最重要的方面是语音的习得,语音习得的丰富性,一定程度上代表幼儿语言习得能力的强弱.从语言习得关键期的理论以及幼儿生理心理和大脑神经的发育特点,阐明幼儿早期开展双语语音习得的重要性,并对幼儿早期如何进行双语语音习得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8.
李俏萌 《科教导刊》2019,(11):49-50,91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自其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便受到学术界的颇多质疑和众多关注。长期以来,学者们针对是否存在关键期假说和其对二语习得水平和效果的影响而争执不休。本文旨在通过对近些年国内外有关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相关研究内容、研究问题及研究进展进行一定的整合和梳理,以此来探讨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借鉴和启示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第一语言(L1)学习和第二语言(L2)学习的角度,通过对"关键期假说"发展动态的综述,证实了"关键期假说"对第一语言(L1)学习的决定性影响;并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SLA)领域对"关键期假说"支持派与反对派的观点,最后得出L2学习不存在"关键期"只存在"敏感期"或"最佳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第一语言(L1)学习和第二语言(L2)学习的角度,通过对"关键期假说"发展动态的综述,证实了"关键期假说"对第一语言(L1)学习的决定性影响;并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SLA)领域对"关键期假说"支持派与反对派的观点,最后得出L2学习不存在"关键期"只存在"敏感期"或"最佳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一直被评价为“费时低效”,笔者认为这个评价有失公允。本文从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理论入手,首先研究关键期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而探讨语言习得关键期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从而做到尊重科学,尊重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脚踏实地地工作,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小学英语教学正在我国大面积展开,各种少儿英语辅导班招生也一时异常火爆。面对如火如荼的少儿英语学习热潮,本文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入手,回顾了关键期假说正反两方面的证据,进一步探讨了关键期假说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予以剖析,藉以希望引起有关人士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3-6岁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以语言习得理论为支撑,剖析儿童语言习得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探寻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一方面能够从理论的角度科学掌握幼儿语言习得的规律和特点,并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提供依据和参考,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对语言学习中"关键期假说"理论的评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学术界对于列宁柏格提出的语言学习中"关键期假说"的理论至今仍争论不休,尚无定论.回顾"关键期假说"理论,重新认识年龄在语言习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无疑对于我们能充分认识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提高和完善英语教学质量都有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张伟 《甘肃教育》2022,(16):70-74
关键期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人可以以很快的速率掌握并运用某一技能,而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机,其学习成效则大不如前。而本文研究对象聚焦于学前儿童语言领域,研究内容包括语言习得关键期概念的缘起及发展、存在时间以及利用关键期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教育策略这三部分,并提出应从创设安全自如的语言表达环境、采用丰富多样的语言教学方式、选取科学有效的语言教学素材、将语言教育与各领域活动相渗透、家园共育把握语言习得关键期、三位一体科学创设第二语言习得环境这六方面促进幼儿语言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源于生物学,它被用来探索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该理论引入国内后,学者甚至照搬外国理论,认为儿童期学习英语有绝对优势,忽略了我国学习者个体的具体情况以及中国的语言文化环境。本文拟采用文献梳理法分析该假说对中国外语学习的影响并探索英语学习低龄化原因。  相似文献   

17.
受关键期假说的影响,我国学习英语的儿童越来越低龄化。其实语言习得是否存在关键期一直富有争议,尤其在我国这种外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年龄太小反而会带来很多负面效果。所以,希望教育部门将二语习得的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充分地实证研究,并在遵循儿童教育特殊规律的基础上,制订基础教育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年龄因素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外语语言学习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简要介绍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的概念及中外学者对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的关系的研究分析,探讨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影响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小学英语低龄化趋势,指出这一趋势的优点与不足。最后,写出自己关于我国幼儿英语教育早期化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儿童语言习得相关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语言习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有关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曾经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与假说,其中产生过广泛影响的主要理论有行为主义学派的刺激一反应论、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天赋论、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识论,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论等.儿童习得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习得语言不仅需要足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而且应有充分的机会练习和使用语言.现有研究对是否存在儿童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存在诸多争论,其焦点是儿童学习语言是否比成人更具优势,以及对关键期年龄的界定.有关儿童语言学习与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都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罗炜 《考试周刊》2009,(7):138-139
本文提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概念,指出关键期假设对儿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的影响并不确定,在中国的外语学习并非越早越好。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儿童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我国外语教学实际且符合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儿童外语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