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实现对细胞神经递质释放过程的高时空分辨实时监测,仍存在诸多挑战。近些年来,通过发展不同的电化学检测技术实现了对细胞胞吐(exocytosis)释放以及细胞内部囊泡的定量化分析;一些研究使用这些技术,进行了细胞释放模式的探究。通过在电极表面修饰小分子或者调控电极尺寸,可实现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监测。文章重点介绍了神经递质电化学检测的机理、微米电极以及纳米电极检测技术的发展,对电化学传感与成像技术的联用进行了评述,并对电化学传感检测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在此基础上,文章综合各种不同监测技术的优点,提出构建纳米电极与成像以及其他检测手段的联用技术,以大幅提高纳米电极在神经递质检测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献中已有关于硝基苯甲酸和二硝基苯甲酸极谱行为的报导,但迄今似未见到3,5-二硝基苯甲酸极谱研究的报告。我们发现了3,5-二硝基苯甲酸的极谱波,采用多种电化学技术和光谱技术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能和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特性,并找出了示波极谱的检测方法。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当代电化学科学技术要求实现对电化学反应的控制(加速或阻化),前者如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后者如金属腐蚀中的电化学反应。要实现对电化学反应的控制,必须了解构成复杂电化学反应的基元步骤。在已经知道的电化学反应,包括电催化反应中,基元过程在微秒和纳秒时间标度内进行。因此,应当发展时间分辨达微秒和纳秒的电化学现场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建立相应的测量系统。电化学现场时间分辨光谱技术主要由时间分辨光谱、微电极和电化学控制技术组成。目前,尺度达微米级的超微电极,时间分辨允许达到纳秒级,性能优良的通用电化学控制仪器,时间响应只能达到微秒级,极化电流小于微安级的电化学控制系统,响应时间可能达纳秒级。  相似文献   

4.
茶碱是黄嘌呤类药物的代表,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兴奋中枢神经、强心、利尿等作用。迄今,文献中的报导都认为茶碱无极谱还原波,因此其极谱测定方法集中在利用它的氧化峰、络合吸附峰、间接测定等方面。我们找到了茶碱在汞电极上的还原峰,采用了多种电化学技术和紫外光谱技术,详细地研究了此峰的电极反应机理,测定了多种电化学常数,并给出了微分脉冲极谱法(DPP)测定茶碱的线性范围和检测下限,试验了稳定性及干扰和影响因素等。应用本法实测了氨茶碱药片中无水茶碱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金属腐蚀与防护机理研究中的现代电化学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现代电化学技术在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中的地位和学术意义,介绍了几种重要的现代电化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达到的水平及其在金属腐蚀与防护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并介绍了我们的研究进展与成果。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使得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我国造纸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纸品的质量和韧性。主要对近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技术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李俏俏  王清路 《内江科技》2007,28(11):143-143,174
以基体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电喷雾电离质谱为代表的现代生物质谱技术,为蛋白质组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被称为蛋白质组研究的三大关键性支撑技术之一,而质谱-质谱联用、质谱与其它技术联用以及高产出筛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使蛋白质组的研究在高准确度、高灵敏度以及大规模化水平的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电化学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国内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电化学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阐明了各种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优缺点和应用现状,并提出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重点是电化学法组合工艺和三维电极.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着重介绍高效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构建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及其制剂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物证鉴定的研究中,高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物证鉴别技术,相较于紫外-可见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鉴别方法,具有高效、快速、无损的优点。通过综合比较各类检验方式与高光谱成像技术,进一步加强了对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认识与了解。高光谱成像是通过高光谱仪器设备对被检测物体在连续多个离散波段下扫描获得一个综合图像,同时记录物证的光谱信息和图像信息的技术。在物证鉴定中,通常借助其图像数据的完整性结合各类数据算法,对物证检材进行分析鉴别。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拉曼光谱的发现发展、技术特点及常用的拉曼光谱检测技术,总结了运用该技术在林业生产和研究的多个领域的最新应用和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植物组分与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红外光谱被广泛应用到许多植物的各个组织和各种成分的分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光谱分析技术.本文阐述了近红外光谱的发展、技术特点,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重点列举了近几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植物分类、植物胁迫评估、植物组分及功能性质检测和杂草识别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专家简介:魏儒义,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太阳系外行星探测的光谱成像技术方法和新型干涉光谱成像技术,包括基于相干色散光谱技术的视向速度法和基于消零干涉技术的直接成像法等系外行星探测技术与方法,行星大气分子光谱模拟,FTIR光谱技术及其在大气微量气体成分探测中的应用,新型高光谱分辨率以及抗倾斜FTIR光谱技术。曾主持国家重大科研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无损检测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物理检测方法、分析法和电化学检测法。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无损检测办法很多,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中。主要对今后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研究的重点:声发射技术和电化学技术,作了介绍,给出了钢筋锈蚀检测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第218期双清论坛"电化学能源"针对二次电池和特种电化学能源、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化学能源方法与基础等方面,聚焦电化学能源核心技术和关键科学问题,分析了基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总结了我国电化学能源体系中的"卡脖子技术"及其背后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关键科学问题的思路、举措和保障机制,以及未来5~10年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聚苯胺/石墨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质进行研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比例复合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官能团及表面形态特征。通过电化学工作站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电学特性。研究表明:聚苯胺/石墨烯比例不同时,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利用率和电容特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近红外光谱是一种快速、无损、可实现多组分同时测定的分析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的发展、测量原理、技术特点.并对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肥料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了总结。近红外光谱在肥料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范围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分析技术快速测定各种畜禽粪便主要肥料成分含量;二是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土壤及土壤肥料学科中的应用;只有极少量的关于混合(复合)肥料的研究。随着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不断成熟,除了应用范围将不断拓宽之外,相信对于目前较为空白的应用机理的研究也将越来越深入、细致及严谨。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电化学方法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电分析化学),研究了单颗粒表面的光电化学反应、界面电子传递和纳米孔道的单分子检测。本研究利用对一维界面单纳米粒子表面化学反应的监测,实现了细胞内单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分析;然后通过自主装技术构建了可控二维膜界面,通过光电化学手段模拟并研究了生命活动电子传递过程;发展三维纳米孔道与界面膜系统,利用纳米孔道电化学检测技术研究了单分子水平上核酸适配体、多肽、蛋白构象和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将界面电分析从一维界面拓展到三维纳米孔道,推动多维界面光电分析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微生物电化学技术逐渐兴起,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在基础理论、成本分析以及功能建设方面有很大的进展,但是用于处理污水是否可行却受到研究学者的争议。本文将微生物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与现在存在的污水处理技术——好氧、厌氧技术作对比分析,得出微生物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势,以及未来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8,(6):5-6
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多参数联用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综合分析仪目前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制成功,并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仪器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对项目整个完成情况评价为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