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金矿床中矿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矿物的微量元素、金矿物成色、硫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测温等方面阐述了夹山金铜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黄铁矿高As,高Co/Ni值,Co/Ni值为1-7;金矿物成色为680-836,平均值为732;34S‰值绝大多数在34S‰值在-1.8—+6.7‰之间,极差为8.5,变化区间狭窄,34S‰值显示出岩浆成因的热液硫化物之34S‰的特征;黄铁矿的包体测温在274—455℃之间,平均为352℃。石英包体测温在225—370℃之间,平均366℃。夹山金铜矿属于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本铜矿区是西藏冈底斯东段铜多金属成矿带内典型的矽卡岩型热液矿床,矿体和围岩存在电性差异,通过对矿区进行双频激电中梯扫面和激电测深工作,快速地圈定了工区3个激电异常,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为矿区进一步找矿和圈定靶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冈底斯成矿带分布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北侧,目前已发现的矿床大多数位于该成矿带的东段,但从成矿条件分析,冈底斯中西段具有与东段相似的构造地质背景、相似的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特征以及相似的成矿作用类型,加之近年在中西段新发现的一些矿床(朱若斑岩铜矿、纳如松多和夏垅银铅锌矿等),已经证实成矿带具有向西延展的趋势,有望成为又一重要的铜、金多金属后备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4.
江巴尕日当铜矿床位于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南东段.该矿床地质工作及研究程度极低,铜矿体明显受白云岩层位及断裂构造控制.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微量元素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为热液型矿床,具中~大型远景规模.  相似文献   

5.
宁蒗地区树扎铜矿系喜山期隐伏斑岩体与二叠系灰岩发生交代作用所形成的矽卡岩型铜矿;喜山期的气水热液沿同期再次活动的北北西-南北向断裂上升,沿途萃取二叠系玄武岩中的铜元素,富铜热液沿裂隙上升过程中由于物化条件的改变,上侵的富铜热液在一定构造空隙中充填,为该区原生铜矿另一主要来源.以上原生铜矿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次生富集作用,为该区铜矿的另一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6.
杨建锋  马腾  王尧  张翠光 《资源科学》2018,40(3):526-534
定量描述铜矿勘查经济过程并预测其走向,是实现铜矿勘查形势中长期预测、制定铜矿勘查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基于经济发展对铜矿勘查影响传导链,通过文献综述与数据分析,从经济发展对铜消费需求影响、铜供需对其价格影响、铜价格对铜矿开发影响、铜矿开发对铜矿勘查影响等4个环节,分析了经济因素变化对铜矿勘查的驱动机制。分析表明,铜消费与工业化水平紧密相关,世界工业产业迁移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将对中国铜消费产生深远的影响;中长期铜金属价格随供需变化呈现交替上升与下行的周期性变化,下一轮铜价格上升波次来临取决于接替中国启动工业化的国家;矿产铜生产通常滞后于铜需求和价格变化,铜矿勘查的经济收益受制于铜矿的开发利用;铜矿企业根据全球工业产业格局与铜价格中长期变化制定相应的勘查开采计划,是平稳度过矿业下行期的重要基础。铜矿勘查是一项高风险市场行为,政策稳定、市场透明、可以预期的友好投资环境,对于铜矿勘查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斑岩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来源,文章通过对木吉村斑岩型铜钼矿区地质进行详细野外观察,采用岩石学与岩相学方法,开展了木吉村斑岩铜钼矿的赋矿斑岩体-闪长玢岩的岩相学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8.
武当-桐柏-大别地区(成矿带)(文章指青峰-襄樊-广济断裂以北,确山-合肥断裂以南,郯庐断裂以西,西至陕西省界(图1))已探明湖北银洞沟银金多金属矿、庙垭铌-稀土矿、大阜山金红石矿、黄麦岭磷矿,河南银洞坡金银矿、破山银矿、老湾金矿等一批大型矿床,近年来又相继发现了安徽沙坪沟钼矿、鲜花岭铅锌矿,河南汤家坪钼矿、千鹅冲钼矿、周庵铜镍矿,湖北七里坪铅锌矿等一批大中型矿床,其中沙坪沟钼矿是世界第二、亚洲居首的超大型斑岩型钼矿,结束了“大别山东段大无矿”的历史。另外,老湾金矿、银洞坡金银矿、竹山银洞沟金银矿等深部及外围找矿取得重要进展。这些重大找矿成果表明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蕴藏着巨大的资源潜力,具备成为国家重要成矿带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铜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岩石矿物中的物质,其形态因矿石的镶嵌程度不同而不同。因此,在对铜矿石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应当将铜矿石的赋存状态充分考虑进去,才能制作出与矿石性质相符合的样品,让加工后的铜矿石样品更具代表性。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铜的确定方法很多,诸如碘量法、原子吸收法等,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车道岭铜铜多金属矿区地处内蒙古地轴东段与内蒙海西褶皱带接触带向北突出弧形的地轴东侧,属地轴Ⅲ级构造单元-云雾山隆起的北东段,区内主要为中生界晚侏罗系一套火山岩地层。矿区共发现2条多金属矿化带,其中赋存12条多金属矿体,矿体不连续,整体受构造控制,呈条带状或扁豆状。  相似文献   

11.
斑岩型矿床为世界提供75%的铜、50%的钼和20%的金而闻名于世且备受关注,成为矿床学界长期研究的课题。中亚成矿域发育许多大型和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如Oyu Tolgoi (>3600万吨铜,1432吨金)、Kal’makyr (>2400万吨铜,>2250吨金)、Aktogai(1250万吨铜)、Erdenet(1100万吨铜)等,何种因素控制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形成是矿床学家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研究表明,岩浆的氧化状态是决定斑岩铜矿形成的关键,且岩浆的氧逸度达到fO2>NNO +1即可形成斑岩铜矿床,那么,岩浆氧逸度达到多高能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这一问题尚未解决。  相似文献   

12.
哈珠尔拉硫铁矿铜矿床位于克克齐——查干哈达庙铜成矿带(Ⅴ73-2)中,共发现7条脉状矿体,各条矿体基本平行分布,且矿体产状大致与凝灰岩产状一致,均赋存在区域北东向断裂构造次级裂隙中,含矿岩石主要为辉铜矿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凝灰岩。围岩主要为高岭土化、黄铁矿化、硅化、糜棱岩化凝灰岩。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脉状硫铁矿与铜矿床。北东向断裂构造、次生石英岩化、褐铁矿化为本区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八方山-二里河铅锌(铜)矿床位于秦岭凤太矿田北部尖端山-八方山铅锌铜成矿带东段,矿体严格受地层、岩性及背斜构造所控制,成因为热水喷流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以往地质工作的分析、总结及多年来矿山开发实践,论述了矿床主要矿体深部分布状态和找矿潜力,指出矿区深边部找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项目简介 在冈底斯斑岩成矿带,已发现驱龙、甲马、南木、厅宫、冲江、白容、拉抗俄等大、中型斑岩铜矿床和劣布等矽卡岩型铜矿床,显示了很好的找矿前景。斑岩和铜矿的时代为12~21Ma,形成于后碰撞造山的构造背景之下。主要含矿岩石为斑状二长花岗岩,而且矿区主矿体有五个,分别产于三个含矿二长花岗斑岩中。实际上矿区内岩浆岩活动为多期侵位的岩石构成一个复式岩体,  相似文献   

15.
《内江科技》2015,(5):74-75
大山铜矿位于凉山州会东县鹿鹤乡,是一个以铜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区。本文运用矿床地质学、成矿构造学、矿物岩石学等方面的理论,结合对矿区成矿条件的研究,对大山铜矿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大山铜矿主要发育于辉绿辉长岩体之中;蚀变现象发育的地段是矿化富集带;构造破碎带、裂隙节理发育的地段也是矿化现象发育的地区。通过对矿区的找矿标志进行总结,以指导矿山今后的生产及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玛丽娜铜矿区位于智利中生代陆相-湖泊相拉伸拗陷带,形成于中酸性火山岩中,多条平行或网脉状矿体赋存在下白垩统拉斯契加斯(Las Chilcas)组岩层,受断裂控制,矿体切穿多种赋矿围岩,矿石矿物呈细粒浸染状和脉状,矿种以铜为主,伴生银。矿物分带从浅到深呈现出辉铜矿-斑铜矿-黄铁矿的分带特征。近矿围岩蚀变以泥化-青磐岩化-绢云母化为主,深部见钾长石化蚀变。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特征研究认为玛丽娜铜矿床上部为曼陀型矿床,深部为斑岩型铜矿床。本文在总结项目组勘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火山岩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建昌县南部地区属于金(银)铜矿化集中区。本区除温杖子-大石沟金矿(中型)外,近年来又相继发现三道盘金矿、马鞍山铜金矿、乔杖子金铜矿等小型金(铜)矿。温杖子-大石沟金矿是在采矿山。多年来,浅部矿体已开采殆尽。为了扩大矿山资源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矿山在正常生产的同时,不断进行生产探矿,发现矿体在深部尚有很大延深,而且尚未尖灭。深部矿体金、银、铜品位较高,局部含铅锌,矿床尚有较大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8.
在大牛地气田太原组太2段砂岩储层岩心及薄片观察鉴定、物性测试分析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太原组太2段砂岩储层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太原组太2段以中-粗粒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石英砂岩,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孔隙组合为主,平均孔隙度7.6%,平均渗透率为0.52 m D,总体上为低孔特低渗透性储层。储层岩石颗粒的粒度、岩石学类型和孔隙类型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地质因素:岩石物性与粒度、石英含量成正比,粒间孔对储层物性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9.
乌兰乌珠尔铜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东昆仑北部断裂造山带北西段,属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是青海省内矽卡岩矿床-铁多金属矿的主要成矿带,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乌兰乌珠尔铜矿床的发现为该地区寻找类似的斑岩型铜矿床提供了一个实例.本文对乌兰乌珠尔铜矿床矿化特征、矿床成因类型及控矿因素等的分析研究,对在区域上寻找类似的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刚果(金)铜钴矿带闻名于世,欧美地质学者早就在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MASHAMBAOUEST铜钴矿区为一老矿区,笔者通过搜集前人资料及参与编制本区储量核查报告,详细分析了该矿区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