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5):563-564
国家重大水专项“巢湖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针对巢湖东部水源区水质改善,研发与集成了周边污染源的系统控制、不同类型人湖河流水质改善及其河流生境修复以及多项湖内水质改善技术,取得了重要的标志性成果,达到了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改善水源地水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湖泊沉积物是湖泊营养盐的重要蓄积库,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可能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通过分析克钦湖沉积物中全氮(TN)、有机质(TOC)、总磷(TP)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克钦湖营养化的演变历史,对于研究克钦湖富营养化程度.探明克钦湖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含量及其赋存状态、变化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可以为沉积物中营养盐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1-2015年青岛胶州湾海域的水质调查监测数据,对主要污染因子进行了分析评价,并运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状况等级评价等方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及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海域水质状况呈下降趋势,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和溶解氧单因子指数值较小,该海域水质有机污染状况较好,富营养化水平以轻度富营养为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巢湖西湖区中心采集的湖泊沉积物柱状岩芯(CH)样品的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氮同位素(δ15N)、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碳氮比(C/N)值含量进行实验测定,并利用氮同位素与C/N值的比较,探讨了不同深度有机质及其氮素的来源,进而分析巢湖湖泊的富营养化与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湖泊沉积物TOC来源主要是以利用与大气保持平衡的依靠水中溶解CO2为碳源的浮游植物为主,且TOC记录较好反映了两百多年来巢湖流域较大的洪涝事件;TN高低在1960s之前主要受水土流失影响,之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更加明显;1960s以前湖泊营养来源以自生有机质为主,1950s~1970s湖泊初级生产力明显提高,富营养化开始,1970s以后由于巢湖闸建成,原本半封闭的巢湖,湖水的更替更加缓慢,湖中营养物质富集更加迅速,湖泊初级生产力迅速提高,富营养化过程进一步加剧,其中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外源输入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德合作减轻巢湖富营养化项目是中德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由安徽省环保局和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共同承担。项目计划在巢湖流域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整个流域营养物输入与控制模型,建立巢湖水域环境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提出巢湖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岱海湖区水质分析及对岱海发展规划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研究主要利用鉴定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及密度的方法,结合水体的生境调查、pH值、溶解氧含量、透明度及叶绿素含量等,对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岱海湖区开展水质调查,将研究结果与已有数据结合对水体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岱海湖区水体处于中营养化水平,并逐步向富营养化水平转化,并结合湖区现状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展 《大众科技》2011,(11):84-88
通过收集整理2005~2009年柴窝堡湖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趋势分析法对柴窝堡湖水质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次研究主要利用鉴定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及密度的方法,结合水体的生境调查、pH值、溶解氧含量、透明度及叶绿素含量等,对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岱海湖区开展水质调查,将研究结果与已有数据结合对水体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岱海湖区水体处于中营养化水平,并逐步向富营养化水平转化,并结合湖区现状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6,(22)
为了解天德湖水质营养状态,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对泰州市天德湖公园的人水质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透明度等水质参数。结果表明,天德湖公园水质透明度平均0.65 m,总磷平均0.067 mg·L-1,总氮平均0.499 mg·L-1,CODMn平均5.756 mg·L-1,叶绿素a含量平均11.78μg·L-1,单项指标显示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含量为Ⅲ类水,总磷含量达到Ⅳ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在45.3~55.43,处于轻度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0.
富营养化对三湖影响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而导致水环境恶化,从而使湖泊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扰乱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环境和阻碍了工农业生产发展,严重时也影响了社会稳定。为此,了解湖泊富营养化现状,探讨湖泊富营养化原因是解决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该文在大量资料收集、整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对太富营养化、太湖、巢湖、滇池  相似文献   

11.
吞吐型湖泊最小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徐志侠 《资源科学》2005,27(3):140-144
湖泊最小生态需水是协调社会经济用水和湖泊生态用水关系的核心.本文研究了湖泊最小生态需水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根据水文循环原理,吞吐型湖泊生态需水由入湖生态需水、湖区生态需水和出湖生态需水3部分组成.湖区最小生态需水分为湖泊最低生态水位、湖区最小生态耗水两个方面.入湖最小生态需水是为了满足湖区和出湖最小生态需水而必须对湖泊补充的水分.湖区最小生态需水是为了维持湖泊最低生态水位而必须保留和消耗的水分.出湖最小生态需水不仅要满足湖泊自身水量更新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下游河道的生态需水.根据河流连续体原理,用湖泊出口河道的最小生态需水作为湖泊出湖最小生态需水.提出湖泊最小生态需水计算模型.湖泊最小生态需水的各个部分均有其不同的生态作用,其中某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对湖泊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巢湖流域水体总磷和总氮的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出水体中总磷和总氮的浓度,有利于巢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节省了水质监测的成本;该模型使用易于测量且和总磷、总氮密切相关的水质指标作为输入,利用巢湖流域历史水质数据进行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有效的预测水体的总磷和总氮浓度。  相似文献   

13.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有清一代的洞庭湖区,在遭受长江中上游地区山林开垦、泥沙大肆入侵之际,又遭本区人民与湖争地、围垸造田的层层盘剥,以致湖面萎缩,湖区生态日益失衡。而这一切与清代“摊丁入亩”的推行及其相关政策的实行是分不开的。本文拟通过研究“摊丁入亩”的推行特点及其负面影响考察其对洞庭湖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遗爱湖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测定水体理化指标和叶绿素浓度,开展水体水质及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磷是水体的主要污染物,西湖和菱角湖不符合Ⅳ类水标准,水质较差;不同的水质指标表现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对而言,湖边水体污染较湖心严重;3个湖区均存在富营养化现象,其富营养化程度排序为:东湖西湖菱角湖;最后,对遗爱湖水体污染物的来源及水质的改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乌梁素海富营养化评价及污染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乌梁素海2010年5月~10月的6次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其污染及富营养化现状,选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在对其进行评价后,确定出其富营养化等级为重度富营养.同时分析了目前乌梁素海富面临的主要危害.  相似文献   

16.
刁玉美 《青海科技》2009,16(4):115-118
本文选择了青海省南川河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及其主要污染因子,采用综合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对南川河水体的水质现状及其污染程度、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了水域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评价桓仁水库水质现状,利用该水库2006~2010年各个典型监测断面水质资料,以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a(Chla)等5项指标为评价因子营养状态指数,对桓仁水库的富营养化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桓仁水库为中营养水体,但是总氮指标较高。  相似文献   

18.
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扰动因子及其反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松嫩平原位于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生态脆弱带,分布着大面积的盐碱湿地.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在均化洪水、调节区域气候、净化水质、提供珍稀物种栖息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松嫩平原湿地的主要扰动因子有气候、火、工程、围垦、放牧、石油开发等自然与人为因子,在扰动因子综合作用下,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松嫩平原湿地面积减少50%以上,湖、泡面积缩小到30%左右;湿地景观破碎严重,出现"孤岛化"现象;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壤盐碱化加重;湿地水体大部分达到了污染程度,富营养化程度明显,湿地生态功能大大下降.对湿地生态系统扰动因子进行分析,掌握它们的作用过程和反馈机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利用以及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明海  蒋天衡 《科技通报》2006,22(1):133-138
研究采用PSR框架,即压力-状态-响应,指出浙江省人工湖环境压力主要是水质问题,压力不只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影响。还有湖区内工农业及生活污水的影响,其解决办法应该主要从湖区经济过程中去寻找;状态是水质恶化;响应是公众觉悟与环境教育、妥善处置废弃物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并以月亮湖的生态修复为例.阐述了对人工湖环境压力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20.
2007年6月下旬,受长江上游泄洪影响,大通湖区等地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涨,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湖南省沅江市、大通湖区等22个县市区的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益阳市大通湖区位于洞庭湖畔,当地群众沿大堤打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