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正更好的培养适合清洁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各个高校响应国家政策,开设了太阳能发电等方面的专业,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实验室就非常重要了。经过分析高校实验室适合采用离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文章经过详细介绍实验室发电系统中模拟电源的选取、组件、控制器、逆变器的选择及其参数的参考,在通过电路的设计原理,实现实验室离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让它更好的模拟实际太阳能发电系统,为专业学生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更好的提高了高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发电系统根据并网方式共有三种,分别是离网发电系统、并网发电系统和微网发电系统,主要针对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屋面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进行介绍。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在将太阳能通过光伏组件转换成直流电之后,然后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电网需要的交流电,然后再将交流电接入电网。光伏发的电自己用一部分,用不完的卖给电网,同时每发一度电都能获得国家补贴。主要对屋面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的安装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这种的技术的大范围应用,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作出一些微小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路染妮  张刚  贾佳 《大众科技》2017,19(11):46-47,53
离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与国家电网未连接的发电方式。它通过光伏组件接受太阳光,将其转化为直流电能,但此直流电不稳定,随着太阳光线的强弱发生变换。因此通过控制器将直流电控制在稳定值,输送给直流负载供电或蓄电池,因为太阳能发电系统未接入国家电网,受环境的影响,晚上或阴雨天不能正常发电,因此,通过蓄电池可将控制器稳定后的多余电量存储在蓄电池中,以满足未能发电情况下使用。实际应用中,存在大量的交流负载,因此太阳能发电系统需要对所发的直流电进行转换,此系统应用离网型逆变器将稳定后部分直流电转换成所需的交流电,提供给交流负载使用从而实现了它的实际价值,给人民生活(特别是偏远地方)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4.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风能和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复合发电的互补性很强。本文给出完善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组成,对各部分原理进行了叙述。该系统为离网型发电,发电成本低、无污染、使用场合广泛,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组合。  相似文献   

5.
能源危机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寻找新能源是全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能量就来源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我们结合常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在航站楼设置了一座150kWp离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系统,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高原高寒地区离网光伏电站故障率较高,针对察布乡离网光伏电站的组件方阵、蓄电池组、控制器、逆变器等关键设备进行了设计与选型。依据阿里地区察布乡地理气候条件和具体工程实施情况确定了光伏阵列的安装角度和阵列间距。通过理论计算参数,实现了离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关键设备选型设计。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发电技术日益成熟,其应用领域范围来越广泛。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光伏离网光伏的特点与不足,设计了一款新型离网型光伏光源。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型产品的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和优点,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审视太阳能热力发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筑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给系统,是从现在就要开始重点研究并逐步实施的战略性问题。文章在介绍国外太阳能热力发电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基础上,对储能式太阳能热力发电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剖析,提出储能式太阳能热力发电是解决我国未来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之一,评述了可实施的氨基热化学储能式太阳能热力发电并对其进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电能是人类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可以有效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和太阳能技术如何在实践中的应用仿真与设计,通过使用PVsyst,为设计的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进行设计指导,以及验证设计方案能否完成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快速提升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作为有效的可持续能源替代方式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但光伏发电自身出力的间歇性、随机性和周期性特征和速变器并网、孤岛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其产生的电能品质、供电可靠性及正常的计量计费都无法获得全面的保证,所以其自身接入电力输配网及控制方面的问题急需有效解决,本文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电力输配网及控制两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并结合个人经验尝试性的提出解决对策,为推动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的发展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能源缺乏的条件下,新能源的开发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今,新能源的开发,例如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都是国家十分重视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的发展的领域。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运用到了电力、蓄电池等相关方面的技术,是新能源开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优点在于能用较小的投资成本,用最环保的方式,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获得能源,为国家填补能源空缺。但是在这样的优点之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光伏发电接入10k V系统对配网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并且分析了光伏发电接入10k V系统对配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是太阳能资源利用的一种规模化途径,世界多国均出台了相关发展的鼓励政策,我国已开展了第一批装机容量为134.9万kw示范项目。现阶段,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仍然存在投资成本高、效率低、设计经验欠缺、关键设备可靠性低等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槽式、塔式、线性菲涅尔式、碟式等四类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技术比较,结合神华国神集团某100MW新建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投资分析,认为大容量、高参数塔式熔盐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在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方面有很大空间,是今后光热发电技术主流方向。最后,指出了太阳能光热发电关键设备存在问题,并对其开发建设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其发展规划已被纳入建设生态文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层面。在某些环境限制下,安装光伏板的数量受到限制,使其输出的电源无法满足各种发电电压需求的场合。本文描述了一种新型的移动集装箱光伏系统,适用于偏远地区需要自发电,并便于拆卸安装和运输。此系统利用标准集装箱的改造,使用多组光伏组件模块,可以满足更多发电量需求和特殊环境及用电需求的离网场合。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逐渐出现更多新型发电方式,在降低资源浪费与环保的情况下实现电力资源的生产。其中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接替传统发电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中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方式之一,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将光伏发电系统以微网的形式接入到大电网并网中,与大电网相互支撑,对提高光伏发电规模以及电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光伏发电并网中的电能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25)
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建设日益重视,在此基础上,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得到不断发展,电网系统也逐渐走向智能化及微网化,本文主要讨论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及智能微网,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及智能微网相关概念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国际上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原理与方法、装备建造与成本、我国开展的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成果、未来的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发展聚光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可行性.阐明该项技术由于具有光-电转换系统效率高、建造运行成本较光伏发电低的优点,将是我国未来太阳能发电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无变压器型光伏逆变器的特性与优点,探讨双极性(Bipola)r逆变器在一个10MW并网型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平准化发电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nergy,LCOE)。最后以SAM软件为整体发电系统的仿真,作完整的成本分析与发电效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在独立太阳能系统中,固定式电池阵列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电池板的阵列间距过小,每年都会存在遮光期遮光现象。本文以在宁夏地区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为例,通过固定式电池阵列太阳能发电系统在遮光期所造成的电量损失计算及间距的测算,确定其距离与角度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9.
因为太阳能在其实用性能上有着十分大的优势,光伏发电技术在我国是太阳能有效利用最为直接的方式。太阳能储存能量效果好,分布广泛且没有污染产生,这些优势让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在中小功率的屋顶光伏系统中的应用尤为显著。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深入研究可以降低电能传输的损耗、提升能量利用率,本文通过阐述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控制应用,对其孤岛检测技术进行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太阳能发电又称光伏发电。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首先由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其次经过并网逆变器逆变产生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再经过升压后接入公共电网。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是将所发电能直接输送到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但这种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较长、并且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是利用已有建筑物屋顶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由于投资小、建设快、政策支持力度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