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蕊 《新闻世界》2011,(6):36-37
典型报道一直是我国新闻宣传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建国初期以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步入20世纪80年代后,典型报道的影响式微,然而却并没有完全消失,反而出现了牛玉儒、任长霞等深入人心的典型。本文选取了一些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典型报道,着重探讨新时期典型报道报道视角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热点人物,即公众瞩目的人物。他处在新闻旋涡之中心,是典型,是一种真实的典型,一切真实的典型总足给人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启迪。而任何对典型真实性的偏离,都会引来怀疑和不信,损害人物形象。这就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即热点人物报道的分寸问题。  相似文献   

3.
典型报道,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件进行的重点报道.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典型人物报道.人物报道记录着以人为核心的事件,应该说,是受众最为关心也是最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4.
一、典型人物报道是中国特色1、历史追溯报道典型,树立典型,以典型引导人、鼓舞人、教育人,是典型报道的重要功能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年代的黄继光、邱少云、杜凤瑞、安业民等;  相似文献   

5.
郝迎利 《新闻知识》2012,(8):105+72
典型报道一直以来是媒体进行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一种重要形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多元化的呈现,人们对典型报道逐渐产生了一种排斥心理,尤其对原先那种僵化、死板、脱离实际的"半人半神"的典型无法接受。但是典型报道毕竟蕴含着主流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仍然需要它来发挥党报引导舆论、宣传教育的功能。这就对党报的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努力塑造出读者乐于接受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先进典型人物,必须要具有时代  相似文献   

6.
人物典型报道是党报的一大特色。焦裕禄、孔繁森、许振超、牛玉儒,等等,无一不是党报推出的影响全国的重大典型。而就报道形式而言,比之焦裕禄、王进喜等老一辈人物典型的报道,许振超、任长霞、牛玉儒等新时期的人物典型报道,更注重“互动”,让读广泛参与,而不再是一味地“我写你看”。在人们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在信息多元化、电视普及率不断提高的今天,“互动”已是人物典型报道的弥足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人物报道的可读性,首先来自于人物本身的可敬、可亲,来自于言行事迹的可信、可学。读者只会对那些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人物报道感兴趣,而对那些明显具有炒作性质、胡乱拔高的“典型”人物,只会嗤之以鼻。但是,文章被人读过,方能起到教化作用;先进人物被人所知,才能为人所敬、所学。好内容、好素材需要好形式、好体裁的“包装”,这是没有争议的。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之所以那样深深地打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著名记者穆青等人那篇有血有肉、情浓意厚的长篇通讯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因  相似文献   

8.
典 型报道中的人物报道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新闻作品中既重要又极为精彩的组成乐章。然而在以往的作品中 ,典型报道作为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典型模式 ,大多宣传的是牺牲奉献精神 ,而忽略了“典型”作为普通人所固有的特性。大都存在着脱离实际 ,脱离群众 ,程式化、片面性等问题 ,亦忽略了受众的情感因素和心理接受能力。使“典型”们成为单面的工具的人 ,甚至被不自觉地神化了。近年来许多优秀的典型人物报道对此有所突破 ,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情感真实的“典型” ,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笔者分析他们的成功之处恰恰在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吴菁 《新闻爱好者》2000,(12):38-38
世界上任何一种报纸,任何一种传播媒介,都不能不报道人物。威廉·大卫、斯隆等人在编写《最佳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时说:“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它写人,影响人。而且通常只有当它对人有影响时,最无生气的题目才会显得重要。”虽然说中外记者都十分重视人物报道,但二者在人物报道的采写上有着较大差异。在我国,人物报道多以一种典型报道的形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承担着宣传教育的功能。在西方,人物报道更注重趣味性和人情味。下面就几点主要差异作出比较分析,以便开阔我们的眼界,取长补短,丰富我们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里。社会上各行各业中先进模范人物典型层出不穷,这些人物典型的事迹通过新闻媒体报道传播,大都在社会上产生出积极的反响,形成了一种鼓舞人、激励人的精神力量。但是。也有一些人物典型报道却在人们心里留下一种特别的回味,那滋味真让人感觉不出是酸、是涩、还是馊。  相似文献   

11.
典型报道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报道方法。什么是典型报道呢?就是对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普遍意义的事物所做的新闻报道。典型报道多数是正面宣扬先进的人和事,也有对反面典型的揭露和批评的。典型报道往往通过对典型人物、事件、问题、经验的剖  相似文献   

12.
典型报道特别是先进人物报道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典型报道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着力显现当代先进人物的风采,凸显他们闪耀着时代精神的新亮点。正能量是近期的一个热词,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正能量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和我们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普通人、“小人物”报道近几年持续走红,相较于以往的典型报道对政策宣导与“意义呈现”的重视,这些“非典型”报道更注重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这种转变既有对固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反拨、传媒对现实关照的理性与自觉因素,也与受众的审美意识、情感表达及对故事、传奇的需求有关.转型后的人物报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维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呵护、人类良知与灵魂的守护上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均 《新闻世界》2013,(9):14-16
人物报道写作是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素质,我军著名新闻人江永红因其在人物报道方面卓有建树而广受各界赞誉,其独到的人物报道写作手法可充分借鉴利用。其人物报道之道主要体现在根据宣传要求选取典型、紧扣人物个性精心打磨、立足质朴自然描人叙事、求言简义丰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5.
刘妍 《军事记者》2007,(7):33-34
典型报道,是党报宣传的重头戏,是提高党报舆论引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新闻界的老前辈穆青说过:“人物通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是我们无产阶级新闻武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具有现场声、画面、解说词及人物同期声采访等特点,对比只能用文字叙述的平面媒体,电视人物报道更加立体。但是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如果倾向于"列举成绩、歌功讼德",容易沦为"人物传记"而去其"新闻性"。因此电视新闻人物报道采编要注意技巧,用典型场景、典型话语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基于此,针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人物报道采编的特点,并总结几点小技巧。  相似文献   

17.
典型报道,重在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矛盾冲突”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典型报道的重要手法。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在刻画人物时巧妙地利用“矛盾冲突”,典型报道才能达到一波三折、一唱三叹的效果,才能引人人胜、吸引人惊羡好奇的目光。如何通过“矛盾冲突”写出人物的精彩?笔者认为,贵在写出人与人、  相似文献   

18.
典型报道就是指对一定时期内,特别是近一段时期内产生的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人和事的重点报道。当前,人物典型报道的数量和报道力度较之以前均有进步,而报道效果并没有同步扩大,社会影响力也今非昔比。主要是因为人物典型报道本身没有与时俱进、改进创新。本文指出加强和改进人物典型报道必须处理好一般性与先进性的关系;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盛芳 《当代传播》2007,(6):126-127
人物是新闻报道的主体,日本著名报人森本哲郎曾说过:"极而言之,报纸是从人开始,到人结束.所有的新闻都是人创造的."①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人物报道一方面以具体人物为线索,可以挖掘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背景,同时在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见证人性的光辉,把握社会多姿多彩的丰富内涵.2007年6月22日,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刘汉俊博士在武汉作的"典型报道的改进与创新"专题报告中甚至提出人物典型宣传是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的论断.多年来,人物报道在写作手法上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操作规范和修辞策略,不同媒介、不同的人物报道各具特色,可谓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20.
典型,是时代的旗帜。典型报道,是我们新闻舆论宣传的重型武器。搞好典型报道的创新,是时下提高典型报道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在“本期策划”专栏里,我们邀请了部分新闻界的同行就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希望能给我们的新闻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