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提出客观建议,推动教技中心的成立 首先,我们向县局领导提交了"关于学校成立教育技术中心的建议".建议阐述了各级教育装备必须有一个机构来管理.过去,教育技术工作常常是总务处管物、教务处管用,致使工作混乱;而教育技术本身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由一个专业机构来管理.同时,周边县区已成立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加之上级有关文件提出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教育技术进行管理,从而说明学校成立教育技术中心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王有光 《教书育人》2008,(10):31-33
树立一个意识 "质量意识"是每位初中学校校长必须长期牢固树立的中心意识.学校办学如果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围绕"质量"这个核心.校长应牢牢地把握教育的质量、管理的质量、服务的质量、学习的质量,应该充分意识到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口号,更需要的是通过富有实效的创造性工作.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依据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从以事、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初步摸索了一些经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人,是学校的第一要素,只有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一、目标管理和理想教育相结合学校提出了"为祖国争光"为监利争光,把监利师范办成具有第一流水平的中等师范学校"的奋斗目标,并把这个目标用远、中、  相似文献   

4.
彭佳 《生活教育》2008,(12):32-32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陶行知先生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能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是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5.
现在班级管理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方式.班级工作大多流于"班主任指手划脚当导演,几个小干部忙忙碌碌当主角,绝大部分学生互不关心当观众"的形式.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优化环境和良好的机制中学习、成长,变"升学教育,就业教育"为"素质教育,能力教育".这才是我们学管人员以及以后教育工作重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构筑有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是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工作是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常规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代社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兴起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是伴随国外社会教育影响和国内"开民智"、"作新民"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教育事业.社会教育在我国近代经历了以识字教育为中心、以通俗教育为中心、以平民教育为中心、民众教育和工农教育并起四个发展阶段.在近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社会教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从国情、民情出发探讨中国教育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指学校教育、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储才"、教育对象是全体国民、教育内容是全面培植、教育机构设施应该多种多样等.  相似文献   

8.
后进生的教育是中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面临的问题,我们应把后进生的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后进生的管理,首先要解决教师和后进生的思想问题,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必须统一思想.在管理中要突出后进生管理的三个中心,要遵循学生的特性,加强方法的引导.各种活动的开展,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9.
职校的学生在一场残酷的中考之后,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在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职校.像他们这样正值十七、八岁的孩子来说,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不犯一些错误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老师对这些犯了错误的学生不能不管不问,听之任之,而应该对他们要进行与之相应的批评教育.但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所以我们在批评教育时一定要讲究批评艺术,对他们的批评要做到入情入理,还要富有情味、趣味、风味和韵味,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和"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从而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由于教育形式的不同,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和管理一直处于"非固定化"的状态.这种状态使他们游离于高等教育的边缘,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教育和管理的视野.提高成人教育质量,使成人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必须以"固定化"的思路,把他们纳入既具成教特色、又科学正规的教育和管理范畴,为他们创造民主、科学、平等、高效的成长成才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华侨华人都是以捐赠方式来帮助和提高国内的教育事业。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出于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方式的不同,华侨华人重新审视了"教育"市场,采取了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参与教育事业的管理。出于对中国教育市场这一特殊产品的不熟悉,他们在投资方式和管理上,采取了合作和委托——代理人制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教育市场的需要,使学校快速走上轨道。基于对菲律宾华商在闽南地区投资的几所学校进行田野调查,对他们的投资与管理特点作一总体归纳,从而突破了以往研究上的一些观点:"利润驱动型"投资目的,以"家族为中心"管理模式等方面,呈现菲华商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高中的教育和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职高学生与普高学生在智力方面的差距并不明显,主要差距在于非智力因素方面:他们学习基础较差,即使在初中阶段有过努力拼搏的历史,也觉得自己的努力收效甚微而颇感气馁;扮演了多年的"下游生"的角色,力争上游的信心不足;一些不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已经形成,难以适应高中阶段教育和管理的要求.这些都严重削弱了他们拼搏进取的动力.因此,只有采取适当的教育策略,才能完成职业高中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教师管理是一门艺术,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教育管理者的领导下能动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达成这一目标,管理者就要深谙管理的"方圆"之道."方",有棱有角,指管理的原则性、规范性;"圆",有灵动感,指管理的灵活性、变通性."方"与"圆"的辩证统一,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就是一种科学而艺术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核心思想是尊重关爱人、理解信任人、完善发展人. 众所周知,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教育教学开展的,学校图书馆也不例外.如何充分发挥图书的文化育人功能,培养造就有知识、有道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每一个图书管理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 一、"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特点 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以人为本"管理的特点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管理是软管理.软管理是相对于硬管理而言的.硬管理是指在一套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然后由管理者去监督执行,保障规章的宽松和谐的气氛,注重灵活的领导方式."以人为本"由于是以"人"为中心,因而必然是软管理.在硬件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图书馆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软件因素的优越.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实施"立德树人"工程的有效举措.高等学校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工作理念,只有牢牢把握"教书育人是主体、管理育人是保证、服务育人是保障、文化育人是灵魂"这一育人工作关键和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的育人特点,才能凸显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于学生教育工作来说,通常可分为"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而"个别教育"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这些学生都是处在成长和发展中,他们应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我们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要善于从分数的背后抓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拉近师生关系的"爱"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笔者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教育标准"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施细则.借鉴<卓越绩效教育标准>,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应追求全面的绩效卓越,以系统的视角进行设计和评价,以"顾客"为中心,要基于事实、立足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孟国泰先生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替代的。我们看待一个儿童,首先要从一个人的角度出发,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他们作为人的尊严。其次,对他们的教育是对独立个体的教育,不能整齐划一,消磨他们的个性。相信在每一个教室里都会有所谓的"问题生"。这些"问题生"一般成绩靠后、个性强、不好管理,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和激励。也正是由于他们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在他们的教育上产生了恶性循环,致使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孟国泰先生基于他的儿童  相似文献   

20.
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学校有序管理下能动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达成这一目标,学校管理者就要深谙管理的"方圆"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