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感谢     
学习感谢杨军这世界有太多的不美好,这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这人生有太多的遗憾,这生命有太多的负担。为什么赤诚相待却得不到理解,勤奋踏实却得不到重用?为什么花言巧语常得到赞同,弄虚作假常得到认可?为什么心愿与现实总有距离,付出与获得不相平衡?为什么梦常被...  相似文献   

2.
史文 《现代语文》2002,(7):20-20
为什么学生的作得不到高分?为什么作分数总是徘徊在六十几分七十几分?为什么八十几分永远只是凤毛麟角?是因为学生的作实在大差劲,只有如此低分才相称吗?事实上,好多学生的作写得很漂亮,突出如韩寒等一大批才华卓具的小作,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
郭中兴  郭永悟  李瑜 《教师》2010,(20):12-14
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难题。为什么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德育低效的症结何在?除了社会大环境这个不可否认的客观因素外,关键是我们的德育理念不够解放,从而导致了德育方式方法的滞后。  相似文献   

4.
董华翱 《现代语文》2013,(10):155-157
阅读和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主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新课程要求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能力。这两大主题、两大能力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积弊渐深,已成顽疾。新课程来了,新高考来了,为什么做阅读题还是那么吃力?为什么写作文还是那么痛苦?我们认为起码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5.
《教育文汇》2009,(5):10-10
最近,围绕着教育的未来发展问题,社会上下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其中,有关中国人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议论最令笔者震撼。一些专家、学者掷地有声地断言“中国人得不到诺贝尔奖,就是因为在普通高中进行了文理分科”。为什么要拿诺贝尔奖来说事呢?本人不揣冒昧,试析一二:  相似文献   

6.
阅读能力既是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运用英语的主要能力之一。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对于广大英语学习者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视但又相当艰苦的学习过程。那么,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阅读?为什么阅读效率得不到提高呢?究竟怎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因一直得不到重用而十分苦闷。为此,他专程去很远的地方找智者询问。终于见到了智者,年轻人问智者:“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平呢?”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在过着情人节、圣诞节,吃着肯德基、麦当劳,说着英语、日语,看着韩剧、好莱坞大片的时候,我们自己民族的东西受到了极大的冷落。为什么日本的动漫在本国禁止放映,而在中国却有一大批的观众?为什么中国传统的女英雄《花木兰》还是美国好莱坞拍的?为什么孔子在国内得不到重视,在国外却大受推崇?当我们看到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价值迷失、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到我们的祖先——孔子那里去寻找生存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耿建红 《考试周刊》2010,(35):59-59
以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学生的作文指导,在指导写作时总是给学生指出了很多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反复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佳作,让学生去模仿去思考,但他们写出的作文仍得不到高分,得不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以往的作文教学过于注重技能、模式,忽视了写作主体的内在修养;过于注重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0.
分身有术     
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如何落实好这项政策,以体现教师的实绩和贡献?《教育》旬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著名教育专家劳凯声。《教育》旬刊:既然《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中有明确规定,为什么有的地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得不到依法保障?  相似文献   

11.
健康问与答     
《父母必读》2013,(11):48-49
我女儿2岁了,最近感冒,有点咳嗽,声音嘶哑,没想到有天夜里。她突然惊醒,张口喘气,全身抖动,哭声沙哑。我们马上带她去医院看急诊,医生说是急性喉炎,幸好我们送得及时,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请问孩子为什么突然病得这么严重?怎样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2.
毕婷 《教育》2009,(5):25-25
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如何落实好这项政策,以体现教师的实绩和贡献?《教育》旬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著名教育专家劳凯声。《教育》旬刊:既然《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中有明确规定,为什么有的地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得不到依法保障?  相似文献   

13.
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会怒火万丈,数落父母;想要的东西给你买了,你就高兴不已,只顾自己去玩了。也许你会说:“这是我应得的,谁叫你们是我爸爸妈妈呢?”是的,父母确实应该养育我们,可是,你有没有真正的想过,他们为什么要买给我们?难道只是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儿女吗?  相似文献   

14.
李佳 《中学教育》2008,(4):6-10
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但诸多政策在减轻学生负担上都失灵了。为什么长久以来一直都存在这个问题,为什么几乎是人人都认为应当解决的问题,偏偏就得不到真正的解决?十分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长期以来,大家都把学生负担过重仅仅作为是一个教育问题,而忽视了这种现象存在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原生态预习的内涵 一篇课文的学习起点在哪里?现实中我发现常常是老师的讲解。从理论上讲,老师都会安排学生预习,可事实上有好多学生根本没有。为什么形成这样的局面呢?这是因为有些老师怕预习浪费时间,要求学生预习却不检查;有的老师虽然布置预习了,但由于时间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不少同学对解决现代文阅读问题心存疑问:为什么我在答题时考虑了那么多,却一分都得不到?为什么我答题的要点都是对的,却往往被老师扣了分?读懂文章固然重要,但是,在读懂了文章之后,采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述也同样重要。如果你在答题时掌握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技巧,相信你的阅读水平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内容概括类——要素在心,全面有序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京剧到书法,从《三三字经》到《论语》无不列入抢救的行列。但是在现实中,这些进入“濒危期”的文化内容不但得不到拯救,而且连相声、童谣等民间艺术也似乎“危机四伏”。为什么优秀的人类文明的结晶得不到积淀、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教育,承栽着每一个孩子的纯真梦想、编织着每一个家庭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因此,人们对教育的期盼和诉求要迫切得多,对教育的质疑和批评也尖锐得多。为什么“减”减得学生书包越来越重要?为什么同在蓝天下受教育条件却截然不同?这样的社会现实让人感到不公,感到不满。这样的问题多年得不到解决,人们便由不满而失望,渐成一种社会情绪。  相似文献   

19.
在古诗词鉴赏训练中,常常有一部分学生会产生困惑:为什么分清了诗歌的类别,理解了诗歌的内容,把握了诗的意境,体会了诗的感情,但在答题时却仍得不到理想的分数呢?那么,是不是对一首诗词大致理解之后,再回答这类题型就能轻易地拿到满分呢?有时并不见得。笔者认为,想要有效地解答古诗鉴赏题,还应树立三种意识。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阅读也较为广泛.可一写起作文来不是写不出来.就是空话套话连篇。为什么一学年学了五六十篇课文.整个小学阶段学了300多篇课文。可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得不到提高呢?究其原因.是作文教学低效!综观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常态教学.还是一些公开教学.大多“重意轻言”——课堂上只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感受人文内涵而忽视领悟文章如何表达、为什么这样表达。怎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成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