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联系比较落实知识初中《生物》第一册(下)的脊椎动物部分,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每一纲动物的主要特征。与生活环源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运动方式、生殖和发育特点,了解动物的多样性,了解并总结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等。教材中涉及的动物,有的学生见过,多数...  相似文献   

2.
在全套教材学完以后.进行总复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基础知识,主动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课时紧、知识容量大、要求学习速度快的条件下,用科学方法指导学生复习,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做法与体会。 一、整理归纳知识,明确复习要点,突出重点进行总复习 复习时要帮助学生“梳辫子”,指导学生对分散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整理。如对绿色开花植物六大器官的基础知识,可以从它们的形态、结构、生理作用以及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运用等四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动物学关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基础知识,可以从各门、纲代表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和各门、纲的主要特征等方面进行提纲挈领的整理归纳。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整理概括知识,促使学生认真看书,积极主动地复习。整理归纳知识的过程也是加深理解和消化知识的过程。经过整理概括的知识变得简明扼要,有系统了。从心理学上  相似文献   

3.
同源器官(homologous organ)指起源相同,构造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在脊椎动物亚门的五大纲的动物中,由于进化的阶段不同,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异,动物外部器官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经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作用,在形态和功能上出现分歧(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两栖类在脊椎动物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系统发生方面是水生和陆栖脊椎动物的联系动物。观察蟾蜍的胚胎发育,也可以看到胚胎发生中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可为了解高等脊椎动物发生中,各种器官系统的形成提供基础。一、材料与方法1.取样春季捕捉一对抱对蟾蜍,养在金鱼缸内。蟾蜍排出的卵呈黑色,链状。从排  相似文献   

5.
李文化 《科学教育》2004,10(5):48-49
两栖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两栖动物既保留了水栖祖先的许多特征,有获得了一系列陆栖脊椎动物的特点,因而学生了解两栖动物的特征,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根据生物学大纲和学生知识的现状,针对教材的特点,利用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与探索的心理特征制定了本节目标:  相似文献   

6.
土壤动物,一般是指在生命发育周期中的一段时间在土壤中度过,并对土壤有一定影响的动物。土壤中的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惊人的,从原生动物到脊椎动物,除典型的海洋动物外,大多数的门、纲均有其代表。一平方米土壤中可采到几千至上万个小型节肢动物,可发现上百条土壤线虫。据欧美60年代资料估算,土壤动物的生物量大约是当时全球30亿人类的20倍。换句话说,陆地生态系统中按生物量来说,占首位的是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  相似文献   

7.
教学的基本思路 自然课中教学生认识六类动物,前五类是脊椎动物,最后一类是昆虫。两栖动物的认识居五类脊椎动物之末,因此有条件把这一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为类似科学家发现新物种的过程,让学生处在探索的情境下学习。基本思路: ● “青蛙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 “什么动物和青蛙相似?”找青蛙的同类——蟾蜍。 “这两种动物有什么共同点?” ● “这两种动物同属于哪一类动物?”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比较,与前四类动物都不同。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类群,各有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繁殖方法,脊椎动物通常都是借助于两性生殖细胞来进行繁殖的。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的器官,主要的是雄性的睾丸和雌性的卵巢。绝大多数的脊椎动物都是雌雄异体的。低等水生的脊椎动物如圆口纲的七鳃鳗,性成熟的个体具有单个长形的睾丸和卵巢。精子或卵成熟后,生殖腺破裂,排人体腔,通过泄殖室和体腔相通的生殖孔排出体外。从鱼纲开始,出现了  相似文献   

9.
利用简图进行课堂教学二例1.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教学在讲授动物胚胎发育过程时,由于学生对胚胎学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对三胚层进一步分化形成的不同器官和系统感到很费解,进而只能死记硬背哪个胚层会形成哪些器官和系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会抑制学生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系统内容在中学生物课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难学、难记、易记错。这里,笔者谈谈自己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脊椎动物亚门有五个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这五个纲的血液循环系统以鱼纲结构最简单,哺乳纲结构最复杂。其共同点是:都包括心脏和血管,心脏都由心房和心室构成。不同点是:心房及心室数目、心室构造、血液循环路线不完全相同。 鱼类的血液循环系统虽然是五个纲中最简单的,但我却把它当作重点的重点去讲述,这不仅是因为它在进化地位上很重要,而且它在学  相似文献   

11.
在教过小学自然第六册12课《形形色色的动物》之后,有这样一题:“人是不是脊椎动物?为什么?”此题自然练习册上肯定;人不是脊椎动物。根据脊椎动物的本质特点,我认为人是脊椎动物。为了正确地处理好这对矛盾,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脊椎动物的本质特征,我组织学生展开了讨论。下面是讨论过程:  相似文献   

12.
脊椎动物解剖实验教学中,运用纵向比较法,把各实验动物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特点系统地讲解给学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提高教学效果.整个脊椎动物的解剖实验设计要作好整体规划,明确纵向比较的目标和内容,从而使得各个实验纵向比较的项目和内容能够承上启下,关联密切,学生才能轻松学习.  相似文献   

13.
1.顺口溜复习法。把初一下学期的生物知识分成无脊椎动物和有脊椎动物两大块复习,并把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编成顺口溜,学生复习起来饶有兴趣,效果很好。 7个无脊椎动物门和他们的代表动物我是这样编的:   草原水腔绦虫扁,蛔线蚓环河蚌软。   蝗虫代表节肢门,昆、甲、蛛、多四纲含。   其他各门也都能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   2.抽签复习法。把要复习的内容写成 100个签,开始叫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抽签答题,以后就点名抽签,答对后继续抽,累计加分,不对的地方由教师或学生纠正。   3.分组抽签答。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小组抽签…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动物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要求,根据该课程体系及实验室条件,在开设验证性实验基础上,设计了3个探究性实验:1观察文昌鱼和蛙的早期胚胎发育;2陆生脊椎动物骨骼系统与运动系统结构功能与适应;3打开脊椎动物的大脑。学生根据探究活动内容查阅文献资料,书写实验设计方案并开展实验,最后写出实验报告和总结。实验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5%。通过近3年的实践与探索,实验内容趋于完善。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高,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通过实验的准备、操作与汇报训练后有所提高,2016年期末成绩平均分比2015年提高19%。探究性实验把教材上的知识综合并融合到实验中,突出实验的趣味性,连续性和创新性,使学生牢固掌握动物主要类群从低级到高级演化的框架与主线,达到了课程大纲的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动物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要求,根据该课程体系及实验室条件,在开设验证性实验基础上,设计了3个探究性实验:1观察文昌鱼和蛙的早期胚胎发育;2陆生脊椎动物骨骼系统与运动系统结构功能与适应;3打开脊椎动物的大脑。学生根据探究活动内容查阅文献资料,书写实验设计方案并开展实验,最后写出实验报告和总结。实验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5%。通过近3年的实践与探索,实验内容趋于完善。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高,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通过实验的准备、操作与汇报训练后有所提高,2016年期末成绩平均分比2015年提高19%。探究性实验把教材上的知识综合并融合到实验中,突出实验的趣味性,连续性和创新性,使学生牢固掌握动物主要类群从低级到高级演化的框架与主线,达到了课程大纲的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16.
浸制标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整体或其部分器官,都可以用浸制方法来保存。制作过程:1. 杀死:供制作标本的动物,事先必须杀死。杀死的方法,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构造特点的不同而异。-般节肢动物和蠕形动物等,可以直接投入4-7%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淹死;体型较大的动物如兔、  相似文献   

17.
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演变的趋势是由软骨变为硬骨,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备到完备。圆口纲动物的头骨很原始,也很特化,头骨不完整,还未形成顶部。鱼类的头骨分为脑颅和咽颅2个部分。两栖纲动物处于由水栖转向陆生过渡的地位,骨骼系统已具备比鱼纲更大的坚固性和灵活性。爬行纲动物的骨骼系统比两栖纲更加坚固。鸟纲动物的骨骼是以轻而坚固为最大特征的。哺乳纲动物的骨骼十分坚固,骨化程度很高,是对于陆地生活更进一步的适应。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自然阅卷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人是脊椎动物( )”。当时,有很多老师对这一命题存在分歧。有的认为这个判断应划“√”,其原因是人和其它动物一样都有构成背部中央骨柱的短骨。为此,笔者认为仅仅这样解释具有一定片面性。从狭意上讲,即从生物划分的角度而言,人的确是脊椎动物;但是人类早已区别于其它动物,和它们有最本质的差异,即能制造工具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案例背景教师通过比较、分析脊椎动物各类群的特征,锻炼学生归纳、综合、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在已有的生命科学知识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观点和知识体系, 作为教师的教学重点。这节课,教师体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用有趣和丰富的动物知识,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神奇和魅力;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平等对待其他动物;感悟温厚的人文关怀,能保持独立、敏锐、客  相似文献   

20.
人类汲取知识,离不开各种感官。据生理学家研究,学生只使用听觉器官接受知识,记忆内容占15%;如果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器官,则记忆内容可达65%。因此,若能适当地运用电化教学设备,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都在不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