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病原谱变化和标本类型对病原学诊断的意义.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连续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肛拭子、咽拭子进行EV71、CoxA16等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816例被检测患儿中2265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80.4%,其中EV71感染率最高,占49.7%.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为:2009年47.8%,2.8%,31.1%;2010年51.9%,4.4%,24.1%;2011年48.9%,6.7%,19.1%.粪便或肛拭子、咽拭子标本检出率分别为82.1%、65.6%.重症患儿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81.1%,EV71阳性730例,占64.4%.肠道病毒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95.9%.结论:2009年至2011年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是EV71;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为EV71.  相似文献   

2.
1与生物学科有关的国内新闻 1.1安徽阜阳出现肠道病毒EV71(手足口病) 2008年3月起,安徽阜阳出现肠道病毒EV71(手足口病),传染率和死亡率高。自1957年首次报道手足口病以来,该痫已在世界上多次流行。2008年3月-5月,中国30个省市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共报告176321例病例,死亡40例。  相似文献   

3.
肠道病毒71型( EV71)是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最重要的诱因之一,并能引发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伴随着肺水肿的脑干脑炎可致死。细胞因子作为先天免疫的一部分,有利于抗病毒和Th1免疫反应的进行。细胞因子和炎症趋化因子在EV71脑干脑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在EV71肺水肿发病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炎症应答对感染扮演重要但明显不同的角色。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EV71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和肺水肿患者可以起到调节炎症、降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提高存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至5月对河南科技学院动物医院接诊的118例病犬,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特异性抗原检测等方法对疑似犬细小病毒感染的病例进行诊断,确诊临床犬细小病毒阳性病例32份,总感染率为27.1%.通过对病犬的发病年龄、品种及免疫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发病年龄从1月龄至10岁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但以6月龄以下幼龄动物发病较多,占75%;不同品种中,犬只的易感性差异较大;未免疫接种的犬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分别占71.9%和52.2%.  相似文献   

5.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与丙肝病毒抗体检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HCV游离核心抗原试剂盒,对来自入院前或手术前筛查的180例临床样本和24例丙肝或疑似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HCV-cAg和HCV-Ab检测,阳性者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RNA)证实.结果:180例筛查样本HCV-Ab均为阴性,HCV-cAg阳性2例,其中RT-RNA阳性1例;24例HCV-Ab阳性的样本检出HCV-cAg阳性12例,RT-RNA阳性14例.HCV-cAg与RT-RNA符合率为85.71%(12/14).结论:HCV核心抗原检出时间早于抗体,HCV-cAg检测试剂盒可作为HCV抗体检测的补充试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小儿腹痛时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10例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0例患儿中检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85例,占20.73%;蛔虫病37例,占9.02%;阑尾炎25例,占6.10%;泌尿系结石16例,占3.90%;疝气10例,占2.44%;肠套叠9例,占2.20%;腹部肿瘤6例,占1.46%;其它偶见病例共6例,占1.46%;无阳性结果者216例,占52.68%.总的阳性检出率为47.32%.结论:小儿腹部超声检查应列为小儿腹痛时的常规检查,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襄阳市某三甲医院218例黄疸新生儿进行血清学检测及结果分析,了解本地区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情况,为本地区临床诊疗HDN提供依据。方法对218例黄疸新生儿进行常规血型鉴定、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新生儿溶血病三项检查。结果218例患儿中,确诊HDN患儿占21.56%(47/218),其中ABO—HDN为21.11%(46/215)、Rh—HDN为0146%(1/215)。确诊为ABO—HDN的患儿血型分布情况为A型占10.23%(22/215),B型占9.77%(21/215),AB型占0.93%(2/215),0型无。3例RhD阴性患儿中,发生1例HDN。结论本地区A型和B型新生儿患ABO—HDN均常见,母婴Rh血型不合者中黄疸新生儿HDN患病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对于临床表现疑似HDN患儿应将HDN三项检查列为重要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TWAR)与急性心梗(AMI)、心绞痛(Angina)型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00例冠心病(急性心梗56例,不稳定心绞痛124例,稳定心绞痛20例)和180例非冠心病患者进行全血标本肺炎衣原体DNA检测。结果:急性心梗组肺炎衣原体DNA阳性率为73.2%,不稳定心绞痛组为52.4%,稳定心绞痛组为45.0%;对照组为21.1%,三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1,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急性心梗、心绞痛型冠心病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ST-T变化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为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一科进行诊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共计128例,首先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然后对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动态心电图共检出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患者52例,阳性率为40.63%。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共有49例患者为冠心病,单支病变24例,双支病变18例,三支病变7例。动态心电图灵敏度为89.80%(44/49);特异度为89.87%(71/79),准确指数为79.67%。结论:动态心电图在检测可疑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方面具有很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无创性检测慢性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方法(^13C尿素呼气实验),探讨慢性Hp感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13C尿素呼气实验检测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78例对照患者的Hp感染情况。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有20例Hp阳性,Hp的感染率为23.8%;对照组有6例Hp阳性,Hp的感染率为7.7%。结论: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p感染率比对照组高(P〈O.01);②与国内外诸多研究不同的是我们用”C尿素呼气实验检测慢性Hp感染,结果是其感染率明显低于用其它方法检测的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均低),其原因可能是在大多数研究中,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Hp抗体Ig-G、Ig-A、Ig—M来诊断慢性Hp感染,假阳性率高;③慢性Hp感染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8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给予相同的对症和支持治疗。治疗组184例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肉注射,〈1岁1 ug/(kg·d),2-10岁10 ug/d,1次/d;对照组204例用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退热时间,手足皮疹及口腔溃疡愈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除个别患儿有发热外,治疗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炎琥宁冻干粉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做到预防为主.方法:将6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炎琥宁冻干粉针5~10mg/kg.d,静脉点滴,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10~15mg/kg.d,静脉点滴,两组均给予清开灵冲剂口服,头孢唑啉钠静脉点滴,疗程3~7天,观察两组体温、疱疹消退时间,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75.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冻干粉针治疗手足口病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随着气温升高,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开始进人高发期。自3月份以来,在安徽省阜阳市等地儿童中发生了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要症状的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部分省(市)的一些学校还相继发生感染性腹泻、甲肝、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流行事件和食物中毒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为认真做好学校食品卫生与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保证学校师生健康,现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三种不同方法取痰培养对明确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价值.方法对58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了三种不同方法取样培养.结果普通自然咳痰培养(下文简称PZK)标本合格54例,占93.1%;培养阳性16例,占29.63%;用复方洗必泰含漱液漱口后取样(下文简称FXHY)标本合格56例,占96.55%;培养阳性28例,占50%;用经纤支镜防污染毛刷取样(下文简称FBPSB)标本合格58例,占100%;培养阳性32例占55.2%,FXHY与PZK比较P<0.05有差异,FXHY与FBPSB比较P>0.05无差异,且FXHY与FBPSB阳性符合率为81.3%.结果FXHY取痰法是一种简便易行,且阳性较高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病毒病原学 ,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方法 :应用ELISA及PCR等方法对 7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进行甲、乙、丙、丁、戊等病毒性肝炎检测。结果 :乙肝占6 6 .2 % ,丙肝占 2 .8% ,乙丙混合型肝炎占 9.9% ,乙丁混合型肝炎占 4 .2 % ,未定型肝炎占 16 .9% ,未发现甲、戊型肝炎。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是慢性肝病 (尤其是肝硬化和肝癌 )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25例疑似耐多药肺结核高危患者的耐药性并对耐药原因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期间,赤峰市传染病防治院、辖区内的12个旗县区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的疑似肺结核耐药患者225例,对痰涂片阳性疑似肺结核耐药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进行痰培养,采用1%比例法对培养阳性菌株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左氧氟沙星Lfx、阿米卡星Am敏感性检测.并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患者治疗史、接受规范化管理服药情况等.结果:225例疑似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的总耐药率为40%,耐多药率为16.89%,单药耐药居高的分别为Sm(16.14%)和利福平(12.42%).青壮年、贫困人口、农牧民为耐药的好发人群.耐药原因依次为患者自身因素,医源性因素和药物因素,占比分别为54.44%、38.89%和6.67%,而患者自身因素中不规范服药占33.33%.结论:225例疑似耐多药肺结核高危患者的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略高于国家平均水平,患者防病治病意识差、不规范服药、对患者管理不到位等是耐药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TCT、阴道镜在宫颈肿瘤筛查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肿瘤筛查中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2.12-2005.10月间张家口市及周边地区9250例已婚妇女进行常规细胞学检查,可疑宫颈病变3536例患者行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液基细胞学筛查检出阳性涂片212例,占82.2%(212/258),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占15.1%(32/212),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AIL)占65.6%(144/212);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占79.8%(14/16),鳞状细胞癌(SCC)占100%(22/22)。阴道镜检查阳性例数为242例,占总数的93.8%(242/258);经病理确诊为CIN及浸润癌者共197例,占TCT异常者92.9%(197/212),占阴道镜异常图象81.6%(197/242)。年龄分布上,以28~35岁发病者所占比例最大(48.5%)。结论:在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中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导致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结果分为阴性组(n=36)以及阳性组(n=64)。结果阳性组患者宫颈上皮内病变几率明显高于阴性。两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显著。每组随机抽取20例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组出现湿疣细胞形态高于阴性组。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所致宫颈癌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组织形态具有显著特征,故对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进行病理研究分析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南安地区鱼类寄生绦虫种类的形态观察描述,绘制简图.调查几种鱼类绦虫的感染情况.发现了五种绦虫:日本棘叶绦虫(Echinophallus japonicus Yamaguti,1934),感染率50%(5/10);细长副头槽绦虫(Parabothriocephalus gracilis Yamaguti,1934),感染率50%(5/10);突吻纽带绦虫(Lytocestus adharens Cohn,1908),感染率40%(4/10);长节头槽绦虫(Cephalobothriumlongise gmentum Wang,1984),感染率100%(10/10);四边首属种名未定(Tetragonocephalidae Yamaguti,1959),感染率100%(10/1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A153、CEA,以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A153、CEA在乳腺癌诊断及预测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测定我院住院40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女性血清中CA153、CEA的含量。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A153、CE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以临床分期为参照指标,CA153在Ⅲ、Ⅳ期患者的检测值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CA153、CE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0.850,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结论:联合检测CA153、CEA优于单个指标检测,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是检查乳腺癌较为理想的标志物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