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艾丽丝  王庄林 《武当》2012,(12):41-42
健身锻炼的人与习武之人都知道,在室内的健身锻炼,或习武练功的场所,都蕴藏着众所不知的环境效应,实际上能决定你怎样顺利地完成必要掌握的动作与效果。如果健身与练武的场地环境很坏,它便会妨碍你的动作自由发挥,甚至影响健身与练武的效果;反之,它将有助于你的学习与发挥,增强你体内"气势"的流动,达到锻炼与习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想当然地锻炼身体,其实是走入了误区,运动又没有收获。错觉跑步是最好的健身方法没有哪一种健身方法是最好的,尽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追求“最好”,可能是想取得效果“最快”。求快也是一种误解,取得健身效果需要时间和耐心。错觉如果你不是每天1小时、每周5天锻炼,做什么都白做即使每天坚持锻炼一点点时间也会有很多益处。研究表明,每周两三次半小时的行走就能明显减低心脏病发病率、降低血压、缓解压力以及增强精力和免疫力。错觉只要你很小心注意,锻炼前不做热身运动也可以大错特错!训练前、后轻柔地伸拉及放松肌肉最能防止多种严重…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但迫于挤不出时间或是找不到适宜的环境,最后只能望而兴叹。实际上,买回健身器材在家里锻炼,也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选购健身器要看看自己健身的目的,不然,浪费了金钱不说,还不能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那就得不偿失了。现在就向您介绍一种全身性运动的健身器——划船器。因为它的运动轨迹与划船动作相似,故而得名。  相似文献   

4.
海风 《精武》2007,(2):44-44
锻炼不只是要在健身房中进行的,没有时间、没有精力,都是借口。运动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才可收到效果。公务缠身、上班忙碌的“懒人”们应该怎么健身呢?小动作,大用处,随时随地健身忙。每天无论每个时段,信手拈来,健身随处可做。  相似文献   

5.
快活体育     
运动其实可以很轻松,所以,体育也可以很快活。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你的身边已经悄然兴起了一种新的健身方式——“轻体育”。“轻体育”,也称“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一般的体育锻炼需要场地和器械,需要付出一定的资金。从事“轻体育”则不用为经济负担伤脑筋,在公园、马路、广场或家里都可以进行,做到“少花钱可健身,不花钱也可健身”。它的出现,让很多原来不具备健身条件的人们也加入了全民健身的行列中。“高效率、快节奏”是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一大特点,人们想锻炼,苦于没有整段时间。“轻体育”在时间要求上就宽松多了,可以利…  相似文献   

6.
随着奥运会的举办、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进及城市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居民在健身娱乐方面呈现出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合肥4个样本行政区(蜀山区、瑶海区、包河区、庐阳区)居调查结果表明:合肥市各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基本包括促进身体健康、促进身心娱乐、调节自身情绪;而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时间、没有锻炼的经历或没有锻炼兴趣;锻炼项目基本包括跑步、羽毛球、乒乓球;锻炼的收获情况是使得精力变得充沛、心情变好、生活更加充实了。各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地点、组织形式、锻炼的频率及每次锻炼时长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曹晓培 《健与美》2023,(7):28-30
<正>无论你是多么专注于锻炼和实现健身目标,总有些时候你就是不想锻炼。也许你太累了,正在享受假期,或者繁忙的日程安排根本不允许。不管是什么原因,当那些日子来临时,沙发似乎比健身伙伴更适合你。偶尔不锻炼,或者在日常锻炼中增加休息,实际上对达成健身目标有益。研究表明,力量训练后的恢复时间从两天到一周不等。休息也有利于心理健康。身体和大脑都需要时间恢复整体健康,同时也为了达到最佳表现。  相似文献   

8.
有些健身方法不需要你专门找时间,也无须穿戴运动装到专门场地锻炼,那就是见缝插针式的锻炼。  相似文献   

9.
清晨,睡眼蒙,你的身体还没有完全脱离睡眠状态,这套静态体操有助你逐渐进入精神振作的状态;晚上,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积极的锻炼,为了驱除疲劳,调整思绪,振奋精神,这套静态体操能给你帮助。  相似文献   

10.
研究显示:锻炼对身体的好处可以即时显效。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研究结论,你就更应该通过体育锻炼达到瘦身、强壮和健康的目标。健身爱好者采用跑步、动感单车和普拉提等锻炼方式都能让健身功效在短短的几秒钟内显现出来。它在运动生理学上的表现为:心跳加快,血液迅速流向肌肉,热量燃烧和情绪提升。一周进行3-5次有氧锻炼,每次锻炼至少30分钟,就会让人的寿命增加6年。在此基础之上,每周进行2-3次抗阻力锻炼(即重量训练,每次间隔1-2天),还会让你精神矍铄、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和身材苗条结实。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工作和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因此,改革体育教学与健身锻炼方法,是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基本途径,以达到全民健身的最终目标。下面,就《巡回锻炼》方法,即体育课的“循环练习”对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两类课程的质量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切实领会《巡回锻炼》的健身意义《巡回锻炼》方法最早起源于欧洲一些国家,它是全身性的一种综合锻炼身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湘 《健与美》2023,(4):160-165
<正>问:很荣幸请到你上《肌肉与健身》杂志,每个人都有一个特殊的故事,讲述他们是如何参与到健身中来的。你能告诉我们一些你走到今天的历程吗?梅丽莎:我从小就喜欢运动和锻炼。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参加过障碍赛。即使我不做任何专业的健身训练,我至少也会尝试做有氧训练。我简直无法想象没有运动的生活,我认为运动能帮助我保持更多的纪律性。  相似文献   

13.
贺乃静 《健与美》2023,(10):58-59
<正>HIIT是减肥的有效手段这一说法已经席卷了整个健身界,然而,它到底是什么?如果你的目标是减肥,HIIT真的比传统的有氧锻炼更好吗?什么是高强度间歇式训练?HIIT是指穿插进行高强度的心血管锻炼和休息的锻炼方案,可增强耐力和力量,比低强度的有氧锻炼能更快地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14.
健身健美操运动的营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意识与健身运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健美操运动成为大多数人用来进行健身锻炼的运动项目,健身健美探属于典型的有氧运动,本文就人们在进行健身锻炼的同时如何根据它的供能特点进行合理的营养补充进行探讨,为喜欢此项健身运动的参与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体育博览》2008,(7):90-93
你还在为运动减肥毫无效果感到头疼吗?告诉你为什么即便是你参加了健身运动仍然没有减肥的原因和如何通过运动来减肥的秘密,让你的健身减肥变得更加简单,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6.
健身瑜伽     
谭莹 《精武》2006,(12):50-51
瑜伽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深受广大健身者的青睐,使身体舒缓地伸展,简单易学,无需器械,不会出偏差。现介绍的这套健身瑜伽是专门锻炼手臂、大腿和腰部的。只要你能在阳光充足和温暖的场所坚持锻炼,动作准确,则可消除身体多余的脂肪,在心理、精神上得到充分的放松,拥有健康人生。  相似文献   

17.
健身勿盲从     
多少年来。我一直是千千万万健身者中的一员,一开始也是人家跑步我跑步,人家打拳我打拳,人家舞剑我舞剑,学了这样学那样,反正是“从众”随大流,人家怎么锻炼我就怎么锻炼。这样锻炼在青壮年时期倒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没有感到有什么不满足或不适应,可是到了中年以后,随着身体各组织和器官的变化,许多时候便感到有些不对劲。难以“从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目前中老年女性复杂的心理问题,探讨如何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方法:通过对江西省南昌八一广场和体育场、江西省吉安市广场和体育场舞蹈群体且年龄在50-60周岁的94名中老年女性为实验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方法对她们心理健康标准指标数据得分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主要有:实验前健身舞蹈锻炼群体的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标准总体情况较差,实验后,心理健康标准指标值数据总体来说提升较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验后健身舞蹈锻炼群体与实验前在心理健康标准指标上(没有心理异常、健全的人格、充沛的精力和丰富的情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且提升弧度越大,心理健康标准指标依次为充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生活、没有心理异常、健全的人格和正常发育的智力.  相似文献   

19.
曹晓培 《健与美》2022,(7):34-37
<正>即使到了2022年,健身领域也充斥着一些误区,尤其是围绕女性健身的不当认知。虽然,健身行业的专业人士们不断地向大众灌输正确的观念,但也很难完全过滤掉错误的信息。误区1如果你想减重,就需要做很多有氧锻炼当谈及减重时,虽然有氧锻炼是首选,但最好的方案是根据个人目标,把有氧锻炼与力量训练相结合。有氧锻炼对心肺和燃烧热量有益,但任何形式的抗阻训练,都能帮助你增加肌肉,进而在长期内提高代谢功能。身体能在力量训练后的48小时内继续燃烧热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传统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历史、渊源、技术特点和健身效果的理论探析,以花塔小学为例,指出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开展八段锦锻炼的有效性,它既可以强身健体,又能在锻炼之余对学生进行武德的熏陶,使学生在和睦相处中得到长足地进步和成长,最后得出结论,建议在太原市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八段锦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