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文化中国"的想象近两年,英国战后知名的社会人类学家杰克·古迪(Jack Goody)的书被相继翻译成中文,一本是1982年出版的老书《烹饪、菜肴与阶级》(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一本是2006年出版的近作《偷窃历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两本书都呈现了杰克·古迪对西方现代性历史的自省。如果说《烹饪、菜肴与阶级》通过对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  相似文献   

2.
要烹调可口的菜肴,厨师最离不开的调料就是味精;要创造精美的诗文,作者最需掌握的技巧则是比兴。比兴,在一般读者眼里,只不过是一种表现手法而已;但在执著写作的骚人墨客看来,它却是“精神菜肴”的调味剂,是诗文创作的“味精”。通过它神奇而又灵妙的调和作用,总能将“精神菜肴”的诗文作品调和得脍炙人口,佳趣横生。  相似文献   

3.
对外宣传“入门”谈胡安森对外报道似同中国人给外国顾客烹饪中国菜肴一样,存在着一个是否适合外国人口味的问题。既积极地宣传自己,又非常适合外国人的需要和口味,这是对外宣传“入门”的课题,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思考。要面对国外读者对外报道由于读者对象是外国人...  相似文献   

4.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招待客人时,为了显得热情大方,菜肴往往是大盘接着小盘地上、“特色”连着“土家”地端。可是一番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后,真正吃掉的却很少。散席之际,面对那基本没动的饭菜,客人若要求当地陪同官员:“打包回去吧,要不太浪费了。”当地官员的回答一般是:“唉呀,一个县不在乎这一顿饭呀!”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新闻记者对新闻采写的绝对话语权。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除自己掌握的独家线索外,如何用已有的“米”做出一桌色香味俱佳的独特菜肴,考验的是传统媒体记者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本文提出报道采写“六问”,以期为我们进行新闻报道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范雨霏 《青年记者》2012,(18):53-54
“把关人”角色的共享与泛化 “把关人”(gatekeper)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认为,在为家庭选择菜肴的过程中,家庭主妇实际上起着一种“把关人”的作用.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把关人”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认为编辑是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人”.其后,不少学者指出,除了编辑,记者、编审、总编都决定着哪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都是新闻选择过程中的“把关人”.简而言之,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中,具备一定新闻专业知识、素养,并就职于大众媒介组织的新闻工作者担任了“把关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从"所罗门"的墓地望下去,可以看到一条今年春天开始修建的公路,这条十几公里长的路一旦修通,山上的几个村寨将告别步行上下山的生活。到那时,他们修房子用的水泥和砖瓦,可以用汽车拉上山,而不再靠马驮人扛。村寨的生活,也许将因这场地震而改变地震来的时候,下寨坝子上为马友才葬礼摆的酒席已经进行到尾声。没有任何预兆,大地突然剧烈抖动,6张摆满菜肴的桌子像长了脚一样,从地上跳了起来,碗筷跌落,满地狼藉,坝子上的人站立不稳,摔倒在地。  相似文献   

8.
庆祝新年,邀几位朋友去闹市里一家新开张的饭店吃饭,拿来菜谱,可真使我们几个还算得上是从事文学工作的人开了眼界。菜谱里的特色菜,据服务人员说,是按照《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里的记载,精制的“古典名著肴馔”,如“茄鲞”、“腌胭脂鹅脯”、“蒸笼螃蟹”、“火腿肘子”、“老蚌怀珠”、“刘备蛋汤”、“景阳冈烤麻雀”等等。饭店经理还介绍说,《金瓶梅》菜肴也将相继登场,届期敬请光临品尝西门庆爱吃的“火腿烩牛鞭”一 说实在的,“老蚌怀珠”,确是曹雪芹创新的名菜,已有《红楼  相似文献   

9.
采风浩瀚大西北,恰似钻进了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学过的,没有学过的,一页一页翻阅着,思考着,温故而知新。地貌篇列车在河西走廊步步高升,好似长虫爬坡。南望,祁连山脉如一道绵绵沙墙,黄褐色的,一毛不长,似乎岩石也不见,极像一头头俯卧着的大象;山脉的起伏,是象身上一条条的皱褶。它的背景是缀着片片“银甲”的“雪山”,皑皑白雪在骄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0.
菜肴名称对顾客心理的影响,菜肴名称是用于区别各菜式之间的文字符号,借以表示各种菜肴的风味、特色与品质.  相似文献   

11.
张亮  包海波 《大观周刊》2011,(32):32-32
勾芡对菜肴鲜美入味,原料与汤汁的互相融合以形成菜肴的光洁明亮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由于勾芡失败,制作工艺如何完善,菜肴的调味是如何适口都将因此导致前功尽弃。  相似文献   

12.
“存在”跟“有”的意思相近,可是又有区别。“有”通常有两种意思:“我有一本书”,这个“有”表示“领属关系”,(书“属于”我,我“领有”书);“有这么一个人”,“这种情况是有的”,这两句里的“有”表示客观存在,不表示领属关系。表示领属关系的“有”不能换成“存在”,“我有一本书”,不能说:“我存在一本书”,“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也不能说“中国存在着五千年的历史”。我们说“存在”跟“有”的意思相近,是指“有”的后一种意思说的。请看下面一段话: (1)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在中国人民面前,不但存在着强大民族敌人。而且存在着强大的实际上帮助民族敌人的国内反动势力,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不但已经有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的觉悟程度,而且有了强大的中国解放区和日益高涨着的全国性的民主运动。(《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13.
1999年3月24日 星期三 晴 黑山 北约的空中打击是今晚8点左右开始的。想不到当我们还在黑山出差的时候,战争就开始了,而就在几分钟以前还是和平。对我们来说,其间只有10分钟的时间可以去为战争的到来做好准备,因为在7点50分,我们同贝尔格莱德进行的通话无故中断了,怎么试也未能再联系上,不曾想到原因就在于战争到来了。 正是千家万户坐在餐桌旁的时间,但北约为南斯拉夫人民送上了一道罪恶的“菜肴”。  相似文献   

14.
编排广播新闻节目如同制作膳食菜肴,只有烹制得色、香、味俱佳,才能吊起听众的胃口,收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大凡技艺高超的厨师,都十分注重人们的口味习俗和爱好,坚持严格选料,精心烹制,巧妙调味。因此,编排新闻节目也必须考虑到听众的思想水平、文化程度和收听习惯,在选稿、改稿、串稿诸环节上下功夫,制作出美味佳肴以飨听众。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然而,有了“米”,还必须严格筛选。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但不是所有的事实都是新闻。听众爱不爱听你所制作的节目,主要取决于你选择的稿件  相似文献   

15.
“大出版”时代期待“大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盼 《中国编辑》2011,(1):77-80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出版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大出版"时代随之而来。各国都把这一变革当作加强出版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契机,世界出版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一历史变革时期,我们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这一变革,对编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我们的编辑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向"大编辑"靠拢;另一方面,还需要变革编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报林求索》2012,(1):178-178
<正>随着新年的临近,家里陆陆续续来了很多客人。热情好客的姑妈每次都为客人们做一桌子的菜,大家一边品尝丰盛的菜肴,一边说着整年的乐事,有说有笑,欢度佳节。但九年前,姑妈可不能像现在这样毫无顾忌地享用节日佳肴。姑妈今年69岁,性格开朗,喜欢看书、看报,《沈阳新闻》更是她每日必  相似文献   

17.
“站着写”     
最近看到报上提倡写短新闻,我不由想起了美国作家海明威关于“站着写”的一段趣话:“我站着写作,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作,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得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等到要校阅我所写的东西时,我就坐在安乐椅上,这个舒服的姿势,容许我勾去一切在我看来多余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回锅肉”,食客们并不陌生。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尚未得悉它被列入中国名菜之林。“回锅肉”,顾名思义,即煮熟之肉加以配菜、佐料再次翻炒。虽然“肉”失去了原汁原味,但在操作上毕竟省力省时,作为大众化菜肴之一,还是很受欢迎的。然而奇怪的是,新闻报道中也不乏“回锅肉现象”。比如,有人压根儿没去参加某个会议,却根据几个领导的讲话进行一番制作:某某领导在会上怎么说,某某领导在会上又怎么强调,与会人员又如何热烈讨论,穿靴戴帽,如此这般,写得活灵活现,煞有介事。更加滑稽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文前或文末,总不忘堂堂正正地署上本报(刊)记者某某某的大名。这种“遥控写作法”,使不知底细的读者如坠五里雾中。又比如,有的编辑将一些作者的来稿或别人已经见诸报刊的一些文章中的  相似文献   

19.
菜肴讲究色、香、味、形。诸般兼备,菜肴乃上品了。而作为向读者输送精神食粮的报刊版面,尤其是文化艺术方面的版面,其内容与编排也应像制作菜肴一样,追求精美,给读者以直观与品味上的更好的享受,让读者既悦目又赏心。而版面编排精美,读者即使未开读,已先在版面编排的直观中得味,引发强烈的“食欲”,这正如将美味菜肴在盆碟中搭配放置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一些电视新闻报道经常让人感觉有一种“端着”的味道。何谓“端着”?乃端着架子也。这里所说的“端着”倒并不是说某位官员端着架子,而是我们的新闻在报道中帮官员端着架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