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等学校必须重视自身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形象是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办学水平、社会贡献、社会影响等诸方面的反映,是大学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和公众影响力的体现。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生存和发展成为高校必须直接面对的问题。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认识到形象塑造的意义并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教育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塑造良好的高校形象是每个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良好的高校形象不仅能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及美誉度,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高校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注重利用网络形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高校的形象传播.基于此,就网络素养对于辽宁高校形象塑造的意义,网络素养和辽宁高校形象塑造的关系,辽宁高校形象网络传播的方式与特点,以及网络素养下辽宁高校形象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促进辽宁高校形象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3.
开放的市场、有限的资源使高校的发展面临激烈的竞争,通过实施高校形象识别系统,对高校的发展理念、行为规范、视觉要素和校园环境进行梳理和规划,有利于塑造高校品牌、提升大学形象,促进高校发展。  相似文献   

4.
形象塑造是当代社会个体推介自我、获取社会认可、确立个体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民族地方高校的形象塑造是建立在以办学理念为基础、以大学功能发挥和独具个性大学精神以及办学特色为载体的系统工程和有意识的长期的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形象塑造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的形象塑造是以办学理念为基础、以发挥大学功能和彰显办学特色为载体的系统工程,是有意识的、长期的实践行为,其目的是外树品牌、内聚人心、获得支持和推动发展。一、地方高校形象塑造的理性思考探讨形象塑造必须弄清两个概念,一是形象,二是形象定位。所谓形象,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高校形象塑造与形象传播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形象是高校极其珍贵的无形资产,是体现大学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借用“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模式,提出高校进行形象塑造和形象传播的基本框架-“UIS”(高校形象识别系统),并认为高校形象塑造的核心是培育独特而又的大学精神。高校形象的塑造本质上是大学精神的追寻和弘扬。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高校面临着激烈的人才市场的竞争。怎样塑造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高校公关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高校面临着激烈的人才市场的竞争.怎样塑造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高校公关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高校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塑造与传播良好的高校形象,对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从高校形象的价值、高校形象塑造的内涵及高校形象的传播等方面,对高校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校官网是大学形象塑造和传播的重要平台,网站中外宣材料的阅读者主要是外国人,外宣材料的翻译策略影响大学对外形象的塑造。国内多数大学在网站外宣材料的翻译中尊重外国人阅读习惯、注重宣传大学自身文化特色,很好地促进了大学良好形象的塑造。研究后发现,国内大学外宣材料的翻译需要加强细节打磨,从而传达严谨、踏实的大学风格。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定位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具有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属性决定了其最优的提供方式是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因而教育走向市场就成为必然。目前,社会办学、国外大学的进入以及教育资源的竞争,使得高校之间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精心塑造自己的独特品牌形象,定位对品牌塑造具有独特的作用。分析我国高等学校在定位方面存在的误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精神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高度凝练和总结。钦州学院从广西北部湾地区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出发,立足于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文化方面凸现特色,凝练了"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迎难而上、争创一流"的大学精神。作为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凝练富有钦州学院特色的大学精神,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塑造学院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3.
大学形象、大学品牌、大学声誉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造大学形象,打造大学品牌,提高大学声誉”成为越来越多高校的口号,高校发展战略也日益重视学校的形象、品牌和声誉问题。毫无疑问,形象、品牌和声誉是相互有着密切联系的三个概念,但三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别。本文从形象、品牌和声誉这三个词汇的含义出发,结合企业的形象、品牌和声誉,对大学形象、大学品牌和大学声誉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公共关系以高校形象塑造为主要目标,是高校形象塑造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高校形象需要高校公共关系从高校内部和外部进行双重塑造.内部公共关系是高校形象塑造的起点和基础:外部公共关系是高校形象塑造的延伸、拓展和丰富;二者在高校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具有互补性、互融性、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在注重内涵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学校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良好的大学形象有助于增强大学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吸引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的内在发展动力和外部竞争力.大学精神、大学特色和综合实力是构成大学形象的关键要素,培养高质量人才、加强科研创新、建设独特的校园文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能有效推动大学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16.
赵群 《教育艺术》2005,(5):54-56
高校的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高校的社会形象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影响力,所以高校应重视社会形象的塑造。在塑造形象的工程中,高校的对外宣传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塑造社会形象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塑造高校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要从图书馆群体形象的塑造、服务形象的塑造、现代化管理形象的塑造和外观形象的塑造等四个方面入手。高校图书馆队伍应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素质较高的人员组成的 ,高校图书馆要塑造良好的形象 ,必须首先塑造好图书馆员的群体形象 ,要达到此目的 ,就必须认真培养图书馆员的集体意识、归属意识和团结意识。只有各成员都能树立归属意识 ,才能逐步明确自己对图书馆应尽的义务和应享受的权利 ,并建立“馆兴我荣”的观念 ,能从自己切身利益上关心图书馆的荣辱、盛衰 ,关心图书馆的总目标并为之奋斗 ,以整个身心投入本…  相似文献   

18.
高校追求高声誉的另一种办学模式:法国大学校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已成为其竞争取胜的主要条件之一。法国大学校的办学模式表明。为塑造良好的形象和声誉,高校不必都走大而全的研究型大学之路。明确办学目标、办出特色、注重优质生源、加强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始终注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更应为发展中国家高校发展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浅议高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艳  刘永根 《高教论坛》2005,(5):172-174,142
高校形象识别系统的导入是整合学校办学资源,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借助“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模式,提出高校进行形象塑造的基本框架——“UIS”(高校形象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20.
导入CI战略塑造不同类型大学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入CI战略,有利于塑造大学形象.大学形象可以根据CI战略中的核心理论即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大系统设计层面进行塑造.不同类型大学导入CI进行形象塑造应从各自的特性出发,研究型大学应从历史性和文化性出发来塑造大学形象,教学型大学应从特色性出发来塑造大学形象,实用型大学应从行业特征和职业性出发来塑造大学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