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诗序     
《高中生之友》2010,(7):32-33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相似文献   

2.
窈窕一词主要义项有三:(1)幽闲;(2)深曲;(3)美好。自《诗经》间世以来,注者蜂起,为“窈窕淑女”这句诗作解者,对窈窕的上述三条义项皆有所取用。释窈窕为幽闲者,始于《毛诗诂训传》(以下简称《毛传》)。《毛传》云:“窈窕、幽闲也。言后妃有关唯之德,是幽闹贞专之善女。”毛氏秉承儒家诗教观、视诗为软化之工具,故解诗多臆断之说。《关睢》篇本是民间青年男女之恋歌,而毛氏却曲解为咏叹“后妃之德”的颂歌。对诗歌主题的歪曲,必然导致对诗中关键性词语的谬解。  相似文献   

3.
《关睢》所表现的既非”后妃之德”,更非恋爱不成的梦幻,而是一个完整而又圆满,实实在在的恋爱过程。  相似文献   

4.
《关睢》诗旨历来有“后妃之德”、“文王得配太姒”、“男女情思”等诸说,难成定论。本文紧扣诗意,联系诗经时代的婚恋风俗,佐以相关的史料,着眼于探究“君子”和“淑女”的身份,对前人之说进行辨说,最后得出《关睢》是一位贵族青年对一位农家女的单恋情歌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诗经·关雎》篇之前,有一段序言,我们通常称之为《毛诗序》,其曰:“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其后无论是郑玄的笺,还是孔颖达的疏,亦或是朱熹的僻集传》,大体上都是秉承着《毛诗序》“后妃之德”的立论宗旨去解读《诗经·关雎》思想内涵.然而,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一大批受西方文学理论影响的著名学者对“后妃之德”接连发难,余冠英先生《诗经选择》和闻一多先生《风诗类钞》不同意《诗经·关雎》是关于“后妃之德”的“附会”之说,认为它仅仅是一首民间自由情歌,此说影响甚大,深刻影响了人们对《关雎》篇的理解.本文主要从先秦的“隐语”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文献资料等方面对”后妃之德说”的合理性做出阐释,力图接近与还原《诗经·关雎》立意宗旨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关雎》,后妃之德也.”这是《毛诗序》对《关雎》一诗的评价,伴随着《毛诗序》作者与成书年代的学术公案,“后妃之德”一语也颇受争议.历代《诗经》研究者对于“后妃之德”的阐释,均与《关雎》一诗的文学解读相乖违.从文字学角度考证,“后妃”应释为“司配”,“后妃之德”应理解为“执行婚配过程中的准则与规范”.这就合理地诠释了《毛诗序》的说解,使传统经学阐释与现代文学解读达到了一致.  相似文献   

7.
《诗经》的传播是很广泛的,像《关睢》《静鸟》《无衣》《氓》《七月》《硕鼠》《伐檀》等篇,先后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连中学生也能琅琅上口了。但是,《诗经》各篇的题目是如何形成的呢? 比如说,首篇《关睢》,为什么题目叫《关睢》?此诗开头两句是:“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关关”,是鸟的叫声;“睢鸠”,是鸟名,似凫雁。为什么题目不叫“关关”、“睢鸠”或“关关睢鸠”, 而偏偏叫《关睢》?如果从此诗的内容去考虑,  相似文献   

8.
薛吉辰 《语文知识》2005,(12):14-14
“雎”是形声字,从“且”得声,读作jǖ,在古籍中多用于人名和鸟名。《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是一种水鸟,古时常用来比喻女性。 战国时有两个人,一个叫范雎,也写作“范且”,或误作“范睢”,《战国策》中有他  相似文献   

9.
《关雎》是《周南》的第一篇,也是《诗经》全集的第一篇,属“四始”之一。关于其主题,历来众说纷纭,约有8说,即:“美后妃之德说”“美太姒之德说”“美文王之德说”“刺时说”“妇德说”“美世子娶妃初昏说”“婚歌说”“恋歌说”。综合察之,当以“恋歌说”较为切合《关雎》本意。这的确是一首描写黄河边一位青年男子热恋采荇菜的“窈窕淑女”并幻想与其成婚过上和谐美满生活的婚恋之歌。其艺术审美价值甚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比兴美、意境美、结构美、韵律美与风格美等5个方面。其思想与艺术价值影响后世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10.
历来经学家解释《关雎》,虽有“美”、“刺”二说之别,但无不认定它是一首事关“后妃之德”①的政治诗.近代学者突破儒家思想的牢笼,从考察《关雎》的内容着手,创立了“爱情诗”的新解.如余冠英先生在《诗经选》中说:“这诗写男恋女之情.”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组选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说:“这是一首描写男子追求女子的民间情歌.”但是,对《关雎》诗义的争论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1.
《礼记·经解》起首便引孔子云:“……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故《诗》之失愚……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何谓‘”温柔敦厚”?即《论语》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仪”。初读《关推》,常怪何以以澄澈教化为己任,一贯正经的儒家,竟拿一首情歌做自己经书的开篇,《毛诗》谓“咏后妃之德”,未免不是尴尬后的一种拙补,近人即当予摒弃①。子日:“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嗯无邪”’:。则今析索《关难)}还得从“思无邪”,即温柔敦厚上去入手。对《关难》主题的解释,今人…  相似文献   

12.
(一)《关睢》的主旨 《关睢》,这思之慕之的吟唱,是三千年前歌咏爱情的诗句。在今天,不仅被我们用来比拟美好的爱情,在古代更是倍受青睐。然而,在《诗经》流传的过程中,随着《诗经》经学地位的逐步确立,《关睢》之义也被历代学者多样诠释。  相似文献   

13.
勿庸讳言,两性之间的情感是中学生整个感情世界中最敏感、最活跃而又最受压抑的领域。如何使初涉两性情感体验的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利用文学作品教学进行爱情观的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我在教诗经《伐檀》、《硕鼠》时,增加了《关睢》和《静女》。“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追求,自古以来就是天经地义的,无可厚非。但这种爱慕、追求又都是有选择、有条件的,只有“淑女”与“君子”才是好配偶。我教…  相似文献   

14.
《诗经·周南·关睢》无论从形式方面或从内容方面来考察,我觉得似有错简。现在,为讨论方便起见,不妨先把原诗移录在下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相似文献   

15.
在成千上万的方块汉字中,有一些形体十分近似的字,极容易读错用混,需要特别留意分辨。本文要说的“睢”和“雎”,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三百篇  相似文献   

16.
《螽斯》这首简单的民歌,《涛序》却无端地把它按在后妃身上:“《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朱熹又附和而释:“后妃不妒忌而子孙众多,故众妾以螽斯之群处和集而子孙众多比之,言其有是德而宜有是福也。”更把它解成周王室众妾歌颂后妃的东西,真不知是从哪里说起!  相似文献   

17.
卢春红 《山东教育》2009,(10):12-12
奥运会成功举办已经整整一周年了。民族自豪之情仍然洋溢在每个人的心中。特别是奥运会的开幕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和”阐释得淋漓尽致。“和”凝结着祖盛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核。《中庸》里说“中也者,天下之是本也;和者也,天下之这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至于“中庸之道”,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席之为德也,其至亦乎!民鲜久矣。”  相似文献   

18.
《关睢》二章:“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管锥编》卷一考论:《传》、《笺》以“服”与“悠”皆释为“思”,不胜堆床骈拇矣!“悠”作长、远解,亦无不可。何夜之长?其人则远!正复顺理成章。《太平乐府》卷一乔梦符《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下旬足以笺“辗转反侧”也(页66)。  相似文献   

19.
“关关睢鸠”,众所周知是《诗·关睢》的开头一句。对这“关关”如何解释?千百年来的学者注家尽管对《诗经》笺传疏注、注释译解难计其数,各种意见可谓繁杂纷歧,但各家对这“关关”的解释,却是一脉相承,完全一致。《诗》毛传:“和声也”;鲁说:“音声和也”;《玉篇》:“和鸣也”;《广韵》:“二鸟和鸣”;朱熹《集传》:“雌雄相应之和声也”。从明清直到现今的注家学者们,全都毫无例外地接受了传统的解说,只有少数古诗今译本出于韵脚变化的需要,把“关关”译为“对唱”。说法虽然不  相似文献   

20.
过去,在文学教学中采用串讲的方法会经受到批判,这学期一开始,初、高中各年级都教古典文学,我们这里有人怕犯错误,不敢再提串讲,但又觉得有此需要,因此会在教研组上展开了讨论,不过意见仍然不一致。现在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先从具体事例谈起。就拿高中文学课本第一册第一个专题的第一篇“关睢”来谈,课本编者解释“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诗,大约用了两百个字,不能说不详细,但是,能否解决问题呢?据我了解,很多学生在预习时,费了很大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