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今天是星期日,小明的爸爸和妈妈正好都休息。已知小明的爸爸每隔3天休息一天,小明的妈妈每隔4天休息一天。问小明的爸爸和妈妈下次同时休息是在星期几?  相似文献   

2.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小组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刘兼副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中,讲述了21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最小公倍数”一课的编写设想:课的标题不是“最小公倍数”,而是“学会解决问题”。其大致内容为———小明的爸爸每工作2天休息1天,小明的妈妈每工作1天休息1天,他的爸爸妈妈同在这个月的1日休息。题中画了2张这个月从1日到30日的时间表,要求学生在表上涂出小明的爸爸妈妈休息的日子,并找出同时在家的天数。刘副教授说,21世纪的小学数学教材计划按这种方式编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教育今后必定…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找最小公倍数”。 教学片段一:生活化情境引入 师:小强的爸爸、妈妈同时被国棉厂聘用.他们都从11月1日开始工作.工厂按劳动强度大小规定休息时间。爸爸在机械车间,每4天休息一天:妈妈在纺织车间,每6天休息一天。济南的姑姑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来看望他们。  相似文献   

4.
一天,小明和妈妈到张叔叔的粮店里买面粉。张叔叔想请小明帮忙算一算他的装面粉的铁桶在制作时用了多少铁皮。  相似文献   

5.
笑话与幽默     
动物园周末,小明约好了爸爸去动物园,谁知小明的叔叔来了,爸爸只好陪客人,可小明不高兴了,就说:“我还想去动物园看黑猩猩呢!”小明爸爸就呵斥道:“看什么黑猩猩,你叔叔在这里还去什么动物园!”  相似文献   

6.
成凤 《家长》2004,(Z1)
小明今年15岁,是某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他聪明好学,富有正义感。小明的爸爸是某厂的职工,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常常深夜不回家,妈妈为此经常和爸爸吵架。妈妈劝爸爸不要赌博,然而爸爸就是恶习不改。一天早上,小明刚刚吃完饭准备上学,爸爸叫住他说:“小明,我给你50元钱上学用,昨天爸爸手气特别好,赢的。”小明没有接爸爸给的钱,摆摆手说:“这钱不干净,我不要。”说完,他扭头就跑出去了。这天晚上,爸爸又要出去赌博,妈妈就和爸爸吵了起来。小明帮助妈妈说:“赌博就是违法!”小明的爸爸一听火了,大声说:“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我们这叫什么赌博,…  相似文献   

7.
小明错在哪     
星期天,小明跟爸爸来到菜市场。市场上的辣椒、茄子、白菜、大葱……各种蔬菜琳琅满目。爸爸看好了一份大葱,1元钱1千克,便随口说:“这份大葱好是好,就是叶子多了。”这时正好有一位叔叔走过来对爸爸说:“这样吧!大哥,你不愿要葱叶正好,我只要葱叶,葱白你买,你看怎么样?”小明急忙凑上去高兴地说:“这太好了,爸爸只要葱白,就贵一点儿,6角钱1千克;这位叔叔只要葱叶,就贱一点儿,4角钱1千克,这样合起来还是1元钱买1千克大葱,谁也不吃亏!”谁知,小明刚说完,爸爸、这位叔叔、还有那位卖葱的,都笑了。  相似文献   

8.
杨之 《湖南教育》2007,(3):41-41
情境:中秋节到了,妈妈给小明和妹妹小慧买了一块大月饼,小明把月饼平均分成三块,其中的一块留给自己,两块分给妹妹小慧.妈妈感到小明是个懂事的孩子,想发个短信把这件事告诉在外地工作的爸爸.  相似文献   

9.
神秘的烟雾     
一天中午,小明的爸爸下班回到家,顺手把单位发的一瓶金龙鱼大豆色拉油放在了门边的沙发旁。见到爸爸回来了,妈妈一边忙着端饭菜,一边喊书房里的小明出来吃  相似文献   

10.
施国旺 《四川教育》2005,(10):41-41
[教例] “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设计了这样一道有利于学生对生活问题进行数学思考的题目:从4月1日起,张兰的妈妈每上4天班休息一天,爸爸每上6天班休息一天,等爸爸和妈妈都休息时一起去看姥姥,最早是4月几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学生的解答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求出 4和6的最小公倍数12,所以得出最早是4月12日.另一种则认为:求出5和7的最小公倍数35,四月份只有30天,所以得出最早是5月5日.学生怎么会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答呢?也许是学生对“张兰的妈妈每上4天班休息一天,爸爸每上6天班休息一天”这句话的理解不同所致.看来,我在预没题目时考虑不周.如何摆脱尴尬的局面呢?我灵机一动:何不让持这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来个辩论呢?于是,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各小组汇报:  相似文献   

11.
小明放学刚进家门,电脑部的叔叔就送电脑来了,小明欢喜得不得了:“爸爸真给我买电脑了!”,赶忙和叔叔一起往家搬. 麻烦了!焊好的电脑桌长、宽和高三个方向上的尺寸都比门口长(如图1),怎么也没法搬进门,小明和叔叔都很着急.  相似文献   

12.
幽默二则     
老师问小明:“1+1=?”小明想了半天说:“不知道。”老师让他问家长。 小明回到家,问正在打麻将的妈妈:“妈妈,1+1=?”妈.妈只顾打麻将,高兴地一拍桌子喊:“和了”。他又去问正\在看报的爸爸:“爸爸,1+1=?”爸爸没听见,把报纸上的字j念了出来:“克林顿”。他又跑到正在谈恋爱的姐姐跟前y问:“姐姐,1+1=?”姐姐也没听见,对男友说:“亲爱的,咱7们走吧。,' 第二天,老师问小明:“1+1=?”小明说:“和了。”老师生气地问:“这是谁告诉你的?”小明回答:“克林顿。”老师气极了,打了小明一下,对小明说:“走,跟我到办公室。”小明又说:“亲爱的,咱们走…  相似文献   

13.
署假的一天,妈妈告诉我说:爸爸的朋友凌涛叔叔给你买了一辆‘宝马'车!啊!是真的吗?我顿时又惊又喜,连奔带跑地冲回家,到处翻找。后来,还是爸爸不慌不忙地拿  相似文献   

14.
三步变一步     
[题目]小明妈妈的月工资是1200元,爸爸的月工资比妈妈的2倍少300元,爸爸的月工资比妈妈多多少元? [一般解法]已知小明妈妈的月工资是1200元,要求爸爸的月工资比妈妈多多少元,应该先求出爸爸的月工资是多少。因为爸爸的月工资比妈妈的2倍少300元,所以爸爸  相似文献   

15.
[题目]早晨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跑步。爸爸跑的路程比小明的2倍少20米,比妈妈的2倍多10米。小明和妈妈谁跑的路程长些?(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20页思考题)  相似文献   

16.
蔡昊辰 《红领巾》2006,(2):44-44
妈妈出差了,小明想给爸爸做炒鸡蛋。小明问:“爸爸,加多少油?”  相似文献   

17.
片断实录师:妈妈将一块饼平均分成10块,小明吃了其中的4块。你们想想看,小明吃了这块饼的几分之几?生:十分之四。师:如果将剩下的饼再平均分给爸爸、妈妈,那么爸爸、妈妈分别吃了这块饼的几分之几呢?生:(讨论之后答)十分之三。师:小明吃了这块饼的,而爸爸、?..  相似文献   

18.
开心时刻     
移动电话有一天,小明看到爸爸用手机打电话,边走边讲,就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爸爸打电话要走来走去呢?"妈妈对小明解释说:"那是因为爸爸用的是移动电话呀。"  相似文献   

19.
仲秋时的这几天还有点热,但天气晴朗,刘山子的叔叔抓住好天气翻盖房子,爸爸和妈妈去叔叔家帮忙去了,家里就只剩下他。叔叔家离山子家有50多公里,爸爸妈妈出门时说要过几天  相似文献   

20.
猜地名     
《小学生时空》2009,(9):46-46
“十一”国庆节就要到了,学校放假八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准备外出旅游,看看祖国美好的河山、繁荣的城市!爷爷知道了,问:“小明,你们想到哪里旅游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