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对话精神的社会,高校德育对话是对话精神在高校德育领域的回应,它可以理解为一种德育模式,同时它也是一种德育理念.从"对话"和对话理论着手,探究高校德育对话理念提出的背景以及实施高校德育对话的积极意义,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丰富高校德育对话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对话精神的社会,高校德育对话是对话精神在高校德育领域的回应,可以理解为一种德育理念,也可以是一种德育模式。高校德育对话,不论是理念更新,还是模式创新,这都是针对于当前高校德育现状而言的,是提高高校德育有效性的途径探索,对当前德育实践意义重大,因而需要探索其深刻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立与合作是高校德育对话的两种取向,两种取向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对话模式,即对立的对话模式和合作的对话模式.对立的对话模式无益于德育效果的提升,合作的时话模式有益于提升德育效果.为此,在高校德育中要着力推进合作的对话模式.具体办法包括确立合作对话理念、明确合作对话模式的特征特点、弄清合作对话的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灌输式德育是造成德育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我们倡导对话式德育,是基于师生心灵交往的德育;对话式德育具有平等性、开放性、理解性、情境性和生成性。实现德育的对话,必须致力于师生相互解释、共同体验、合理交往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话德育情境教学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咏宾 《教育与职业》2008,(11):133-134
对话德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德育,对话德育情境教学有助于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德育回归生活,使德育课堂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成为可能。文章分析了对话、对话德育的含义及特征,进而探讨了对话德育情景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文关怀,肩负立德树人重任的高校德育更应努力凸显这一特质。近年来,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步向高校德育领域渗透。对话德育的缘起有其深厚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意蕴。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对话德育建构,可从对话理念人本化、对话关系伙伴化、对话场域生活化、对话文本人文化和对话方法人性化等五个路向进行。  相似文献   

7.
开放德育是适应开放社会需要提出的德育新命题,开放德育目标定位于实现德育超越性价值和人本关怀。对话教学的价值追求、方式特征都具有开放性,对话教学具有人本价值、教学价值和创新价值,对话教学是实现开放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对话教学有几个误区需要澄清,建构高校德育课堂对话教学模式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是话题生成、多元对话交往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衍生于交往理论的对话德育逐渐成为独立的德育范式,因其蕴含强烈的人文色彩,对生活世界的本原再现等本质特点,对话德育在高校蓬勃兴起,但其实效并不理想,主要根源在于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表现为"俯视"与"仰视"两种错位关系。师生关系与对话德育之间存在"一体两面"的共生关系,师生关系决定对话德育的质量和效果。重构与对话德育范式匹配的师生关系,可以考虑以平等和信任为基础,从价值导向、核心理念、场域氛围、话语体系四个路向重构"我—你"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4):149-152
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缩小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致使德育效果较差。德育对话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意蕴比如人本价值、教学价值、创新价值。这种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当今尊重多元、强调协作、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的德育需求。构建德育对话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首先对对话教学进行有效引导;其次重塑教师角色,与学生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再次,要创造良好氛围唤醒师生对话;最后,要注意教学反思。在实行德育对话教学模式时还应注意对话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教学进程的渐进性。德育对话教学模式的建构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协同合作的能力,使德育吸引力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0.
对话性德育评价是多元社会中对话德育范式的生成和第四代评价理论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必然结果。对话性德育评价是一种基于教育性对话的评价,除了具有一般对话的平等性和开放性,以内在权威为主要表现的教育性是其主要特征。教育性为对话性德育评价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对话性德育评价的实现需要我们从根本上变革评价观点,建构基于包容性对话的师生关系,采取互动式、对话式的评价,并对三类不同性质的对话性德育评价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1.
德育对话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德育对话模式是在“对话”理念指导下,包含着对话意识的培养、对话情景的创设、对话过程的构建、对话条件的创生等操作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许佩卿 《文教资料》2012,(8):135-137
对话德育的提出,既是对传统德育的理性反思,又是对现实变化的积极回应。对话德育体现人本性、基于平等性、强调理解性、体现互动性、追求互惠性。尊重真诚的教育姿态、观照生活的教育情境、宽松包容的教育氛围、求真向善的教育导向、运筹帷幄的教育智慧是实现对话德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对话式高校德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高校德育中既有“对话”,也有“独白”,但更多的是“独白”,要求学生“遵守”,关心学生外在行为和习惯的养成,而不注重学生内心的感受。现代社会大学生自主性不断加强,他们渴望与老师交流。对话将有助于弥补传统德育的缺失,发展大学生的自主性。德育的“对话”决不是我们平  相似文献   

14.
在德育中实施对话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德育领域的回应,它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5.
灌输式德育导致了目前德育有效性日益弱化的困境,情境德育的提出正是为走出这种困境所作的一次尝试。情境德育的基本理论内涵是指在一定的德育情境中完成德育活动,也就是在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社会生活和西方人文精神的各种对话中达到德育自身的目的。通过情境德育真正恢复德育的教化本性,从而激发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其表现出积极的姿态,进而在其行动和观念上实现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话式德育模式以自觉的价值认同为基础,以提高道德学习、选择、协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互动作用为特征,较充分地体现了品德发展的本质意义和素质教育方向。因而,对话式德育模式是实现学校素质教育取向的理想方式。道德对话教育模式将给现代德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是现代教育迈进素质教育的阶梯。  相似文献   

17.
德育实效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实效性问题的提出是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的,这个背景应该是社会的转型。德育实效性问题的凸现是有它产生的原因的,其根本原因也在于社会转型。为了适应转型时期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开展德育科研,提高教师育德素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道德关怀,实现以对话为德育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德育过程是道德主体生成的过程。高校德育课堂能否走向主体性是提高大学生课堂德育实效性的关键问题。高校德育课堂要有效地展开“对话”从而实现主体性的德育,从外部途径看,应突出真实性任务教学、强调学习共同体构建和重视过程性评价实施。真诚、协商和等待则是高校德育课堂实现主体性的三个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开启了关心德育的新时代,大学生德育也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同时也面临着新挑战,学者们掀起了德育"对话热"。然而,在这对话热度高涨的德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形式单一化、内容抽象化、功能工具化和师生关系错位等问题,使德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构建德育对话新机制是德育工作者面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对话热"冷思考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课堂如何使学生走向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课堂能否走向主体性是提高大学生课堂德育实效性的关键问题。高校德育课堂要有效地展开“对话”从而实现主体性的德育,从外部途径看,应突出真实性任务教学,强调学习共同体构建和重视过程性评价实施。真诚、协商和等待则是高校德育课堂实现主体性的三个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