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体育与健康新体育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原有体育课程框架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行为已与新的课程不相适应,而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大制约因素,因此体育教师角色转换、观念的改变,教学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相应的变革成为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和保障。本文在分析、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要更新教学观念,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实现角色的转换,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2.
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如今广大体育教师已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行动,用新课程的理念打造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方式。本文采用文献法对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充分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教育理念下的体育作业设计的主要特征是有着崭新的学习形式和丰富的空间类型。在体育学习中注重学生的主动权和学习权,使体育练习转变为生活化和实用化的作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培养其终身体育的理念和行为。初中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体育教学中的实际锻炼和体育作业,体育作业的设计是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传统体育教师教学动机思辨1.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思辨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有意无意地控制着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并且将这种理念延伸到了课堂的组织和实施中,这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带来了不良影响。新型体育教学要求从理念上和形式上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思辨,认为体育教师积极的教育动机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较大。2.体育教师教学动机不合理的实践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理念下要求小学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小学体育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那么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丰富课堂教学方式,确立教学目标,树立健康意识,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有效的训练,通过体育游戏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李建奎 《考试周刊》2010,(18):31-31
体育新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学生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体系。它的理念需要体育教师在重新学习中去理解和内化,以实现由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因而,广大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体育教师对于课程理念的理解与实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学习与成长;其教学方案制定和教学计划的设计,直接决定了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的效益。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全方位触动每一位体育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体育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化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合作者和学习者。体育新课程改革给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所以,其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是一种以运动为手段,为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其运动水平、丰富其学习内容的教学课程。而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完善,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也为体育教育带来全新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更是直接关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体育新课程改革任务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24):1-2
高中阶段不仅是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塑造三观和体质的关键时期。高中体育教师要在正视当前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根究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在深刻理解新课改内在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逐步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通过革新教学理念,营造良好体育氛围;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提升教师水平,实现知识优化整合;充分利用设施,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培养体育习惯,打造体育高效课堂等措施,逐步实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高效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实施,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学空间,也为体育教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体育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催生下,非常重视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重视在体育实践课上运用体育  相似文献   

10.
郑大强 《考试周刊》2013,(89):106-107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加强学生体育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技能技巧.学会与人沟通与交流,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让学生的身心在体育学习中得到健康发展.这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体育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1.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创造创新能力和思想觉悟水平。高中体育新课标的改革为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空间,对相关课程目标、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理念,并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切实把这些理念运用到具体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高中体育新课标下,教师该如何有效利用高中体育教学课堂和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锻炼学生的思想意志,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广大高中体育教师当前应重点思考的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高中体育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高中体育的有效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贯彻和实施,体育课程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新时期下的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但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困扰。体育教学的宗旨是通过体育课程授课提升学生的体能和体育素质。因此一线体育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权益,发展学生个性。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锻炼。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和三年新课程教学的实践,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和应用自主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体育新课程中创新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些做法.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变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赋予高校体育教学以新的理念,高校体育教学必须体现理性认知上的转型,切实关注大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引领大学生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高校体育教学变革的关键就是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进而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模式,即思维型教学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鉴于这一教学理念,身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要摒弃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转而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体育教学策略,从而实现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体育是一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学科,一定程度上还能磨炼学生心理意志。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贯彻快乐体育理念,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调节情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此,本文从多方面渗透快乐体育理念策略,望给予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海涛 《学周刊C版》2014,(8):100-101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高中体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就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很少有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的体育素养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体育知识.基本上就是学习的“机器”。为落实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转变教学理念,科学施教,全面落实体育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新课程理念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雷 《考试周刊》2010,(33):160-160
相对于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教学理念、方式方法与教学空间等方面,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实际与组织中加以改进与创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高中体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就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很少有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的体育素养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体育知识,基本上就是学习的"机器"。为落实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转变教学理念,科学施教,全面落实体育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