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圣叹的人物创作论是一个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的理论体系,其包括"澄怀格物""动心"以及人物形象的"个性化"三个方面。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创作主体在塑造人物时凭借"动心"这一心理机制来把握"因缘生法",进而达到"忠恕",然后做到"澄怀格物"("因缘生法""忠恕"是其重要内涵),最终实现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其中,"澄怀格物"是金圣叹人物创作论的核心,"动心"是其关键,人物形象的"个性化"是其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小忠 《天中学刊》1999,14(6):73-80
“因文生事”是金圣叹小说创作论的重要命题之一,其意义在于明确了小说创作的虚构特征。在阐述这一命题时,金圣叹的哲学思辨力既使他的理论闪烁出智慧的光辉,又使他的理论受到明显的局限。他以佛家的“因缘生法”来解释现象世界,亦用它来解释“因文生事”过程中出现的多种艺术现象。与“因缘生法”相适应的还有“动心而为”———“设身处地”、“格物”———“忠恕”等一系列理论命题,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说明小说中的艺术现象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人学。在现实主义作家那里,这一命题便突出地表现在人物塑造,尤其是典型人物的塑造上。美国当代美学家凯伦·马蒂森·赫斯博士在考查文学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时,运用几何抽象的方法,提出了“圆人物”(圆形人物)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前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中,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1811——1863)的创作独具特色,他在小说创作中,运用讽刺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为数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不仅使他蜚声英国文坛,也使他成为“当代欧洲作家里的第一流的大天才。”可以说,人物讽刺描写,是萨克雷塑造人物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他笔下诸多形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他对人物塑造艺术的巨大而独特的贡献。有的评论家把萨克雷誉为十九世纪的  相似文献   

5.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清代戏曲家李渔说:“言者,心之声也。”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直接表现。由于人物的社会地位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他们的语言自然也就不会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必须“适如其人之言”(章学诚《文史通义》),决不可“千  相似文献   

6.
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传统民间叙事文学联系最为紧密的作家之一,在人物塑造艺术方面,他的小说表现出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所特有的文学趣味和艺术手法的密切联系。本文从通过事件表现人物、通过行为刻画人物、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塑造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以彰显老舍小说艺术创作的传统性特质。  相似文献   

7.
“作文中的对话”是指作文中的人物互相对答交谈的语言;有人把它叫作“对话描写”、“人物语言描写”。“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发展故事情节、表达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要写好对话,必须把握住人物的个性,必须把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话是谁说的、怎样说的都叙述清楚。 鲁迅的杂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主要借助对话,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揭示了三种人的处世哲学和态度。聪明人世故、圆滑、怕事、随机  相似文献   

8.
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塑造出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笔者认为:单凭作者的恣意想象,或机械的自我复制,是不可能产生可信可爱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的,作家只有满怀对人物的爱,设身处地,为人物动心;正直真诚,为人物解困;尽心尽力,为人物开掘,才能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张金凤和何玉凤是《儿女英雄传》中的两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作家在塑造这两个女性人物形象时,既有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一方面,作家塑造了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由于作家忽略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将人物视为道德说教的工具,导致了人物形象性格一致性的断裂和主体性的丧失,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作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艺术缺失和文化缺失。  相似文献   

10.
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塑造出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笔者认为:单凭作者的恣意想象,或机械的自我复制,是不可能产生可信可爱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的,作家只有满怀对人物的爱,设身处地,为人物动心;正直真诚,为人物解困;尽心尽力,为人物开掘,才能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1.
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理论突出的是“倾向性”,强调对历史和阶级、阶级斗争做现实正确的描写。作为工农兵作家出身的浩然,形成了这样的真实观:加强思想改造是具备写出真实作品的主观条件;作家在对社会生活进行描写时,必须以阶级的观点为指导去写生活的光明和积极一面,才能写出反映真实生活的作品。结果,在《艳阳天》中,作者的人物塑造存在人物精神力度缺失、人物情感逻辑为阶级斗争服务、政治性话语越位人物文化身份等问题,造成人物形象真实力度受损。因此,作家的主观“真实”认知情感并不能代表这个“真实”能够达到纯粹的真实。  相似文献   

12.
编稿采撷录     
分析小说应该从分析情节入手作家杜鹏程在《关于情节——塑造人物中的一个问题》一文中曾说:“人物性格的形成是和选择情节联系在一起的,一块进行的。或者说,情节是随着性格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性格的改变而改变。”这虽是以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一角度来谈的,但给我们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它告诉我们:情节就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的思想活动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情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毕飞宇笔下的一个个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非常成功,但他本人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在与朋友闲聊时流露了出来——他害怕自己笔下的人物。他说:“好的人物形象与作家可以算作半个亲人。为什么算半个?  相似文献   

14.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主要的人物。施耐庵在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用力最勤。他寓含着作家对理想人物的理解和再现的努力。作家是按照儒家经典中关于“君子”人格的規范来描写他的理想人物的。宋江集忠、义、恭、宽、信、敏、惠于一身,是作家的理想“完人”。但由于儒学自身的悖论和作家过份强调对观念的体现,所以宋江形象存在着许多艺术漏洞和自相矛盾之处,不是一个完全成功的人物典型。  相似文献   

15.
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家从他们的时代的脏腑孕育出来的,它的生命来源于现实中的人,是一定社会生活合乎逻辑的产儿。人物性格发展的过程,从表面看来,总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其实,这种偶然性自始至终都受内部的,隐蔽着的一定的必然性所决定,人物命运必然是同一定的历史,社会条件相联系的。作家在塑造人物性格时,必须以它内在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艺术构思,力求使形象的反映切合生活的本质规律,决不可恣意为之。人物形象塑造中这种客观规律性的制约,就是人们常说的“性格逻  相似文献   

16.
约瑟夫·海勒是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小说《二十二条军规》通过“反英雄”式的人物塑造、“反小说”的叙事结构等表现手法,在用喜剧形式反映荒诞现实的同时,塑造了尤索林等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林黛玉进贾府》第二课时:人物形象分析。我突然发问:“王熙凤生着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在七嘴八舌的应和声中,我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家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没有不看重这扇‘窗户’的。那么,请大家仔细对照一下文中对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三个人物的眉眼...  相似文献   

18.
《寒夜》和《巴山夜雨》是反映抗日战争重庆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代表性作品,两者成功之处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其共同意义在于,透过人物命运的发展轨迹,表现了作者对战争及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层次思考,这就是,通过战争与苦闷挣扎的人性探索来表现人物生存状态的两极反差;通过刻画人物美好的良知与人物性格的变异来展示人物性格的两面性;通过心理、景物描写与对立艺术创作的辩证法来塑造人物形象。透过两部小说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国难背景下知识分子命运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并由此看出,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这两部小说人物形象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的原因,也是两者能赖以比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艺术大师在塑造人物形象特别是在写人物的动作时,总是十分注意选用能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里特定动作的“唯一”的动词。如写人物的掏钱动作就是如此,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孔乙己要酒掏钱时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表现了他在极强的虚荣心支配下,不甘为他人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是根据陈寿《三国志》及斐松之所注的历史材料,并按照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叙述顺序,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讲史话本和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因此,《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就有了这样一个特点:即《演义》中的人物大都是历史人物,《演义》既要根据历史,又要作为艺术创作不同于历史,运用匠心化历史为艺术创作。作者罗贯中为达到这一目的,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其中包括在史实的基础上围绕人物形象来提炼情节。本文通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比较,从关羽形象的塑造来看罗贯中是如何提炼情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