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做好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是使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关键。教材中利用两支相同的蜡烛和玻璃板设计的演示实验,虽简便易行,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可见度差。特别是在天气晴朗、环境光线比较强的条件下,实验效果欠佳;二是可视范围小。不能多角度地展示给不同方位的学生观察;三是物像重合不理想。由于受火焰晃动、蜡烛燃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造成物像不能完全重合;四是物像位置不易确定。由于蜡烛横截面的直径相对于物(像)距偏大,其中心位置的确定既不方便,又不够准确,给实验造成误差。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本节的演示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1 实验装置图  相似文献   

2.
“平面镜”一节是初中二年级《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 ,它是通过实验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进而用光的反射定律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提出虚像的概念 ,最后介绍平面镜的应用 .做好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是使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关键 .教材中利用两支相同的蜡烛和玻璃板设计的演示实验 ,虽简便易行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可见度差 .特别是在天气晴朗、环境光线比较强的条件下 ,实验效果欠佳 ;二是可视范围小 .不能多角度地展示给不同方位的学生观察 ;三是物像重合不理想 .由于受火焰晃动、蜡烛燃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常常造成物像不…  相似文献   

3.
两则实验的改进秭归县香溪中学郑坤(443601)一、平面镜成像教科书上介绍的方法是教师用点燃的蜡烛做演示实验。但两支蜡烛的长短、烛焰的形状很难保证相同,因此在实验时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就很难完全重合。特别是在有风的时侯就更难重合。...  相似文献   

4.
赵陇安 《甘肃教育》2003,(12):42-42
初二物理中的《研究平面镜成像》的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重要实验。以往没有现成的教具,老师在教学中都按教材介绍的演示方法来演示。器材只有一块平板玻璃_两支高度相同的蜡烛和铁架台。实验时把玻璃板当做平面镜用铁架台的夹子夹住,面对学生,竖直放在桌面上,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侧隐约看到蜡烛的像,  相似文献   

5.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应做到:演示实验要有明确的目的;演示实验要明显和直观;演示实验要力求简单可靠,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所选演示实验要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6.
理科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能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但演示实验的方式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也就不同,有时甚至相差很大。为此,文章通过对乌鲁木齐市两所中学的120名学生调查的结果得出,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最好的方式是:边教边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实验;同时还提出了引导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器材都是采用蜡烛,光具座及其配件来做实验.由于该实验装置本身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采用这种装置来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效果不是很理想,实验结果也不够精确.本文利用改装后的实验装置能够让学生准确地探究出各种像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顺序和主次,让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化学实验的每一环节,可以很快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如课本上有四次点燃蜡烛的家庭小实验,每次都有具体的目的和要求。在第一次蜡烛燃烧的实验中,让学生观察:燃烧前蜡烛的颜色、状态;在燃烧过程中蜡烛顶端的状态变化,  相似文献   

9.
李锦文 《物理教师》2006,27(6):8-30
1 平面镜成像实验误区的纠正 在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教材中。关于“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玻璃板后面放一支同样的、未点燃的蜡烛B.移动板后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面看来好像点燃似的,即让它恰好与点燃蜡烛A所成的像在同一位置上…….”(如图1)按照教材要求,各学校的实验室都照此配置了实验装置进行学生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围绕着该实验设计的关键点“玻璃板”,在各类练习题或试卷中成了一个出题的“题眼”和考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普遍采用的媒体。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使现有的实验不能完全地发挥其教学作用。因此,把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够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性,增加演示实验的时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创造条件,丰富学生实验知识等,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虹 《中学理科》2006,(8):91-91
1.初中化学(上教版,下同)。上册第11页《活动与探究》中有一个实验:从蜡烛的火焰中用一根玻璃管引出一缕白烟并点燃。这个实验操作起来不容易成功,如果使用普通照明蜡烛,几乎不能点燃。在做这个实验时,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选用一支直径大于3cm的大蜡烛(烧香用的红蜡烛最好),点燃蜡烛充分燃烧后,吹灭蜡烛,我们可以看到一缕大约宽1cm的白烟袅袅升起,这时我们在离烛蕊大约3—5cm处点燃白烟,蜡烛又被重新点燃。这样,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白烟,而且通过实验知道它具有可燃性,它的主要成分是气化的石蜡,改进后的实验成功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学生物演示实验的现状为:忽视了演示实验;该文通过课堂演示实验的艺术性:验证式实验、同步式实验、探索式实验等,揭开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同样大小的两只蜡烛? 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和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选用两只相同大小的蜡烛,为了表示像是虚像,一只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一侧,使之与像重合,这样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有利于比较一蜡烛与另一蜡烛所成的像是否大小相等,从而间接比较蜡烛与其像的大小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这一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如按书中实验操作方法,会发现蜡烛移动时很难保持竖直状态,而且容易倾倒,影响效果。而我们改用光具座做这个实验时,操作就会很简单,完全可以做学生实验。操作是这样的:如图(系数码相机所照),选取一块比蜡烛略高的薄玻璃板(用厚玻璃板做时会出现两个不重合的像)。  相似文献   

15.
骆换昌 《物理教师》2007,28(8):51-52
由于学生对振动的位移一时间的关系以及速度一时间关系缺乏感性的认识,单摆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老师都会采用沙摆留迹的方法来演示单摆的位移一时间的关系.但是,这个演示实验存在着两个明显的不足之处:一是实验结果不准确.其原因在于在沙粒下落的过程中,沙桶重心同时下降,使摆长变长;手动拉动硬纸板不能保证其匀速前行.二是实验可视度小,沙粒形成的轨迹不能竖起让学生观看.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社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一节中,呼吸作用吸收O2、产生CO2的演示实验是教学的重点,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无论是萌发的种子,还是新鲜豆苗都进行着呼吸作用——吸收O2、产生CO2.在教学中发现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存在着一些不足.1关于“呼吸作用吸收O2”的实验1.1实验装置的不足与改进课本装置如图1所示,由于集气瓶中装的种子过多,使得伸入瓶内的蜡烛不够深,在外界空气中O2的作用下,甲瓶内的蜡烛仍有可能继续燃烧,造成实验失败.如果换用大号集气瓶,…  相似文献   

17.
小块玻璃板在生活中被人们当做废物 ,但是在物理实验中却可以变废为宝 .下面是其中的几个应用 .一、验证分子间的引力图 1如图 1所示 ,把一块表面非常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 ,手持弹簧秤上端 ,把玻璃板水平放到刚好与一盆水的水面接触 .再慢慢地提起弹簧秤 ,结果发现弹簧秤的示数变大 .该实验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二、演示平面镜成像如图 2所示 ,在桌面上竖立一块图 2玻璃板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 ,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 .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后面移动 ,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 .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  相似文献   

18.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不管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试验教材,均将它列为学生分组实验,足见其重要性。然而在很多学校,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或学生具体情况不同,仍需教师在课堂上演示该实验。目前各学校配置的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仍为光具座及其配件,这样的装置学生做分组实验是不成问题的,但却不适合做演示实验。原因是:若将光具座面向学生横向摆,学生能看清蜡烛、光屏相对凸透镜的位置,却看不见光屏上的像,若纵向摆,学生能看清光屏上的像,但看不清蜡烛、光屏相对凸透镜的位置。虽然有的成套设…  相似文献   

19.
<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呢?一、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表明,演示实验具有趣味性强,易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特点。对物理教学而言,教者可利用演示实验,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情境。例如,为了上好《绪言》课,笔者在具体教学时,编排了如"长蜡烛与短蜡烛"、"竹筷生根"、"烧不坏的纸杯"、"神  相似文献   

20.
要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必须做好几方面工作:①演示实验要精心准备。要做好演示实验,就要在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②演示实验要真实可靠。物理教学的本身就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对失聪学生来说特别重要,因为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是通过感官来获取知识的,因此,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要正确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演示内容选择不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