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题往往要凭借经验,经验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平时的解题训练,二是生活。生活经验纷繁复杂,要从中攫取出一点一滴,为当前问题所用,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本文列举的三个问题,都是利用生活经验解决的,看过以后,你会领略到其间的妙处。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三复习中出现的解题思路中断,解不下去等困难,以一道导数题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经验进行解题操作,以及在解题中可获得的经验有什么.提出观点:解题要善于利用已有经验作为垫脚石,在新问题得到解决后,有意识地进行回顾小结获得新经验,服务于后续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任何形式的问题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解题经验.当然这些解题经验必须是相对较为熟悉的,或至少是能够被调用起来的.特别是在考试过程中,解题,经验对于常规问题的解决起着比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方法等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解题经验亦会干扰甚至阻碍问题的解决,特别是解题经验较为模糊或者是错误的时候,过于强化的经验会形成思维定势,使思维局限于某一熟悉的范围而难以扩散.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把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恰当地使用生活经验,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解题目标意识和解题策略的决断能力.本文将生活经验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作一简单介绍,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由于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他们学习数学可以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想“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题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课本解题模式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优化思路、简捷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6.
波利亚说过:“好问题同某种蘑菇相似,它们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围再找一找,很可能附近还有好几个.”在解题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通过解题获取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同样要解题,解完题后还要回顾自己是怎么想到的,然后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学生也能想到,所以数学教师和学生生一样,都要经历解题过程并在解题中获取数学经验,积累解题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从而能更高效的解决问题.下面笔者就自己最近遇到的两道动点轨迹问题谈谈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解题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需要正视的课题.要教会学生解题,数学教师本身就要会解题,懂解题.本文根据笔者多次参加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经验和平时的解题教学,提出了关于初中数学教师解题能力培养的一些建议,给大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林桥 《物理教师》2006,27(10):57-59
1问题的提出我们在进行物理解题时,首先要对习题进行简约化的描述,在心理上对习题的情景和要素进行表征.解题的心理表征通常有抽象表征和形象表征之分.那么,采取何种形式来表征,这不仅与解题者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而且还与解题者的经验、解题策略等因素有关.对习题的情景和要  相似文献   

9.
G.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问题转化是数学解题过程的关键,它是基于知识、方法、思想,形成的一种数学直观.本文借助两道含根式的二元函数最值问题,剖析问题转化的思维过程,一方面为此类问题的求解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促成问题合理的转化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数学解题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观念与能力 .有的学生能听懂课 ,但不会做数学题 ;有的学生会模仿例题做同一类题目 ,若题目的条件稍一变化就束手无策 .原因之一 ,就是不会探求解题思路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把解数学题分成四个步骤 :理解问题 ,拟定解题计划 ,实现解题计划 ,回顾 .其中拟定解题计划即寻求解题思路是关键 .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独立探求解题思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本文就笔者在教学中的经验作一介绍 .1 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是寻找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1.
学生学习数学时要重视解题后的反思,特别是做错过的题目,更值得认真反思.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建立纠错本,并以此为载体促进学生进行解题反思,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纠错本中对曾经的错误进行反思,有助于将他人的解题经验和方法内化,不断积累,逐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解题的最大的问题是审题能力欠缺.数学审题,就是审清题意,分析题目内容,弄清已知条件以及要求(求证)的结论.审题是解题的开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解题的结果.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好数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很多学生态度上不重视审题,急于动手解题,结果出现遗漏或混淆.有时看到题目茫然不知所措、没有方向.有时因为语文水平、概括水平、联想水平以及数学基础知识的限制,读不懂题意,或没有能力挖掘题目内涵,理解发生偏差,导致审题失败,从而不能解出该题.拿到题目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译字逐句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切忌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家波利亚在《解题表》中将数学解题概括为“弄懂题义,拟定方案,执行方案,检验回顾”,因此数学解题是解题者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初始状态(问题的信息)向目标状态(问题的结论)逐步转化的思维过程.由于问题信息的复杂性,方法的灵活性,使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出现差异导致思维受阻,因此要研究解题策略,使受阻思维激活,实现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的转化.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针对不同的情形,就如何化解数学解题思维受阻的困惑,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飨读者.1强化信息图1当题目给出的信息对解题的作用被弱化或模糊,无法形成合理的解题思路时,首先要将弱…  相似文献   

14.
“散装的知识不能形成能力”在解题活动中 ,常常要对题中信息在头脑中进行相关性搜索 ,以便获取相关经验 ,提高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效率 .本文通过对“切”字相关信息的梳理 ,促使学生解题时迅速捕捉“切”字的相关经验 ,进行探索 ,突破解题思路 .下面是初中数学关于“切”字应建立的基本知识网络信息结构 .  对知识网络梳理 ,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 ,来确定网络结构的疏密程度 .随着学习的深入 ,要逐步建立对“基本题、基本图形、解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等基础的提高性认识 ,改善知识结构 .图 1  解题时 ,注意确立切入点 ,积极利用所建构…  相似文献   

15.
"一分为二"是人们待人处世的生活经验,也是我们处理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在求解关于函数零点、方程的根和不等式的解等问题时应用"一分为二"思想,解题将变得轻松、高效.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是工具学科中最为重要的一门,所有工科学科的应用知识都是基于数学的基础上的,因此,要注重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实际,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实际解题能力.一直以来,问题的解决是数学教学的重点,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本文通过论证应用题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程中普遍存在的"轻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的现状,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解题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解题时形成思路的过程,充分利用教材,提高学生的建模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构建数学模型,用建模思想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使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思维规律可以发现,人们碰到问题时,总是首先从已有的经验中寻找解决的途径.奇思妙想也是从旧模式中受到启发.对于几何而言,解答练习题要注重归纳总结解题思路,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解题方法技巧,这种经验积累越多,解答问题时思路就越开阔.  相似文献   

19.
数学家波利亚在<解题表>中将数学解题概括为"弄懂题义,拟定方案,执行方案,检验回顾",因此数学解题是解题者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初始状态(问题的信息)向目标状态(问题的结论)逐步转化的思维过程. 由于问题信息的复杂性,方法的灵活性,使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出现差异导致思维受阻,因此要研究解题策略,使受阻思维激活,实现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的转化.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针对不同的情形,就如何化解数学解题思维受阻的困惑,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正解题策略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极强的思维性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特征。有效的解题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突破口,形成合理的解题思路,快速获取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1.经历解题过程,感受策略价值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之中,学生平时解题一般比较模糊、零散,策略意识较为浅薄,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和数学经验的发展,我们要帮助学生经历各种策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