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于建 《四川教育》2009,(10):43-43
时代的新风呼唤着蒸蒸日上的中国,中华五千年的飞天梦,从嫦娥奔月到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飞天,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从无人航天飞船到载人航天飞船,从载一个人的神五到载三个人的神七,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无数的困难与挫折,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被认为不可能战胜的困难。伴随着神七的凯旋,中华民族正是凭借着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勇气与精神,  相似文献   

2.
万忠 《中学俄语》2006,(12):33-33
有一帮人谈起了石油的颜色。一个说,石油是黑色的,另一个设法让人相信石油是白色的,第三个人则说石油是黄色的,第四个人认为石油是红色的,第五个人则断言石油带有淡蓝色调。他们还坚持说自己曾经到过油田,亲眼见过石油。  相似文献   

3.
冯璐  李奇颖 《考试周刊》2013,(24):193-194
说到西班牙,大部分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斗牛。斗牛是西班牙的国粹,风靡全国,享誉世界。西班牙的斗牛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有的人认为斗牛代表着西班牙人粗犷豪爽的民族性格。这是他们的天性,来自于他们的生存环境。还有的人抱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斗牛是项很危险的运动,认为它只是一个是野蛮荒诞可笑可悲可耻的糟粕,根本就不能与高雅的艺术相提并论。本文对斗牛及针对这项运动存在的两个争论点进行了客观和深刻的分析,从而更透彻地看待斗牛现象及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灞陵送别     
说到曹操,我们眼前总会浮现出京剧中那个满脸涂白的奸邪形象。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曹操是个奸雄——一个用奸诈手段取得权力、高位的人。但五年级学生李佳訸同学却在《灞陵送别》一文中认为,曹操是一个“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英雄气概”的人。  相似文献   

5.
《蚁毁大堤》这本书主要记叙了发生在一个村庄里的故事。有一个人看见大堤的旁边有个蚂蚁穴,他起初不以为然,后来蚂蚁的数量越来越多了,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后,大堤被蚂蚁毁了,全村的人都被水淹死了,而当初以为这是区区小事的那个人,怎么也想不到导致他被淹死的竟是当初自己瞧不起的一个小蚂蚁窝!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道理:小事不小。比如,一个人在大街上扔了一张废纸,他认为这只是区区的小事,但他有没有想过,他污染的却是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地球的环境。如果每个人都像他这么想的话,每个人都扔一张废纸,那这个地球的环境将会…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2008,(5):1-1
《两小儿辩日》是中国古代典籍《列子·汤问》中一则有趣的小故事。故事讲的是: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相似文献   

7.
我就是戈多     
自从五十多年前,萨缪尔·贝克特写了《等待戈多》,我就备受煎熬。读者们看了那本书,都和书中的两个人一样,猜测我,探究我。有的人认为我是一个叫戈多的人,有十分奇特的事情。有的人认为我不是人,只  相似文献   

8.
不忘感恩     
天气越来越冷,转眼间, 11月24日又快到了,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这就是感恩节呀! 虽然这是个“洋节”,但是我认为这个节日很有意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感谢父  相似文献   

9.
<正>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这儿的人都不识字,妈妈从外面来了,她是这儿第一个识字的人,此后办起了识字班、学校。学校有个图书室,书不多,老师定下一个苛刻的制度,要写100个毛笔小楷才可借得一本书。读书使人认识了外面的世界,现在我们家乡的人已经都很富裕。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靠社会关系、机遇、方向的正确选择等,我认为这都是次要的。我觉得,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偶然看到的几本书,  相似文献   

10.
请划掉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所大学。教授请一个女生在黑板上写下她最难以割舍的二十个人的名字。女生写了她的邻居、朋友、亲人,写完后教授说:“请你划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女生划掉了她邻居的名字。教授请她再划掉一个,女生又划掉了一个她的同事。教授说“请你再划掉一个。”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三个人,她...  相似文献   

11.
一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化了那么多时间,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然而学得好的人不多,大多数人不过关,其原因何在呢?我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就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说,至少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现有教材不适于学生阅读和仿作  相似文献   

12.
情景再现这是寓言《南辕北辙》(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的一个教学片断。教师:你认为楚国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1:我认为他是一个固执的人,因为他不听朋友的劝告。学生2:我觉得这个楚国人很有主见,因为他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学生3:我认为他是一个愚蠢的人,因为他朝北走,是永远也到不了南边的楚国的。  相似文献   

13.
周建国 《教育艺术》2007,(8):17-17,16
德国科学家瑞琼曼曾做过一个拔河试验:拔河时一个人施加于绳子的力量为63公斤;增加到两个人时,每个人施加于绳子的力量为53公斤,下降了10公斤;增加到三个人,每个人施加于绳子的力量为31公斤,下降了32公斤.这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惊,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上生活着一群“趴虫族”,高一的时候最初是一两个人,慢慢地,“趴虫族”的队伍越来越大,并逐渐集中到教室后排。如果你生就懒惰,自认为是个懒人,那你仅仅符合加入“趴虫族”的一个条件: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你不仅要懒,还要懒得无形、懒得不让人觉察。  相似文献   

15.
友情测试     
姚腈怡  余敏丽 《小学生》2006,(12):27-27
这是一个测试,仅是一个测试,我却非常重视。 一次作文课上,老师让我们依次写上5个自己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名字。我隐隐约约觉察到了什么,思考了一下,没有写上家人,就写了5个比较要好的同学的名字:葛全利、傅冬峰、施红萍、高晨洁、胡建兰。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呼唤创新的时代.大到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要靠创新;小到一个人要有所作为,也要靠创新.那么,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为以后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有"问题"的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学生,知识储备再多,将来都难以有创新的能力.如果同学们在小时候就养成爱提问题的习惯,创新的意识也就随之得到了培养.一个懒于思考,不会提问题的人,就无发现可言,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能力了.  相似文献   

17.
情感,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说的是人主观上的体验。一个人对事物持肯定态度,他就体验到满意、愉快、喜悦、爱或尊敬等感受;一个人对事物持否定态度,就体验到憎恨、不满、痛苦、忧愁或恐惧等感受。如今,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一个人的成功,EQ(情商)比IQ(智商)更显得重要。于学生来说,应知、情、意协调发展,不能偏废。  相似文献   

18.
<正>[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位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自我,一个是理性自我。他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两个自我的关系: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骑象人手握缰绳,可以指挥大象前进、停下或转弯。然而,大象很多时候是“自动”的。比如,到了悬崖边,大象会因为害怕而主动转弯。骑象人只有在不和大象发生冲突时,才能轻松指挥大象。如果大象真要做什么,骑象人很难拉得住它。  相似文献   

19.
我们经常说到素质教育,可是我看了很多文献资料,没有哪个给素质教育一个很明确的定义。因此,使我们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产生了歧义。认为让学生学会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就是素质教育。我认为是大错特错,根据我的理解,其实素质教育应该理解为是最简单最起码的擞育——使学生成为人的教育!就是师生共同发展的生命历程和共同创造的人生体验。在这一生命历程和人生体验中,要求教师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激发学生的梦想和激情,培养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相似文献   

20.
案例: 有一个中学校长,与下属关系紧张,甚至常常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上级领导视其精明能干,将他调到另一所中学当校长。到这所中学后,他很快取得了争创省级重点中学的成功,也为自己捞到了“名校长”等荣誉。可是,校内教职工对他没有好感,动辄三五人凑到一起,议论他的是非长短,对抗事件时有发生。他全然不顾,甚至理直气壮地认为:“一个单位有十几个人反对自己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