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这个人天生五音不全,每次学校晨会唱国歌时都会遭来同桌的嘲笑:"你的声音简直就是产生‘雾霾’的污染源,请闭尊口,免得本姑娘染病!否则,我要向你索赔医药费。"被同桌这么一气,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每当遇到唱歌时,别人纵情高歌,我只能是乌龟看青天——缩头缩脑不敢发  相似文献   

2.
QQ诡事     
正我的哥哥一年前出车祸去世了,但我仍然习惯每天在QQ上给他留言,因为我的"哥哥"还活着,活在网络上。每天我都会和"哥哥"聊很多事情,学习、工作、友情,就和哥哥活着时一样。我开心的时候,他会陪着我笑;我难过的时候,他会陪着我哭。其实,我不是没有叫黑客找过这个QQ后面的神秘人,但是大家都说根本没有人在操纵,QQ是自动登录的。有人说它是网络上的游魂,但对我来说,他是疼爱我的"哥哥"。直到有一天,两个曾经伤害过我的人,请我去参加他们的婚礼。"我不想去。"我对"哥哥"说。"为什么?""我无法面对那两个曾经伤害过我的人。"我苦涩地回答。"你一定要去。""哥哥"说,"我想让你亲眼看看,伤害过你的人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相似文献   

3.
西西信箱     
有同学来信说,听到同学或者老师对自己的批评时,就会像弹簧一样反弹,因而也得罪了很多同学,希望西西姐姐能帮忙出个主意。人有时候会过度敏感,害怕受到别人的批评,特别是在自己心情不佳的时候,更不愿意听到别人的批评指责,感觉好像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似的。其实,偶尔过度敏感是生活的常态,每个人都会有极度困窘的时刻。这个时候,你是最难去聆听别人对你的客观的看法与做法的。你无法判断是你今天特别倒霉、是对方特别挑剔、还是自己太敏感了。不过,你应该相信,不管别人对你说了什么,或者你受到多大的伤害,这些都不会妨碍你成为一个优秀而有价…  相似文献   

4.
向前跑     
导语作者通过三个问句,描写了身边的人对自己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还有受到的"差别对待"。但作者没有因外界干扰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始终坚持着,这种毅力让人佩服。"妈,我想学体育。""书都没读好,学什么体育!""学了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赔钱玩意。""就你这点练习度,怎么赶得上别人?""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相似文献   

5.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受到伤害时,总会心烦意乱。当别人向你抱怨他受到"羞辱"或被别人侮辱时,你该怎样回应他呢?心理学家杰克·坎菲尔德有一个很好的建议,即对抱怨者说:"如果我对你说:‘乔,你长绿头发了’,你会感到难过吗?"他的回答可能会是:"不。"你再问他:"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2,(20):28-29
苏东坡一生中,不喜欢偏执,不喜欢报复,不喜欢强加于人。别人伤害了自己,他也总是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的习惯思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而苏东坡不喜欢这样。有一次,苏东坡与佛印和尚到寺庙里玩,看到寺庙里有这样一个祈祷词——咒咀诸毒药,愿借观音力,存心害人者,自己遭毒毙。意思是,如果别人诅咒你,你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结果是诅咒你的人反而遭殃。苏东坡觉得,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于是他把后面两句改为"念彼观音力,两家都没事"。意思是,即使你害我,我也不报复,只希  相似文献   

7.
魏书生小时候,一本《今古贤文》不知读了多少遍。"尊人者,人尊之""隐其恶,扬其善""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一万次口号,抵不上一次行动""聪明的人改变自己,糊涂的人埋怨别人"等许多格言,一直深深地刻在脑子里,就像指  相似文献   

8.
无缘社会     
《八小时以外》2013,(2):111
"没有任何人来帮我,已经到极限了,孤独得难以忍受,我的心快要碎掉了。""心理就像生活在一座无人岛上,就是孤独啊。就算我死了都不会有人注意吧。""苦闷的夜晚我就会打电话,即使没有人接听,光听到那提示音也让我觉得好像和别人有了联系。""我是一名二十多岁的男性。说实话我感到非常孤独,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希望身边的人能多跟我打招呼,不管说些什么都好。""我四十多岁,没有工作。每天的一分一秒都生不如死。"  相似文献   

9.
感恩的心     
佚名 《高中生》2008,(7):28-28
西方有一个节日叫"感恩节",大家在这一天都会感谢别人曾经对自己的帮助和贡献,可见感恩也是一种美德。但是人在一生中得到的不光是帮助和赞赏,肯定还有挫折和伤害。有些伤害来自天灾,有些伤害来自人为。被人瞧不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打击,由于遭遇轻视,有些人可能会就此改变整个人生的计划——有些人在这种轻视中沉  相似文献   

10.
向儿子学习     
热爱某种东西的人会拥抱他们所喜爱的,而且从不放弃,孩子亦是如此。我儿子丹尼尔从13岁就开始对冲浪充满狂热,每天上学前放学后,他都会穿上湿的泳衣,划到冲浪线外,等着接受挑战。有一天中午,他对冲浪的热爱受到了考验。救生员在电话中对我先生麦可说:"你儿子发生意外了!""情况有多严重?"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学生进入青春期都会执着地自我探究"我是谁",他们会在"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别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这三对矛盾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个寻找同一感的过程正是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发展的过程,而校园心理剧正是促进青少年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2.
闫荣霞 《高中生》2008,(11):48-49
我天生就是一个孤独的人吗"我跟你们一块儿扫操场吧。""不行,我们这儿人够了。""我跟你们一块儿擦玻璃吧。""不行,我们这儿人也够了。"……这个到处都灰溜溜、鼻子都碰肿了的人,就是我。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受别人欢迎。  相似文献   

13.
我一直在琢磨,怎样让别人看我写的东西不会有呕吐的感觉.翻了好多文章才发现开头字是"我"的大多数人都会看.好像那样就会显得真实.大家总喜欢听故事.从幼儿园开始,从"小红帽"开始.  相似文献   

14.
正"幼年时,父母对你的回应很少,造成了你回避型的性格,因为惧怕得不到回应,抗拒与人交往。""小时候,父母总是拿你和隔壁家的孩子比较,父母总对你表达失望,这让你痛苦,你把这种痛苦归因于隔壁家的孩子,造成了你对优秀于自己的人的怨恨。"这就是鸡汤文的典型。它带给人们一种错觉,让人们觉得,只要弥补了童年别人给我造成的伤害,我就可以变得更好——这可比努力要轻松多了。看过一个故事。有个小白领,长期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15.
我想当律师     
我的愿望是当一名律师。这个愿望在我的心里埋藏了许久。我不敢说出来,怕别人会笑我,讲我不会说话,还当什么律师!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我心中一切关于这件事的理想都会灰飞烟灭。所以我必须保护它。我曾反复问自己:为什么长大  相似文献   

16.
"哀""衷""衰"虽然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可情况却不一样。"哀"走到哪里都会带去一片哭声,"衷"走到哪里都会带去一片笑声,"衰"走到哪里都会带去一片晦气。因此,"哀"受到大家的怜悯,"衷"受到大家的喜爱,"衰"受到大家的唾弃。一天,"哀""衷"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我从小就缺乏安全感,总觉得没有人真正关心我,只有当我做出成绩时我才觉得别人会意识到我的重要。也许是从小妈妈灌输的思想——人心险恶,我对别人总有防备的心理。我的人际关系不错,但我内心对别人总是不会完全信任,习惯性地自己搞定一切。很多事我自己处理不好,或者不愿去做,但环境决定我不得不做,内耗太大,这样就总是让自己受伤,受伤了便会躲在黑暗的角落独自舔舐伤口。当有人试图接近我给我关心时,我会立刻让自己强悍起来,拒绝关心。朋友说我这时就像只刺猬,会让关心我的人受到伤害,次数多了,身边就不会留住真心待我的人。我没有意识到…  相似文献   

18.
1.Ineed a water break.我需要休息喝水。受到中文母语影响的关系,讲到"休息"这个概念,我们直觉的反应都会用rest。不过如果是指短暂的休息,美国人比较常用的是break。例如别人邀请你跳舞,你很累想休息一下,就可以回答  相似文献   

19.
"师兄,你无论如何要投我一票……""师兄,我可是正儿八经地向你要人情,你不能投别人哈……""记住没有?你那一票对我很重要哦……"……最近,每次遇到教语文的李老师,她都会如此给我"打招呼",据说,她对每个评职委员都说过了,为的是多得几票。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干什么工作就得会念什么经:和尚要念和尚经,道士要念道士经,做教师的自然要念教师经。教师经不好念,别人念经"勤"字当先,而我却背道而驰,"懒有所得""懒有所乐"。"懒人经"一:角色互换每每学完一篇新课文,学生们就会把与之相关的配套练习做完。这时,我都会带领他们一起核对里面各种问题的答案,俨然已经成为了习惯。这不,我又在不厌其烦地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