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高等教育现状和高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下进行大学学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指出高校人才培养应着眼于职业生涯,着手于学业生涯.文章对提出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下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理念的背景、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下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步骤和该理念的优越性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杨勐 《教育评论》2012,(3):54-56
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始业教育备受瞩目。在整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良好的始业教育对于生涯规划的实现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社会需求、学生层次、育人环境三个方面交叉分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运用需要层次理论梳理纷繁复杂的大学生思潮和求学动机,从而找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起点,探索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解决大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应当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行基于终生视野的生涯规划训练。学校要改善实践教学环境,搭建多种素质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排除困惑。  相似文献   

4.
自2001年开始,我国便有学者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依据6年内231篇关于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文献,对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领域、理论、实践研究及指导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走势和趋向。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探索自我及外部环境,最终达到人职匹配,实现可持续的终身发展。本文从新疆师范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改进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切实可行的方法,建立生涯规划的长效机制,真正提高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认识与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从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义、探索以及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三个角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我国迫切需要的、新兴的教育。尚处于发展初期。推进存在多方面困难。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把大学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形成完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阶段教学体系,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期服务体系,在教学上不断探索内容与方式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认识与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从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义、探索以及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三个角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本土化的主要内涵朱辉荣在其《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一文中认为,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本土化,是指以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价值观为基础,根据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需求,职场人才选聘标准,把西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理论与高校教育环境相结合,创新理论与方法,形成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着一个人是否能在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走向成功。它是大学生迈入社会,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关键一步。结合高等学校实际,文章提出了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遵循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内容,从理论和实践2个层面探索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指导方法,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二者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刘丹 《教育评论》2015,(4):102-104
思想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有效拓展了思想教育空间,增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提升了高校整体的育人效能。文章以当前大学生生涯规划为视角,基于思想教育在其领域理论研究及应用现状,阐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地位、作用和功能,探索思想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内容和方式方法,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教育良性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大学生做好生涯规划的意义入手,浅析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正>生涯教育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内核,引导学生认知自我、探索职业、科学决策、有效行动并进行生涯动态管理的教育过程。张振刚编著的《大学生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大学生实施生涯规划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该书从素质提升、知识构建、能力拓展等维度,对生涯规划进行了新的解构,将生涯发展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等联系起来,对生涯教育与思政工作的有效融合具有一定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已成为社会各界热切关注的问题。开展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之一。基于渐进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更切合实际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模式。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解为一个不断进行选择和决策的过程,是渐进性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思想,它更有利于把握生涯规划规律,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制定有效的方案和进行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女大学生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挑战严峻的就业形势,达成职业理想,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选择。本文就女大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女大学生在大学时期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实践的几个方面以及怎样制订生涯规划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在初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我国初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以及中学生的生涯规划需求出发,对初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模式进行建构,即通过初中阶段人生规划课程建设、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学生成长档案记录与整理等途径为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指导提供动态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与定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生涯的探索和定向是一种“觉察”、“知己”、“知彼”、“决策与行动”的过程。开设生涯辅导课程,对于大学生探索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适应未来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为使大学生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探索与定向,在实践中应引领大学生顺沿生涯觉察、探索自我、了解并评价环境、锁定目标并制定计划、行动五个步骤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8.
高明 《文教资料》2014,(1):169-170
在人的一生中,职业生活占据了核心位置。“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本文对心理教育课程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从引导学生真正地认识自我、理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生涯规划误区、指导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滁州学院学报》2018,(4):54-57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低效性使其处于隔岸观火、隔靴搔痒的尴尬境地。教师将九宫格统合绘画技术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可通过心理学心理投射技术来克服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僵化不实用的弊端,进一步促进人职匹配、强化规划意识、引导生涯决策,有效提升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在农林院校表现更为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引起各农林院校管理者的重视,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内容空泛等。对此,农林院校应从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加大对生涯规划师资的投入力度,创新生涯规划教育内容等方面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