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诠释学作为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在以前类似于修辞学、语法学、逻辑学,从属于语文学。到了20世纪,诠释学由一种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论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理论。诠释学的哲学转向与世界意义的多元化转向并行。随着古典诠释学向现代哲学诠释学的转换,诠释学不再仅是对经典文本的诠释而具有多元化的意义,从而为自己找到广阔的诠释空间,因此在诠释学的视野下比较诗学也具有更加开放的被诠释可能。以诠释学为背景,进一步探讨比较诗学在学理意义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便会发现:比较诗学之“比较”不是工具论意义上的一种手段而是存在论意义上的一种思维方式,从而为比较诗学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文本诠释是诠释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在现代诠释学形成之前,诠释的重心是对作为“经典”的文本之理解。在现代诠释学中,诠释重心移向了一般意义上的文本。当代诠释视野中,有人甚而提出了只有“文本”而无“经典”。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中西双重学术视野中整合诠释传统的思想资源,以创建中国诠释学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现代中国诠释学应以“立德”为主旨,其理论形态乃是“经典诠释学”。  相似文献   

3.
在中西诠释学思想发生的早期,诠释主体所理解的文本都是中西文化传统源头上的经典.孔子删定"六经",无疑使他成为中国经典诠释文化传统上第一位自觉的经典诠释者."六经"只有被历史所认同的合法化诠释者在其特定的时代所给出的权威意义,这种权威意义即是"六经"的诠释意义,而不是文本的原初意义;经学诠释学是为了传达"六经"的真理,这比还原"六经"的原初意义更为重要.诠释学对文学批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不应该仅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视域来研究中国诠释学,而应该从经学的诠释学传统来建构中国诠释学.从<左传>对<春秋>的历史性诠释及<易传>对<易经>的系统性诠释来评价,中国早期经学诠释学的形成,一开始即呈现为存在论的诠释学,而不完全是技艺学的诠释学."传"、"注"、"疏"、"笺"、"正义"、"章句"、"训"、"训纂"、"训诂"、"解诂"、"说"、"说义"、"微"与<易传>的"十翼"等,构成了中国经学诠释学的技艺学诠释方法论,但其中潜含着丰富的存在论的中国诠释学思想.经学诠释学作为中国诠释学的主脉,正是在儒家经典的历代诠释中生成.  相似文献   

4.
本体诠释学三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体"是最终的思考,它体现了多元性与整合性.我们可以用中国的本体观念来改造西方的存有论,把它还原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本体概念在诠释中形成并发展.诠释是自由的展开,又是一种前批判与创新.诠释也是一种理性,它要达到生活主体间或主体对自有、自我的实现或沟通,在这个基础上,本体诠释学要求观察与审视各方面,包括与现有诠释学理论的沟通及与科学的接轨,将其整合成为一种综合的创造开放的体系.在此,对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参照与思考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诠释理论的传入和创建“中国诠释学”的努力,中国古代诠释传统开始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其中,朱熹诠释思想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探索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思路和视角,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传统诠释思想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诠释儒道经典而产生和发展的玄学,其本身是一种诠释学。玄学在其发展进程中呈现为王弼的本体诠释学、嵇康阮籍的生命实践诠释学、郭象的实然的知性诠释学以及东晋时期的佛玄诠释学等形态。此形态之嬗变推进了玄学思潮的历史进程,促发了新思想的创生与文化形式的转变,对后世思想尤其是对宋代义理之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启发作用,也能够为构建中国的诠释学提供理论与方法论资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具有悠久的经典诠释的传统和实践,然而没有系统性的理论形态的诠释学,在西方诠释学的“西学东渐”以后,在西学的参照下,我们试图建立自己的诠释学,为了这一目标,简单地比较中西阐释学的方法、思想以及诠释的对象等,对于更好地思考我们当下的诠释实践应该是有所裨益的。该文从西方诠释学的三个转向为对比维度,简单地考察了中西诠释学的差异,并试图找到当下中国诠释学的具体实践的路向。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所进行的一切古代诗学研究都是一种现代诠释,这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个命题。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是指把这个命题置于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论域之中来审视,以了解它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之关键在于变化了的时代之中涌入了西学的洪流,正是西学的涌入才使得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一命题能够成立。立足于这种现代语境来对古代中国诗学进行诠释,便只能是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研究。这是我们对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这一命题之性质、对象与范围的理解和限定。真正的诠释,其实正应该以超越对中“体”或西“体”的偏执为前提,而代之以一种心态更加开放、视野更加远阔、方法更加丰赡、学理更加稳固的对话诗学。这种对话诗学,在现阶段必然是比较诗学。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诠释必然要以西方诗学的运用或参照作为前提,这样一来,如何评价西方诗学便成为了如何实现中国古代诗学之现代诠释的内在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施莱尔马赫还是狄尔泰,他们都是从方法论这一视角来探究理解的依据和条件的,这种立场正是哲学诠释学所反对的。但是,以方法论为特征的一般诠释学理论对于哲学诠释学的产生,或者说是诠释学的本体论转折都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诠释学正是经过以方法论为特征的知识论架构以后,出于诠释学自身的发展逻辑以及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兴起,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孕育而生。  相似文献   

10.
在比较的视野下,从哲学层面考察中国诠释学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在思维方式上,不能使用本体论思维,而应注重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沟通,在目的论上主张中国诠释学的道德归向。概言之,在中、西方思想激烈碰撞的当代语境下构筑中国诠释学必须面临两个问题:第一,诠释中国文本所运用的思维方式;第二,诠释中国文本要达到的最终目的。由此可以导出,在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我们便会进一步认识到: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建立中国诠释学的可能性在于:在西方古典哲学本体论思维的启示下,解释出中国哲学文本的道德意义和实践途径。这是中国古代哲人,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所关注的,也是西方古希腊哲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甚至包括犬儒学派所关注的,他们在仰观天象、凝望星空的时候都将目光伸向了比天空更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比较视域在比较诗学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理上说明比较诗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主体定位,就是为了把比较诗学研究主体的诠释眼光——比较视域突显出来,以区分于国别文论研究。比较视域作为一种诠释的态度在价值的判断中所遭遇的客体,就是把东西方诗学的互文性置放在凡毕尔所言说的东方文学理论组与西方文学理论组在“T”的场域所形成的“交集”中。无疑,比较视域是比较诗学在东西方文论的互文与交集中整合共通性理论的诠释态度,而正是这种诠释态度把比较诗学与国别文论在研究的眼光上界分开来。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研究意义理解和阐释的理论,阐释学的历史由来已久。与此同时,阐释学翻译观则致力于从哲学层面解释和理解翻译现象。文章通过对阐释学理论的相关梳理,发掘其对翻译研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的强解释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将要创建的是哪一种解释学 ?”因为西方解释学有三种形态 :古代解释学、一般解释学和现代哲学解释学 ,它们的含义差别甚远。作为解释技术的古代解释学 ,中国古代已经具有 ,而且相当发达 ,因而无须再建立。如果是后两种 ,那么中国尚未出现 ,故而才存在着建立的问题。但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 ,能否建立起中国的一般解释学和哲学解释学是很成问题的。就汤一介先生的论述来看 ,他所理解的解释学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解释学。这种解释学不仅不需要创建 (它已存在 ) ,而且也没有发扬光大的必要 ,原因是由于古代解释学的过度发展 ,使中国哲学具有了强解释学特征 ,即解释过度 ,这种过度解释的传统妨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使其解释有余 ,而创造不足 ,并形成了学派线性发展和思想寄生式发展的特点。目前中国哲学界最需要的是少一些解释 ,而多一些创造  相似文献   

14.
“对话”是阐释学的核心精神,也是比较诗学的重要特征。“对话诗学”的属性规定,比较诗学研究者必须坚持平等意识,克服诗学(乃至文化)中心主义的局限,承认“偏见”与“误读”的合法性,并在“对话”过程中对术语和概念等进行限定性“改造”。“平等对话”是比较诗学研究者进行“诗学对话”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研究者必须摆脱文化中心主义的狭隘立场,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对“他者”进行看视,“崇洋媚外”和“自我中心”都不是比较诗学研究的科学态度。我们应该建立合适的对话原则,这样的规则应该对被比较的不同诗学都是有效的,使对话双方或多方的“本来面目”能够自由的呈现,这样才能发现各种“异质”诗学存在的合理性,并全面阐发其对人类文明所具有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reviews six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hermeneutics and presents a dialogic understanding of hermeneutics. It concludes with 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hermeneutics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actices in schools with a focus on inter‐subjectivity. While 20th‐century access to post‐structural notions of subjectivity through aesthetic experience began to engender a language of possibility rather than a language of certitude for hermeneutic inquiry in curriculum studies, it nevertheless did not fully account for interpretation as a productive and collaborative act in the inter‐subjective sense of being for the other.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ialogic emergence of this language of possibility through a review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hermeneutics, and subsequently proposes an alternative understanding of hermeneutics and aesthetics to offer a reconceptualized vision of the interpretive process for curriculum studies.  相似文献   

16.
比较诗学与文学发生论的关系可以从世界文学发展的总的逻辑进程来加以考察。比较诗学的发生理论主要包含诗歌、宇宙、听众和诗人四个基本要素。在比较诗学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产生过模仿主义理论、实用主义理论、表现主义理论和客观主义理论四大基本理论。以往的研究,大都是从文学的发生出发来探讨诗学的发生。论者认为。比较诗学与文学发生论的关系亦可以从诗学的立场而予以反向的审视。从比较诗学产生发展的角度,考察一般的文学发生论,可以拓宽和加深我们对文学发生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