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出版物的性质一直是大家所关注并热烈讨论的话题。本期我们发表了袁亮同志的《出版物的性质》一文,该文对出版物的性质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可供出版界研究参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本期发表的潘国彦同志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十大变...  相似文献   

2.
出版体制研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闫晓宏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出版的内部结构弓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迫切需要研究和总结。探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新体制,这不仅是理论的需要,更是出版...  相似文献   

3.
从诞生到成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高等教育回顾张志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为出版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出版高等教育也逐渐得到壮大。虽然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就开设了书籍装帧设计本科专业,但中国出版高等教育的真正兴起却是在1984...  相似文献   

4.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受厚爱和关注的一个群体。同样,专门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精神食粮的少儿出版业,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受厚爱和关注的一个文化产业。三十年来,中国少儿出版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紧缺出版到繁荣出版,从只有版权输入到朝着进出口双赢的方向迈进.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少儿出版大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期刊出版已经进入竞争时代并呈现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出版业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几乎所有的中国出版单位都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竞争,面对如此重大的环境变化,中国出版业必须思考并回答一个问题:在新的竞争格局当中如何保持、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版和出版科研工作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从1983年版协首次召开全国性出版理论研讨会以后,有组织的出版理论研讨活动已经开展15年了。十多年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及中国编辑学会在各地新闻出版局、各地版协的支持下,分别召开了多次出版研讨会,组织和推动广大出版工作者、出版研究工作者、出版教育工作者以及关心出版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围绕出版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开展调研活动,默默无闻地为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有力地推动了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出版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学出版社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建立了布局较为合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高校出版体系。目前全国高校出版社已发展到106家,20年来出版了近15 万种图书,较好地解决了高校教材、学术专著“出书难、出版慢”的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大学出版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也不容忽视。本文旨在分析形势,剖析原因,探讨出路,反思当代大学图书出版的历史使命。 一、大学出版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1.国内出版业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郝振省 《出版科学》2007,15(6):《出版科学》-5-9,12
出版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要迎接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加强出版创新,创新是推动新闻出版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改革开放近30年以来,出版业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在繁荣和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依然存在,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出版业正面临重要战略转型.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出版大发展大繁荣,兴起出版发展的新高潮,正在成为出版工作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出版参考》: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这不仅是一个名字的简单改变,而是开创了一个新的平台,您认为这个平台会给我国新闻出版研究领域带来哪些变化?郝振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出版业以较快的速度在发展,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始终伴随着整个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在成长。所改院并不仅仅是名字的简  相似文献   

10.
把握先机 夯实基础 以改革促进出版事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不断繁荣发展,图书出版规模不断扩大,实力大为增强.特别是近年来开始的包括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在内的文化体制改革,为出版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出版业面临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极好机遇,出版业蓬勃发展,整个出版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1.
走联合之路———关于建立中国科技出版联合集团的思考□梁祥丰一、联合是我国科技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提高我国全民族的科技和文化水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近...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刚刚跨进新世纪门槛的时候,认真地回顾和总结我国音像电子出版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五”期间的历程,展望和规划新世纪尤其是“十五”期间的蓝图,对于我们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努力开创音像电子出版业的新局面,是非常必要的。  一、认真总结音像和电子出版业繁荣发展的基本经验。  1908年上海录制出版了第一张唱片,标志着中国音像业的开端。从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我国只有一家唱片出版公司——中国唱片社(中唱片总公司的前身)。1979年全年共出版密纹唱片123种,465万张;薄膜唱片364种,3 550万张。改革开放以来,音像…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的出版是一个国家出版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那么专业百科全书的编撰和出版则表明该行业或学科的进步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出版业的繁荣发展,反映我国出版业发展和出版理论研究的著作不断涌现,由许力以同志主编的《中国出版百科全书》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文章梳理2006-2015年十年间的“全球出版业50强”排名榜单,分析十年来全球出版业整体格局变化,并对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文章认为,兼并重组、数字出版成为支撑全球出版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随着近年来多家企业进入榜单,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出版业中重要的一极.  相似文献   

15.
总结改革开放50年来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是一个大题目,也是一篇大文章。改革给出版业带来六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解放思想转变了工作思路;二是改革开放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三是创新体制营造了新的市场机制;四是实现了政府从办出版向管出版的转变;五是公共文化服务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广大出版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出版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最近,为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不少同志对我国这一时期出版业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绩作了很好的总结,报刊上也发表了许多颇有见地的文章。在我看来,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出版业实力大为增强,出版系统的内部竟争初步形成二十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出版业的若干不同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出版业已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随着中国入世,出版业更面临着国际化带来的新挑战.鉴于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中国出版业与西方出版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出版产业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中外出版的不同以及我们的差距是有必要的,它将为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借鉴与经验上的参考,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而且也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8.
出版业对于社会文化宣传、教育、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够创造巨大经济利润,是具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多次进行国出版业改革,在出版强国战略实施中中国出版业得到空前发展,数字出版、传统出版都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二零一四年,国家出版总局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出版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加快了中国出版业发展步伐。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出版业必须认清时代发展形势,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本文将针对我国出版业现状与发展思路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加入WTO和出版业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推动了以集团化建设为中心的新一轮出版业改革。作为中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出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围绕大学出版社的宏观改革思路和现实发展目标等主题,本刊记者对教育部社政司靳诺司长进行了专访。 记者:今天正值“十六大”开幕,能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采访您,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出版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出版和  相似文献   

20.
按着时间的顺序,我们精选了十个关键词,串起2012年中国出版的一系列焦点时刻。这十个关键词,反映了中国出版发展的概貌,这十个关键词,提示着中国出版突破的方向,这十个关键词,蕴含着中国出版前行的力量。中国出版"走出去"【焦点时刻】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分析了当前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基本态势和面临的机遇,指出了进一步加快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