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明 《新闻前哨》2001,(12):30-31
谈到报纸,就离不开读者。若没有读者,报纸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因此,要办好报纸,特别是党报,不能不研究读者心理,这是对每位编辑、记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所出版报纸有无宣传效果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读者,其目的就在于更好地了解读者,更有效地发挥报纸的宣传作用。 一、读者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报业不断发展,报纸种类的增多,其读者面开始扩大,读者对报纸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进入21世纪后,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报纸作为一种信息资源进入市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读…  相似文献   

2.
陈国权 《新闻实践》2005,(11):57-58
对于一家新参与报业竞争的新办报纸来说,它必须明确:我的竞争目标是成为什么角色,我心中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我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竞争策略?而对于已在竞争中搏杀多年的老牌报纸来说,它也必须明确:我现在的角色,我的主要对手是谁?我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竞争策略?对此,有些报业竞争者作出了正确的角色策略选择,但有些报业竞争者似乎并没有认清自己的竞争角色,或者作出了错误的角色定位,导致了竞争策略的失误,从而失去市场份额。 下面,笔者以河北的报业市场为例,来分析报业市场的角色竞争策略的实施及得失。 河北是个比较特殊的报业市场。北京、天津居于河北的中心,两市各拥有数十和十数亿的报纸广告市场。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中有7个是京津的卫星城。而冀东的唐山经济总量与石家庄大致持平,加上秦皇岛的地理及经济因素,从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冀东报业市场。这样一来,河北省区划内就有了四个相对独立的报业市场:一是像廊  相似文献   

3.
施爱春 《传媒观察》2003,(10):13-15
今年3月,在遍及北京街头的广告牌中出现了一只碧绿色的变色龙,它怪异的模样和“变”的主题广告词产生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难忘。这是精品购物指南2003年度改版的系列广告之一。精品购物指南是我国第一份生活服务类彩报,对在都市报崛起的同时催生我国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兴起,起了开山鼻祖的作用,而在报业市场上,生活服务类报纸又有新的困惑,精品购物指南如何创新求变,保持生活服务类报纸领跑者的地位?记者到访时,精品购物指南的副总编管洁正捧着哈佛商业评论看得入神。 管洁,女,北京人,1991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经营报,多次赴美国考察报业,对《今日美国》报颇有研究,现为精品购物指南副总编。办报感悟:在市场上寻找报纸的机会,只有过时的报纸,没有饱和的市场。  相似文献   

4.
报纸已经进入市场,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报业的市场经济好比眼球经济,也就是说,谁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谁就赢得了市场。这种赢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短平快的:靠的是版面设计的冲击效果和热点新闻的快速报道;一种是长期的魅力:靠的是文章的质量,靠的是文章的感染力。目前我们许多报纸重视的是第一种方式,但在相对更为成熟的西方报界.重视更多的是第二种方式。一位去美国报界参观的总编说。  相似文献   

5.
对于办报人来说,读者即市场。因此不妨说“心中有读者”实质上就是“心中有市场”。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报纸虽然有着极为强烈的政治属性,但它终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读者买报纸,是一种消费行为。如果你提供的新闻信息,没有什么价值,读者从中不能获取有益的营养和精神的愉悦,你就会遭到冷遇。如果做到了“心中有读者” 或者说“心中有市场”,那我们就会自觉地根据读者的需要采写新闻、编辑新闻,从而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新闻学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6.
突破,正在进行--办报过程中应该正视的若干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克远 《青年记者》2004,(10):25-27
办报最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什么?是与时俱进,是以不断变化的办报理念和手段、不断变化的报纸形式和内容,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我们必须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报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家竞相创新,传统的办报理念正在被突破,对此我们报人所能做的,是正视并顺应这种潮流。变化一:报纸封面由要闻版变为要目版。新理念:先卖掉“面子”,再卖掉“里子”。按传统的办报方式,报纸封面总  相似文献   

7.
报纸,这是尽人皆知的传媒,但“报业”一词还是近年来国人常提及的泊来语。报业指什么?是报纸事业、报纸行业,更是报纸产业。《阜新广播电视报》这张阜新报界的“小老弟”十年来靠自收自支滚雪球式地发展.主要是基于整个市场运作的体系及对于报业经营的正确理解。并把这种理论运作做到实处。我认为。我们这张行业报纸的生命应该这样界定:“读者为本。信息为源,市场为桥”。  相似文献   

8.
报业市场的宏观调控梁衡报社是报刊市场中的主体,它向市场提供自己的产品──报纸,同时间市场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近几年来,我们已在不知不觉地培育和完善报纸市场,在加强报社这个主体。正像给大中型企业放权一样,也给报社放了一些权。这主要有:报...  相似文献   

9.
(一)我的读者是谁?我的读者到底喜欢什么?我怎样做才能满足读者?报业竞争的结果,使党报不得不面对一个为自己和自己的读者群重新定位的问题。大众日报为了解其读者的基本情况,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选择,为办报提供科学参考,曾搞过两次读者问卷调查。据了解,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及其他一些省报近几年曾做过此类的读者问卷调查,其结论大致相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是党报的第一读者群,这是党报的“共性”。(二)准确定位是提高报纸竞争力的基础。调查的结果实现了报社对第一读者群的准确定位,剩下的问题就是根据自  相似文献   

10.
李蓓 《新闻前哨》2003,(3):26-27
80年代伊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国报业市场悄然启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刺激了中国报业的兴盛,报纸数量及种类不断扩容。尤其近年来,“分众化”时代到来,传媒的“窄播”趋势日益明显,报纸的传统内容这一资源也得到重新分配,各种专业报纸应运而生。其中以家庭、人口为服务对象的家庭类报纸纷纷进入市场,立足未稳就已感到生存的压力。毕竟机遇与竞争是同时出现的,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家庭报要想脱颖而出,势必要经过一番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认识主流化、实践主流化,不是一句赶时髦的口号,而是报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报纸的市场选择问题,是报业集团内部产品结构能否真正优化的问题。它关系一个集团的发展。大众化机遇产生了大众报纸,主流化机遇则产生主流报纸。他们分别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或者满足同一层次读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否则,由于主流化,美国就只剩下《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了,这两家报业集团也就只剩下各自的旗舰报纸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报业的发展,生活服务类报纸越来越多,如何办好生活服务类报纸?生活服务类报纸如何做新闻?知识性版块怎样办才能提升报纸的品位?这些话题成了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8月上旬,竞争激烈的北京报业市场波澜再起,北京晚报和新京报在报纸上进行了一场论战,论战围绕的主题是谁的公信力高,谁的发行量大,谁是北京报业市场老大.究竟孰是孰非,我们不去判断论证,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报社该怎样自我宣传?同城竞争,能否实现互相尊重、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其性格特征,它表现为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那么我们常常面对的报纸有没有“性格”呢?我的回答是:“有。因为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那份报纸怎么样?”“它很严谨”,或者“它很活泼”。这既是读者的评价也是在说报纸的“性格  相似文献   

15.
杨亚新 《传媒》2001,(11):50-51
报纸是新闻纸,新闻有其商品属性。从报业发展到今天不断出现的都市报、生活导刊等新品种,以及对发行、投递花样翻新的多种手段的现状观察与分析,市场因素对报业,尤其是对综合性日报的制约力愈来愈大,读者市场的占有率,已被办报人列入到议事日程的头等位置。同人们购买其它类商品一样,读者购买哪一类报纸,购买几种报纸,喜欢读哪几个版面,对哪  相似文献   

16.
曹鹏 《新闻三昧》2001,(4):38-39
在报纸实际经营工作中,大家越来越重视有效发行这一概念,以往那种粗放型办报模式,报纸只关心发行的绝对数量,只要总数达到某一目标就大功告成,几乎没有谁对发行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定性定量研究,近来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广告客户的货币选票,使报业同行们自觉不自觉地明白了必须重视有效发行。  相似文献   

17.
管恩武 《青年记者》2006,(14):37-38
现在读不是什么报纸都看,也不是报纸上的什么内容都看,他们只看刊有自己感兴趣话题的报纸,只看报纸上有关自己感兴趣话题的报道。当今,谁能在读感兴趣的话题上做到位,谁就会成为读的宠儿,成为市场的宠儿。  相似文献   

18.
在报业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报纸面向市场、走向市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它既是市场经济规律本身的必然法则,同时也是任何一家报纸求生存、求发展的惟一正确途径。事实上,报纸不分大小,谁在市场中找到了适当的位置,拥有相应的消费群体,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并由此而一发不可收,否则就只能是被淘汰。这里,我们不妨通过解读一家地方子报的发展过程,来进一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传媒》2014,(4)
正"微观点折射大问题,微言论透析大道理。欢迎您留下精辟、精炼、精妙的微观点,并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张立伟:报纸命运已有多种说法,对这样一个全球性产业,一笔判生死未免太鲁莽,中国的国情和报情均不同于欧美。未来10年是中国城镇化的高峰期,它对中国报业意味着什么?城镇化会扩张报业四大市场:读者市场、新闻来源市场、广告市场、投资者市场。抓住机遇,中国报业还会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报业集团经营之本是发展报业报业集团姓报。报业集团发展文化产业,最根本的是发展报业。报业是报业集团产业之本。报业同仁为什么吃着报业的饭,却又普遍唱衰报业,普遍感到日子艰难呢?这有认识的误区,有实践的错误,也有现实的原因。说到认识误区,从1992年报业进入市场开始,就有报社提出了报纸消亡论,对发展报业三心二意。所谓实践错误,一是报业的重复建设。新开报纸靠低价倾销,老牌报纸疲于应付,被动挨打。报社的领导者都清楚,市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承载力,出路在于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