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输注化疗栓塞术(即介入治疗)后临床疗效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已确诊为宫颈癌,临床分期Ⅱb以上患者37例,进行介入治疗1-3次后,观察临床症状、肿瘤大小、毒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经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17例、明显缓解7例、中度缓解4例,总缓解率为91.9%(34/37);肿块消退情况:CR8例、PR24例、SD5例,总有效率为86.5%。28例经介入治疗后获得降期手术切除占75.7%(28/37),主要毒副反应有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结论介入治疗对中晚期患者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是一种增加手术机会、提高疗效、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护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收诊的3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性报道.结果:本组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的完成,无消融相关的死亡病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在5-17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0.02±4.15)d,手术时间在1.8-2.7小时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2.05±0.74)小时.有30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发热25例,气胸3例,胸腔积液2例,17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症状,所有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3个月后所有患者均复查CT,有7例患者的目标病灶完全消融,有31例患者的目标病灶部分消融.随访时间在4-18个月之间,平均随访时间为(10.04±4.69)d,所有患者均生存,体重增加在3.5-5.7kg之间,平均体重增加(4.12±1.01)kg.结论: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时给予密切的监测和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出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肌瘤以进行性痛经、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子宫增大为典型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及生育能力,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激素治疗及手术治疗。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成为目前治疗该病的最新方法。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院为7例子宫腺肌瘤患者成功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瘤患者7例,年龄29~45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未生育3例。1.2方法局麻下,采用Seld inger’s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后,置入动脉导管鞘,将5F Yashiro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子宫动脉主干末端,造影证实后,以PVA颗粒进行栓塞。再次造影肿瘤血管未见显示,主干保留。术毕拔管,穿刺部位加压包扎。1.3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子宫动脉栓塞术,经过精心护理,9~10 d后出院。出院后随访:6例患者第2个月有正常月经来潮,1例患者第3个月月经来潮,7例经量均正常;5例痛经消失,2例痛经较术前减轻;7例患者盆腔B超示子宫腺肌瘤声像均消失。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血管介入治疗作为一项新型诊疗技术尚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自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诊的59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性报道.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体重增加在1.2-3.5kg之间,平均体重增加(2.04±0.97)kg,疼痛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睡眠、饮食、精神状态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护理人员给予晚期癌症患者全面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流术围手术期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减轻其心理压力。方法:对600例人流患者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和指导。结果:600例人流患者均不同程度减轻了心理压力,消除了心理障碍。结论: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对减少手术疼痛和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心理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由主管护士全程跟踪进行心理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在围术期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结论:心理护理要贯穿全程,并有针对性.术者精湛的医术是手术成功的保证,而护理人员精细入微的心理护理则是消除患者心理障碍,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时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进行栓塞的术后护理.方法 2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均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方法,并实施相关护理措施,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7例介入手术术后患者,2例手术12h后发生脑血管痉挛,其中1例致大面积梗塞而死亡,1例瘤体再次破裂,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避免弹簧圈弹出的治疗技术使以前无法介入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有可能得到根治,有效的术后护理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发展中国家女性肿瘤之首,在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为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D.M.Parkin1988年估计,80年代在全世界每年新发宫颈癌为46.5万,死亡为20万以上。我国新病例为13.5万,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治疗宫颈癌,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复发率是临床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早期宫颈癌手术根治后复发少,生存率高,中晚期患者的治疗仍很棘手,近年来介入治疗已经推广至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较乐观,现将我院3年来介入治疗该期患者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袁玉琴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4):132-132,135
目的:观察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对治疗效果的促进,以便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对40例不同骨折部位、骨折程度、复位方法的老年骨折患者进行护理与观察.结果:通过精心护理,35例手术患者均于12-24周后痊愈,无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通过对老年骨折患者的精心、全面护理,对患者康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后的护理经验。材料与方法:对50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均做到认真细致观察,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中6个月、1、2年以上生存率分别达98%、80%、34%。结论:肝癌患者TACE治疗固然重要,但术后精心护理对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等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应用协同模式对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干预,研究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情绪、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均提升,且研究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自护能力均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癌因性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与对照组的80.00%比较明显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TCT检测及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及The Bethesda System(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阳性病例,病例均在阴道镜下行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对223例行TCT及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鳞状细胞癌(SCC)100%(12/12);高度病变88.23%(15/17);低度病变88.44%(38/45)。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与传统的巴氏图片相比明显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BS报告方式内容直观、易懂、具体、客观,TCT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进行诊断,能及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尽可能防治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乳房炎的早期干预及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建卡分娩的产妇80例,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和护理。结果75例产妇未发生乳房炎,1周后出院;5例急性乳房炎早期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恢复健康,未发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通过急性乳房炎的早期干预及护理,可有效阻止乳腺炎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手术医生为轴心、以护理质量为核心,做到术前详细了解病情、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和全面高效的准备;术中、术后充分运用安全、高效、协作、温暖的护理理念和技术,默契配合治疗,确保该类病人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癌痛护理在缓解晚期癌症疼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语言评价量表(VR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分,观察73例癌痛患者在采取护理措施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疼痛护理的止痛效果.结果 癌痛护理前Ⅰ °疼痛患者4例(5.5%);Ⅱ°疼痛64例(87.7%);Ⅲ°疼痛5例6.8%).在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完全缓解至无痛的60例(82.2%),部分缓解为10例(14%),无效3例(4%).结论 护理人员对晚期癌症疼痛患者采取了综合性护理措施,使疼痛得到有效控制,能主动地配合治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赣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切口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零缺陷护理模式。两组均干预1个月,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NIHSS)、生活自理能力评分(FIM)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健康状况、生活能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护理模式能提高脑出血患者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临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实践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就诊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循证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达标率和健康知识掌握及依从性情况。结果:循证组血压控制达标44例(70.9%),对照组27例(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5);循证组健康知识掌握及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使高血压的治疗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整群抽取Ⅱ型糖尿病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研究,探讨健康俱乐部护理干预模式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治疗情况。结果 2例病情缓解,包括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ESR和CRP恢复正常,病情缓解后激素减量维持;1例出现病情复发,复发后联合细胞毒药物及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自始起量开始,病情得到控制;3例患者动脉狭窄严重的行介入治疗后给予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由于病因不明,早期无特异性症状,早期诊断较困难;确诊后,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无严重动脉狭窄的患者能较好地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中全面预防和及时有效处理胆心反射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结合自身的临床护理经验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果:术前全面的身体评估、麻醉方式的选择、药物的使用、紧张等精神因素的消除;术中注意切口的选择、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良好的术中配合、及时有效的处理胆心反射是预防胆心反射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措施。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全面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胆道手术中胆心反射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