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一、以形索义及其应用条件1."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汉字属表意文字,早期汉字因义构形,形义是统一的。这样我们在探求中学文言文实词词义时,就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来探求本义。再以本义为出发点,进而探求引申义。"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的本义的训诂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对经常遇到的一些重点疑难词,适当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能提高学生准确理解词义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下面试从三方面举例说明。一、溯源清流,掌握规律词的本义是引申义的核心,分析字形把握住它,就等于抓住了词义的纲,并执简驭繁地掌握其一系列的引申义。例:①鄙,形符即“邑”字,甲骨文上部方框代表  相似文献   

3.
形训异议     
形训和声训、义训平列,它是一种说明被训释字结构理据的训诂方式,有提示该字所代表语词本义的作用。把形训这种训诂方式和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混为一谈,以致训诂学界对形训的理解各执一端。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具备这一基本能力,就必须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掌握和运用。训诂就是解决这一基础问题的基本工具和有效方法。教学中应用"以形示义"、"因声求义"、"推源求义"、"阐释引申"、"分析结构"等训诂方法可以准确地解释词义,较高效地学好文言文。  相似文献   

5.
"望文生义"是一种阅读心理现象,在文言文阅读中,学会望文生义,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效率。根据文言字词的形旁探求改字的本义,叫做"望形生义",根据文言字词的读音和声旁探求字词的意义,叫做"望音比义",而根据句子来推导反求文言字词的意义则可称为"观句求义"。望文生义不是瞎猜瞎想,而是运用训诂常识,建立语感,疏通文意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是三种基本的训诂方法,本文结合对“(?)”类字本义的讨论而分析了这三种方法的理论前提及其在应用时的边际条件。  相似文献   

7.
释“兑”     
《说文》对"说"的本义提供了两种解释,以此导致后人在理解"兑"的本义时产生了一些歧异。本文从"兑"的音、形、义三方面进行辨析,认为"兑"的本义应为愉悦义。  相似文献   

8.
初中低年级学生存在文言文词语识记困难。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试从训诂学"音""形""义"三方面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以提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词汇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解释词义的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以形索义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有效释义方法,也可以在汉语教学中运用。本文就"因形索义"的训诂方法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从三个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是阅读文言文的难点。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读懂文言文的关键;要读懂文,就必须读懂句;要读懂句必须读懂词,尤其是实词.它是构成句的核心。作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供测试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在选材上一定会设置必要的障碍点,这就要求我们有较强的实词理解能力。下面就实词的理解简单地谈几种方法。一、据形索义法。汉字是表意文字,通过分析字形,可以探知字的本义。  相似文献   

11.
在文言文实词教学中,比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法。通过比较词的音节、比较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比较词的古义和今义、比较词的感情色彩、比较词义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强弱、比较同义词的细微差别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词汇知识的欠缺是文言文学习的制约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古代汉语以单音节单纯词为主以及汉字字符的表意性特点,通过古文字形体的分析,探索形与义之间的联系,即传统训诂学中的形训方法。实践证明,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词义的把握,加深相关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因形求义"是指通过汉字的形体结构特征,字形的辨识与分析而达到解释字义的途径,也叫"据形索义",在训诂学中被称作"形训"。在"因形求义"法的具体使用中,我们要注意:可将其适当用作课堂导入,增添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建立语库;注意不要过度解读,滥用"因形求义"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词多义"指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似一枝枝丫上的数朵花,每一朵花都来自于"枝丫",都与"枝丫"紧密联系。所以,我们在对一个"词义"的识记、理解、积累的过程中,要有"枝丫"意识,即整体观念,要学会从词的本义推断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是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还很陌生,在理解上也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词的教学占着重要的地位;在词义的分析中,对本义的分析是分析其他各义的基础。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意义,一般是对引申义而言的。本义是文献大量产生阶段能考证出来的最早的词义。引申义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是以词的本义为起点的。凡由同—起点引申出的诸多义项,彼此都有一定的联系。词的多义现象就是从一点  相似文献   

17.
"因声求义"作为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在初高中文言文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可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通常未能重视它。"因声求义"能在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学习古文:一是理解、掌握通假字;二是辨析连绵词;三是系统地理解字义与词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因声求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训诂学对继承先古文化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训诂学的目的是对古籍文本的字进行追根溯源,澄清本义。字词解释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但当前中学文言文字词解释教学面临着:学生对古文兴趣欠缺、一词多义,多词一义,释义不断、教师肤浅理解,学生肤浅学习等问题。《大学》中:"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本源问题未理解未解决而先去处理旁枝末节未之有也。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字词教学中充当的是"渔"的作用,是学习字词释义的根本之法,将训诂学方法原理融入文言文教学是解决教学中"老大难"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初中文言文,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文言文容易教,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可是时间一长,教师觉得教文言文枯燥,学生觉得学文言文单调。文言文该怎样来教才好?近几年一直倡导的文言文教学理念是:文言结合,文化渗透。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是对语文老师的一个考验,尤其要做到"文言结合",更是难上难。什么是"文言合一"?所谓的"文言合一"就是以语言为抓手,从篇章阅读的角度推敲词语的语境义;分析文章时,既着眼于篇章的整体,又能与具体的词语理解相结合,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品析,在品析中体悟,努力在"言""文"之间多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以"读"攻"读"的诵读见义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独特优势,即教学实践中进行自读、范读、竞读、译读、悟读、背读六个梯度的文言文朗读训练,以发挥诵读见义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