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于中文图书分类质量控制的探讨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 《现代情报》2005,25(1):147-149
认为分类人员的素质是保证中文图书分类质量的关键,分类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保证分类质量的基础。为保证图书分类质量。必须对查重、主题分析、归类、确定类号和复核等相关环节作准确的控制,并要重视对图书类号的改编工作和保持分类人员的相对稳定。在思想认识上.应消除因在版编目的存在而产生的对分类工作的误会和偏见.在分类人员的配置上,人员之间的知识结构应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2.
王悦莉 《情报杂志》1996,15(2):58-58,60
图书分类的质量问题,以归入类目的确切性和一致性来衡量。前者指按照某部图书所述的学科内容,以科学分类作为主要标准,再依照图书分类法中类目的结构体系,以及类目之间的各种关系,给该部图书所论述的内容,找到一个正确、恰当的类目位置;后者指在同一个图书馆中,绝对不允许将同一性质的书,或者两部内容相同的书,分归不同的类。反之,则表明这个图书馆分类质量存在着问题。本文通过分类工作过程五个环节的分析,对影响分类确切性和一致性的现象,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图书分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质量要求,及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图书分类的确切性和一致性是图书馆分类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和要求。图书分类就是运用一定的图书分类表,按照图书的学科知识内容,结合图书的特点和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将到馆的图书分门别类地组织成一个严密有条理的逻辑系统。它是图书馆组织藏书的基础工作,也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因此图书分类工作质量的优劣对图书馆的其他各项工作影响很大。鉴定图书归类质量高低的最主要标志就是归类的确切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吉平 《西藏科技》2007,(8):7-9,11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西藏图书馆图书分类过程中常见问题及提高图书分类的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图书分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质量要求,及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7.
在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的影响下。图书馆学进一步偏重信息技术。文章通过对文本自动分类技术的分析,指出自动分类技术不但不能替代图书馆分类对纸质图书进行分类,而且自动分类技术的发展需要图书学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图书排架分类排架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了。社会在发展进步,图书的数量也在急剧的增加,图书馆藏书的规模越来越大,图书借阅方式不断转变,图书分类排架的优化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针对图书分类排架的优化方法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重版图书是随着社会文化、经济和科学发展的产物。对重版图书理解角度不同,处理重版图书的方法也不尽同,结合分类规则和实际工作经验,探讨对重版图书分类标引的处理方法和辅助区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理论的图书分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铭  姚向华  孙蒹 《情报科学》2000,18(8):742-745
本文对图书分类工作的性进行了研究,将模糊理论引入到图书分类中, 一种符合人类思维习惯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余田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2):112-113,115
分析了图书分类与开架借书读者查找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如何调适图书分类与开架借书读者查找冲突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SUMO本体的图书自动分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SUMO本体的图书自动分类模型.该模型首先对收集的各类图书信息进行预处理,形成高维的词向量空间,然后利用我们设计的基于SUMO本体的映射算法将其映射成低维的概念向童空间进行图书自动分类模型的训练.当用户输入图书信息时,模型会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同处理,并利用训练好的分类模型将其归到相应的类别中.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简化图书自动分类的过程,降低向量维度,提高分类效率,有效保证图书分类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相似文献   

13.
胡春华 《现代情报》2004,24(12):156-157
在图书馆工作中常出现一些分类标引的误差问题,直接影响馆藏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而分类标引是一项理论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细致工作。只有分类标引准确,管理规范,才能保证图书分类标引的质量。本文分析探讨了图书分类标引误差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立全国性文献统一分类机构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捷 《情报杂志》2000,19(4):85-86
通过论述建立图书分类法的现实意义,提出建立全国图书馆统一分类机构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围绕图书功用分类问题,提出开展图书功用自动化分类研究,并融合预训练和深度学习方法进行实现方案设计,为图书功用属性揭示和信息组织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基于功用视角进行图书分类体系调研与数据验证,构建图书功用分类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融合BERT预训练模型和BiLSTM模型构建图书功用分类模型,并基于大规模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的准确率达到0.89以上,召回率达到0.87以上,总体效果相对较好,能够较为准确地实现图书功用特征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书店和图书馆各自图书分类的方法,并分析了其共性和不同点,提出了存在这些共性和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栾荣 《情报探索》2009,(5):116-117
阐述了对于版本的认识,并结合实践工作,对分类中遇到不同版本图书的版本认定与索取号给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专业图书资料分类工作角度出发,对图书分类细则的制定与实施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第五版虽然已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但对网络图书的分类明显没有针对性的分门别类的分类号,故此笔者针对这一分类缺陷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参照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冒号分类法》使用分面组配分类法建设性地对中国图书中的涉及网络的图书进行了专门的分类。  相似文献   

20.
谈图书分类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自身分类工作实践 ,就图书分类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