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宋与高丽时期的海外贸易是中朝贸易史上相当重要的一段时期,其中所载的官方交易物品不仅包括衣带、仪仗物、布帛、金银铜器、土特产等多种类别,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制作精良的名优产品。由于这些交易物体现了不同于民间交易物的"朝贡"色彩,并反映了宋丽两国独特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联系,同时显示出了当时的海外贸易网络属性,因而成为宋丽两国社会经济史和海外贸易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在北宋宣和年间,以路允迪为首的宋朝使团来到了高丽国,向高丽人谈到了妈祖信仰。到了高丽末期,高丽人对妈祖的信仰变得更为积极。郑梦周、李崇仁、权近、朴宜中等高丽使臣们渡过渤海湾,找到了在北方最早被分派的沙门岛天妃庙,在那儿向妈祖神致祭或是留下了吟咏妈祖信仰之灵验的作品,可以作为在高丽末期妈祖信仰曾流传过的一个很好的证据。而当时往来渤海湾的高丽渔民曾非常虔诚地信奉妈祖。  相似文献   

3.
宋代"私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的私觌就是一种外交使节与伴使之间的礼物互赠,它是外交交往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两宋政府对私觌有着较为严格的管理,并禁止外交人员在出使期间或是接待外国使者之时私相贸易.南宋时期的私觌俗称"打博",其实这是一种走私交易,它不利于正常的对外贸易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17世纪,中日两国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官方贸易几乎完全停滞,民间贸易却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此期,中日民间贸易主要表现为商船往来与货物交流两种形式.繁荣的民间贸易对两国社会文化,尤其是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宋代的押伴官是朝廷派遣的将来华的朝贡使团从入境地点护送到京城的人员,属于临时差遣性质。押伴官的职责主要有三种,即引接贡使入京、防范使者和上报情况。押伴官基本上为七品至九品之间的低级官吏,主要以中央官员为主,人数一般由一人到三人不等。押伴官在中央以宦官、閤门祗侯和承务郎以上官员为代表,在地方以各路管库等人为代表。护送朝贡使团出境的送伴官由原押伴官担任。宋朝还制定了针对押伴官的奖惩措施。门合  相似文献   

6.
《小读者》2010,(4):56-56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  相似文献   

7.
掣夺条款是唐代借贷契约中的一种特殊条款,掣夺制度的出现与唐代交易的支付方式有关,其功用是为了保障债权的实现。通过对契约文本的梳理和条款文字的解析,探析掣夺条款的功能与性质。一般认为,唐代借贷契约中的掣夺条款是一种担保,通过与现代担保的比较可以得知,掣夺的性质不属于担保,而是特殊的债权保障。借贷双方通过约定允许债权人私力救济,以实现债权,唐朝官方也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承认这种私力救济的合法性,掣夺是中古时代公私观念、国家法律与私人债权保障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现代债权法规定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于阗与北宋王朝的香料贸易——主要以乳香贸易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于阗和中原的乳香贸易及其影响。宋朝乳香的使用非常广泛,需求量很大,成为禁榷的官方垄断商品之一,于闽本地不产乳香.但是乳香出口量相当大,体现出陆上丝绸之路绿洲城市中转贸易的特点,笔者试图通过对乳香贸易的研究,了解乳香贸易对于阗和宋朝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地域上讲,宋朝沿海港口地区是海外贸易集散地,外来人与物远远多于内地偏远地区,外来文化及观念都在这些地区首先产生影响。生长于沿海地区的人以及到这些地区游览、任职的官僚文人,都首当其冲地感受或接触到海外文化。明州与泉州等浙闽地区在宋朝是高丽物质文化最为流行、最先被认知接受的前沿,可以代表高丽文化在宋朝被认知和被接受的深广度。从阶层上讲,宋朝诗人所代表的士大夫文人,在认知与接受高丽文化上最为从容和理性,他们认知接受的深度与广度,可以体现整个宋朝文化界对高丽文化认知和接受的深广度。  相似文献   

10.
宋朝与高丽的外交关系,依据各自的政治、军事形势和需要,时亲时疏,时断时续,构成宋丽关系的主线,支配着其它层面的双边关系。学术界“民间外交”说与这一实际状况不符。民间往来尽管一直存在并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构成双方关系的支配因素,反而受官方外交的极大影响。本文就宋丽外交亲密期和疏淡期各分为三个阶段,从双方政治、军事状况和需要作出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职业外交家陆徵祥是民国第一任外交总长,他在任上对外交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革除衙门旧习;二、拟定新的外交部组织法;三、改驻外使领馆为专为机构;四、调整外交部与驻外使领馆的关系;五、培植外交人才等。这些改革卓有成效,首先是使外交部成为完全现代化的机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批外交人才。陆改革的成功,既是其能力使然,也与袁世凯的大力支持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前,海外华人和华媒迅速发展,华人权益维护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现实的问题,华人维权除大使馆、民间组织等官方、民间机构外,华媒是最重要的渠道。同时,华媒在当今国际媒体整合大趋势下,整合和互动方面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3.
外国长期侵略中国,在清政府官员中,反对外国侵略的大有人在。反侵略,本来是正义的,正确的,但真理再跨前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反侵略进而拆教堂,杀洋人,进攻使馆,就成了盲目排外。王文韶不赞成盲目排外,也不激烈抗争,不但未受处分,反而一升再升,直升至大学士。史实证明,他比徐桐、赵舒翘等高明、正确。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晚清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格局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北京政变发生;湘淮系等地方势力崛起;洋务派出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经济上: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中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外交上:清政府宣布"借师助剿";构建了近代外事机构与体制,设立了驻外使领馆,开展了走向世界的出访活动。这些变化对当时的晚清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清代前期台湾与沿海各省的经贸往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统一台湾后,即解除海禁、实施开海贸易政策.在民众私航活动的推动下,台湾与沿海各省之间的通商口岸不断增多.闽商脱颖而出,在台湾与沿海各省经贸往来中担负特殊使命.清前期,海峡两岸间的物资交流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台湾一跃而成为这时期中国经贸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台湾与沿海各省经贸往来的发展与扩大,标志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表明整个中国沿海各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协作发展迈入了新的时期;这对于中国沿海统一市场的最终孕育成熟,具有划时代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明朝后期中国同东南亚地区贸易迅猛发展。产生这一历史现象有国内、国外两方面原因。国内原因是:贸易形式的转变;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闽粤地区拥有大批高素质、富于冒险和开创精神的对外贸易人才;郑和下西洋打通了往东南亚各地的海上通道;中国急需白银的刺激;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先进等。国外原因是:东南亚和欧美人民对中国商品的喜爱;东南亚地区优惠贸易政策的吸引;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初步形成,在中国与东南亚地区间架起一座贸易桥梁等。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重庆是粤商重要的活动区域之一,而论者在考察晚清粤商的历史活动时,对此未予充分关注。实际重庆开埠前后粤商在渝的经济活动十分活跃,香港又因特殊原因成为粤渝贸易的中转站,所以,考察粤港渝之间的贸易状况,可为晚清时期粤商群体研究作以补充。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东南亚的丝绸贸易源远流长。明前期,在“海禁”政策和统治者“薄来厚往”思想的影响下,朝贡贸易成为两地丝贸的主流形式,私人贸易虽有所发展,但其重要性却远不如前代,随着两地贸易的发展,中国丝绸在东南亚的行销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一直保持着出口优势。  相似文献   

19.
蒙汉民族在宁夏地区的贸易活动始于永乐年间,这其中既有边外蒙古在宁夏进行的马市贸易和蒙古使臣在朝贡途中进行的贡市贸易,也有灵州“土达”与明朝进行的朝贡贸易。明中前期宁夏地区的蒙汉贸易是非定期贸易,贸易活动相当零星,而且完全由官府控制,民间贸易被严格禁止,因此,宁夏地区的蒙汉贸易长期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发展十分艰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明前期明蒙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明蒙之间的战争对宁夏贸易的影响很大;二是明前期宁夏边防获取战马有多种途径,而且战马供应基本得到保证,所以,明朝不敢轻言也不愿意在宁夏与蒙古发生往来联系。  相似文献   

20.
在北宋与西夏对峙的167年间,双方的商业贸易既不同于传统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商业贸易,又不同于它和其他少数民族间的商业贸易,且呈现出新的特点。择其要者有四:商业贸易物品种类繁多,商业贸易的不连续性和间断性,商业贸易的有限性,走私活动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