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山独立团是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鄂东北道委直接掌握的一支地方革命武装力量。罗山独立团与其他地方武装一起,构成苏区革命的地方武装防御力量体系。三年中,罗山独立团先后四次组建或重建,是大别山区革命力量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斗争精神的缩影。罗山独立团作为红二十八军重要的后备补充力量,在游击战中同时发挥着主力红军的作用。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罗山独立团的历史表明,地方革命武装建设与正规红军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以独立团和便衣队为代表的双层中的多层与多样化武装形式是游击战环境下人民战争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八七会议召开后,鄂豫皖地区的革命群众在中共的领导下,举行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及六霍起义等武装暴动,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斗争创立了鄂东北、豫东南、皖西北苏区。三块苏区的统一并非一帆风顺,本文意在对鄂豫皖苏区统一进程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近代救国思潮制度选择的探讨出发,到国共分裂前鄂豫皖地区革命知识分子北伐前回乡后,开展传播革命理论,鄂豫皖苏维埃战略的形成,以及促成苏维埃革命的现实条件进行阐发,进而探讨中共革命时期执政经历的得失。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中央苏区注意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顺利开展扩红运动,重视发展地方武装,加强边区自卫力量,坚持“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开展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保卫苏区南大门,主编《红星报》,指导红军建设和苏区革命斗争,为进行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央苏区的地方武装是民众参与革命斗争的重要途径,是民众与武力结合的结果。从这些类型多样、层次分明的地方武装可以看出,在中央苏区乡村社会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地方军事化体系。近代以来地方军事化的趋势在苏维埃革命中得以延续,并在特殊的内外环境下被赋予新的形态特征。从长时段来看,中央苏区地方武装的产生与乡村社会传统、民国初年政局变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创建和巩固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党和政府实施了较为广泛的干部教育,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促进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干部教育经验.鄂豫皖苏区干部教学具有目标明确、特色明显、方式创新和效果突出的显著特点.文章深入剖析鄂豫皖苏区干部教育的历史背景、现实做法和历史经验,对指导当前干部教育工作具有重...  相似文献   

6.
"立三路线"之前,鄂豫皖苏区的土地革命基本上遵循了"六大"确立的阶级路线。"立三路线"在鄂豫皖苏区贯彻后,主要表现为反富农和创办集体农场,但遭到地方苏维埃不同程度的抵制而沦为"口号",背后隐现的是新式地方精英的"地方主义"观念。"立三路线"的纠正,在鄂豫皖苏区表现为土地革命的进一步"左"倾和反富农政策落到实处,与之相伴随的则是"地方主义"最终被清除。  相似文献   

7.
地方武装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贡献是巨大的,是地方武装打开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大门,地方武装不但在军事上、经济上支持根据地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他们成了我正规军的重要补充力量之一,从此走出井冈山,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对地方武装的研究,有助于丰富井冈山革命斗争史,有助于丰富我党的建军思想,同时有助于加强我们现代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8.
1934年11月,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后,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最艰苦、最险恶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为了有效抗击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边区的疯狂进攻和血腥镇压,保存和发展党的组织,扩大游击根据地,边区的党组织和红军从实际出发,组织和运用便衣队这种小而精,灵活而隐蔽、快速而有效的斗争方式活跃在边区22个县的大片土地上。便衣队紧紧依靠群众,运用灵活的对敌策略和正确的统战政策,积极配合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给国民党军以沉重的打击,让革命的红旗始终飘扬在大别山上。  相似文献   

9.
鄂豫皖苏区共青团组织变迁历经党团混合、初步分离、发展高潮、发展遭受挫折四个阶段。鄂豫皖苏区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仅开展了组织建设、培养人才、领导少先队与儿童团等主要工作,而且开展了纠偏、动员青少年参军作战、动员青少年投身战争后勤保障、监督苏维埃政府等其他工作。鄂豫皖苏区共青团工作具有政治性、先进性、战斗性、群众性等特征。鄂豫皖苏区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工农青少年始终站在革命斗争前列,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鄂豫皖苏区的文化教育建设是苏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苏区人民革命斗争的产物。苏区的文化教育建设,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苏区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实际,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红军指战员的力量,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逐步建立和发展。它作为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对传播革命思想,支援革命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后来中共领导的各个时期的文化建设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物品匮乏和经济恐慌的局面,鄂豫皖苏区鼓励与支持私营商业发展,首先是针对商人群体,实行累进税政策,采取招揽贸易、武装护送等形式帮助广大中小商人来往于苏区与非苏区之间做生意,其次是实施新的粮食政策与筹款政策,坚决地同投机商人作斗争。私营商业发展有效缓解了鄂豫皖苏区的财政困难、粮食危机,促进了苏区部分地区的商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鄂豫皖苏区是文化教育建设起步较早的苏区之一。苏区的党和政府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开展了多种教育形式,并一直将革命干部教育放在首位。鄂豫皖苏区的革命干部教育具有鲜明特质,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教育内容多样化,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学原则,重视对妇女干部的培养,强化纪律教育等,对苏区干部教育特质进行深入地研究,可以为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推进新时期干部教育提供重要的现实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开展的大规模反“改组派”斗争,杀害了大批优秀党政干部、红军指战员和革命积极分子。这场在革命阵营内部开展的反“改组派”斗争是一起历史冤案,它也是直接导致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鄂豫皖苏区历史研究会成立大会及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11月13日—18日在湖北红安召开。参加大会的有北京、四川、陕西、湖北,河南、安徽等地代表共五十余人。鄂豫皖苏区历史研究会,是由湖北、河南、安徽三省史学工作者和文博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研究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贯彻“双百”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鄂豫皖苏区的历史进行系  相似文献   

15.
在民主革命时期,鄂豫皖边界地区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比较多,曾出现一个较大的革命知识分子群,他们成为鄂豫皖苏区党和红军的创建者与领导人。在鄂豫皖苏区创建过程中,党中央也曾陆续派进许多干部参加党政军领导,其中大部分亦是知识分子。这  相似文献   

16.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地方高校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使命必须从继承和发扬当地优秀文化开始。赣南师范学院充分利用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深入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建了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联动式课程教学体系,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文化育人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引导工农群众积极参加红军参加革命,在鄂豫皖苏区开展社会教育活动。鄂豫皖苏区的社会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对农村青年、成年群众开展普遍而深入的识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与生产技术教育,主要组织形式有工农夜校与半日校、识字班与识字组、识字运动周,为苏区的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建设与生产作出巨大贡献。鄂豫皖苏区开展独具特色的社会教育活动不仅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取得的成就对当代社会教育也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川陕苏区继承鄂豫皖苏区财政工作的成功经验,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主要来源的财政建设方向,通过促进农业生产和恢复商业贸易丰裕财源。川陕苏区粮食工作贯彻革命的阶级路线,坚决依靠贫雇农和中农,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直接服务于革命战争。川陕苏区通过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税收制度和银行制度的的建设,构建起正规化的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粮食斗争,对这个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斗争、政权建设及党群关系影响很大。笔者仅就鄂豫皖苏区1931年到1932年10月间的粮食斗争作些粗浅的探讨。一粮食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2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广大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战争事业,在根据地生产建设、扩红运动、拥军支前、情报工作、武装工作和锄奸防特等方面显示出了伟大的力量,同时也为争取自身解放进行了不懈努力。她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等各方面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并为革命战争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基础和保障,也为鄂豫皖苏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