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北瑶族情歌类型多样,旋律节奏自由,音域较窄,调式风格鲜明,运用丰富多彩的装饰音。每一首情歌通常由一个核心音调发展而成,充分体现了粤北瑶民的作曲才能。情歌多为即兴演唱,歌词结构较为自由,且大量运用衬字、衬词,具有浓厚的瑶族婚恋习俗气息。  相似文献   

2.
<粤风·瑶歌>记录了明末清初浔郁平原的瑶族情歌,反映了瑶族男女青年的婚恋风俗,体现了瑶族的民族心理和精神风貌.是瑶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及与汉、壮等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体现了深刻的瑶族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瑶族师公是瑶族原始宗教信仰和道教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瑶族师公在瑶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他们是瑶族民间人与神鬼之间的使者,是瑶族文化的传播者,是瑶族的民间医生,是瑶族的心理调适者,是瑶族社会早期的教育者,也是瑶族民间矛盾纠纷的组织者和操纵者。现代社会里,瑶族宗教信仰和瑶族师公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政府要加强对瑶族师公的管理,引导瑶族师公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瑶族传统服饰风格论李筱文一、瑶族服饰的分类瑶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如今已发展为国际性的民族,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瑶族的足迹。世界瑶族人口将近300万,而居住在中国的瑶族最多,人口已达213万。瑶族人口多支系...  相似文献   

5.
瑶族《盘王大歌》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容包括瑶族先民的自然观,人类起源学说,瑶族的产生、婚恋及迁徙的历史。涵盖了文学、史学、哲学、民族学等门类学科,可堪称为瑶族人民的百科全书,《盘王大歌》也是对瑶族特定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反映,是瑶族智慧和文化如生命意识、婚姻制度、文化结构的象征性表达。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情歌选》、《爱情的野花》和《爱河浪花》是宋安群翻译的三部俄罗斯爱情歌谣集。它们为我国读者和文学研究者展示了一束馥郁的异国之花,在外国文学翻译园地里拓展了新的一隅,填补了俄罗斯情歌翻译的空白。这三个集子,汇集了俄罗斯情歌的精华,从中可以窥见俄罗斯情歌的全貌。其中《俄罗斯情歌选》既收入了民间流传的作品,又有文人创作的情歌佳作。《爱情的野花》则以  相似文献   

7.
瑶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粤北地区是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瑶族服饰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彰显着自我民族的特色。瑶族女子心灵手巧,自小学习刺绣,世代传承,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手法谱写出瑶族文化。本文立足于粤北瑶族,以瑶族服饰刺绣为研究点,追溯其历史,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壮族情歌被"妖魔化"主要有三个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文革时期。在这三个时期,对唱情歌都属于被禁之列,歌圩遭打压甚至取缔。壮族情歌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被"妖魔化",体现了当时主流社会的文化需要和政治需要,情歌的被"妖魔化"折射出当时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需要和社会控制模式。壮族情歌在被"妖魔化"的同时,也一直被"浪漫化"。古代世界的人们对壮族情歌的"浪漫化",是出于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向往和追求;而当代世界对壮族情歌的"浪漫化",则更多地折射出文化旅游中各方力量合谋把壮族建构为诗意的、浪漫的民族的努力,以及现代都市社会的人们对田园牧歌时代的怀念。  相似文献   

9.
情歌是紫阳民歌中的精华。紫阳情歌投射出的情感可分为苦情和欢情两种样态。紫阳情歌中的抒情形象多是纵情高歌的“欢情者”,而为情所困的“苦情者”相对较少。欢情多于苦情的原因只能在情歌文化生态视域下得到揭示。从文化功能上看,紫阳情歌记录了大山中的儿女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为考察紫阳山地民众生存及精神变迁提供了宝贵的民俗资料。同时,紫阳情歌从艰难的生存挣扎中提炼出的芬芳的诗意,舒缓了跋涉劳作在山岭荆棘间的民众的生命焦渴。  相似文献   

10.
粤桂湘瑶族文化旅游圈是对费孝通先生1988年12月提出的建立"南岭瑶族经济协作区"战略构想作进一步思考的产物.这一旅游圈是以南岭山脉的萌渚岭周边各县为基本范围,以交通的纵横流向关系和旅游流向关系为基本依托而形成的区域旅游合作系统.这一系统的基本架构以连南瑶族自治县为核心,呈核心一边缘结构,即一个核心、两个圈层、四条轴线的区域网状格局.粤桂湘瑶族文化旅游圈的构建,是开发南岭瑶族文化旅游产品、传承中国优秀瑶族文化遗产、提高粤桂湘瑶族文化旅游业竞争力、实现瑶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两个瑶族乡的454名小学四年级、六年级和初一年级壮、瑶族学生进行一次数感测试,用SPSS统计软件为他们的测试成绩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同一地区同一年级的壮、瑶族学生数感表现的民族差异性和不同地区同一年级的壮、瑶族学生数感表现的地区差异性,并且结合测试后的访谈,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探讨导致数感表现差异和数感发展一致性的原因.影响瑶族学生数感发展的因素有:瑶族语言;瑶族的生活环境;瑶族民族的心理;瑶族的生活习惯;瑶族原始的累加计数方法;瑶族原始的累加计数方法.影响壮族学生数感发展的因素有:具有汉化倾向的壮族文化;开放的性格和包容的交往心理.  相似文献   

12.
壮族情歌是民族精神的积淀,是极强思想性和极高艺术性的升华.文章以壮族情歌《恋爱歌》为例,从适应选择论视角探讨总结了壮族情歌英译的三条主要生态学途径,为壮族情歌译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借鉴,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瑶族     
<正>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 地。瑶族有28种自称,但70%以上的人自称“勉(miǎn)”、 “门”;他称有30多种。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瑶族有 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瑶族大都依山建寨 (zhài),住房以竹木结构或以土、砖为墙的“人”字形房屋 为主。  相似文献   

14.
《诗经》情歌与《仓央嘉措情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情歌与<仓央嘉措情歌>分别是汉藏两族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民间情歌.尽管二者时隔共远,流传地迥异,但它们都具有群众性,各自为汉藏民众所喜爱,并且蕴藏着汉藏两族不同的情爱元素和民族文化信息.文章从思想内核、题材内容和风格特征等方面,探讨<诗经>情歌与<仓央嘉措情歌>在艺术追求上的民族特色以及两者艺术个性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瑶族舞蹈元素是瑶族舞蹈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体现形式。从舞蹈构成的微观视角,以瑶族舞蹈元素为研究对象,从民族传统舞蹈资源当代挖掘与利用的视角分析了瑶族舞蹈元素的当代应用价值,提出了构建当代社会瑶族舞蹈元素应用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韦拔群为了团结瑶族同胞参加东兰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战争,走共同革命的道路,从邀请瑶族同胞参加农讲所和干部训练班学习开始,进而创办瑶族小学和平民学校,使遭受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最深重的东兰瑶族同胞结束了不能受教育的历史,培养了一批具有阶级和思想觉悟的瑶族革命骨干,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促进了他们与各族人民的交流、团结和进步,为瑶族同胞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1970年前后以来,广西南部环北部湾地区上思县百管屯瑶族经济生产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公社化农业、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山地农业向商品性农林经济的两个阶段的转变,瑶族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得到了提高。在社会文化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外来的天主教得到了复兴,瑶族人民衣食住行等传统文化也发生了变迁。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型是瑶族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瑶族宗教文化的某些积极因素,可以为瑶族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学报》2022,(1):60-6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别具特色,其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是中国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为提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效益,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例,通过马尔可夫模型对金秀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市场前景进行预测。从预测结果来看,瑶族医药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较同年上期有所下降;瑶族织绣的市场占有率次之,较同年上期有所增长;瑶族服饰的市场占有率最低,较同年上期有所增长。从预测效果来看,瑶族医药市场占有率预测误差最小,瑶族织绣市场占有率预测误差次之,瑶族服饰的市场占有率预测误差最大。  相似文献   

19.
江华瑶族自治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的瑶族传统服饰文化。瑶族服饰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无声地向人们传递着瑶族人民的文化信息。本文通过对江华瑶族服饰进行解读,让人们了解到瑶族人民的审美观、文化观以及宗教观等,力求探索出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瑶族服饰文化并促使瑶族服饰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莽山瑶族木桶鼓赛鼓是春节期间莽山瑶族村寨为欢庆新年,祈祷国泰民安互相鼟鼓并伴以歌唱为主要形式的民间娱乐活动,流传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莽山瑶族乡。2012年宜章莽山瑶族赛鼓被列入郴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郴州市唯一的集歌、舞、鼓为一体的民族竞技类非遗项目。莽山瑶族赛鼓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较高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