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梁世栋 《职业技术》2006,(24):91-91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分立已成为企业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教育要走在市场前沿。教育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学校面临着市场化的改革,市场要学校培养出更多的市场人才,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著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分立已成为企业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教育要走在市场前沿.教育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学校面临着市场化的改革,市场要学校培养出更多的市场人才,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各行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而市场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我国教育必须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教学效能感作为教师基本素质之一,是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工商管理教育是培养企业的管理人才。当前,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使我国的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中去,无边界经营是未来经营的特点,这样,企业就需要有能洞察世界经济风云,把握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企业家;国内竞争国际化,未来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且未来的市场变化很快,企业要求经营管理者有驾驭市场,果断决策,善于竞争的才能;我国“入世”,更加需要懂得国际市场规则的管理人才。要满足企业的这些方面的要求,工商管理教育就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王克芳 《考试周刊》2010,(57):147-148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势必刺激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为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培养计算机人才的教育,计算机业的盛行使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培养计算机人才的中职学校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让他们适应市场的竞争,成为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呢?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以及客观环境日益多变,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以往相比大为不同。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面对的环境更加复杂,市场对会计人才的素质要求有了较大转变,会计人才不再是"香饽饽",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遭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何该表传统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是会计专业生存、发展与壮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一、物理教学必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竞争体现在经济竞争,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知识竞争、人才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物理学科教育是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是以经济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这一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来自于教育,所以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当务之急是迅速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适应现代  相似文献   

9.
中国入世后 ,市场由国内推向了国际。预言家们都认为 ,以后的竞争 ,不是商品的竞争 ,而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从哪里来?就是要靠教育进行精心的培养。笔者认为人才的培养 ,应分为三类。即世界级和国家级科技拔尖人才、国家高层建设人才、地方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0.
于丽 《教书育人》2001,(14):10-10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面临的是全球性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这种竞争要求我们的人才、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观念都必须发生质的改变,要求我们的高校尽快摆脱旧体制的樊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出适合现实需要的具有较强创造能力的人才。一、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社会的需要知识经济的到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象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一样不可逆转。江泽民在1998年6月1日会见两院院士时指出“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  相似文献   

11.
国际社会进入九十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当做头等大事,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如何使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无疑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抉择。针对这种形式,我国制定了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有高尚的师德、…  相似文献   

12.
<正>在知识经济日益显现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就是要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的教育市场,优化国内的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服务。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工程,树德协进中学一向秉承"树德广才,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理念,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国际视野把握和发展教育,铸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是用教育手段对人的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给以积极的影响。 21世纪是充满激烈竞争的新时代,其竞争的主要内容是经济竞争、科技竞争,而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关键在于人的素质,谁抓住了人才素质的开发和培养这个关键,谁就掌握了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因此,成功地实施素质教育是21世纪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总体要求。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基础教育,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转道”。而目前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激烈竞争的世纪,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最终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劳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现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市场营销学”,社会和企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学人才。但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不断变化,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学体系不断进行改革。邢师高专贸经系做为本市唯一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专系,培养适合21世纪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更是责无旁贷。回顾贸经系专业课教学的路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21世纪全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要是越来越高。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成为了当下职业教育面对全球化人才竞争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及现状表征的分析,发现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标明,经济振兴依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展依赖科技人才,科技人才的成长依赖教育。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竞争。美国教育部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报告的出发点就是教育要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教育竞争主要是同类学校培养人才的竞争,学校教育内部可分为教学竞争、管理竞争、学生的学习竞争。为什么教育存在竞争呢?因为,社会经济、生产部门向学校挑选一定类型、规格的高质量人才,哪个学校培养的学生就越受社会经济、生产部门的欢迎,培养的学生就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21世纪全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成为了当下职业教育面对全球化人才竞争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及现状表征的分析,发现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知识经济要求中等职业教育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知识、技术创新.经济与科技的竞争,不仅仅是人才数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素质的竞争.  相似文献   

19.
进入世纪之交,社会经济的竞争转化为人才、科技和知识的竞争。教育是科技知识的生产物,又是传递物。因此,经济竞争的实质转化为教育的竞争。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体。十五大要求教育要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应用型人才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我国的成人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我国成人职业教育的现状1986年国家批准了关于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邓小平同志南巡时发表了“科技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意见。李鹏总理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教育。十几年来,我国的成…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将更多地依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性人才,为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向产业化推进的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