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8年10月15日(教育文摘)介绍了舆论碰撞情况。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重庆一个基础教育学术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顾明远认为,中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相似文献   

2.
“三好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光荣的称号,它既是一种荣誉,也是对学生追求上进的一种肯定。“三好”即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长期以来,在评定“三好学生”的过程中,很多学校把“学习好”当成主要标准,一切分数说了算。评选出来的“三好学生”没有代表性,社会上对“三好学生”的评定标准也出现了诸多争议。近年来,景泰县草窝滩学区推行家校联谊活动和“新三好”评选办法,对新时期学生评价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依据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建立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评价制度,对我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小学师生肯定“三好学生”制度的重要作用。但评选过程存在着功利化的诸多问题,影响其在教育中积极作用的发挥。解决其弊端在于改革,在于建立科学的教育激励机制,包括:确立科学的评价观;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建立以“三好学生”的评选为基础,多种个性化奖项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建立民主、公正、公开的评选程序,使评选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以科学的教育激励制度遏制教育功利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李克杰 《师道》2003,(8):29-29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六一”前夕,长沙市雨花区59所中小学的568名同学被评选为该区第一批“新概念三好学生”。该报道说,这种做法在湖南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创。何谓“新概念三好学生”?依照该区教育局《“新概念”评价三好学生方案》规定,“新三好”摒弃了以往老师说了算的一元评价,改为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社区的“多元评价”,倡导“在校做个好学生——主动学习全  相似文献   

5.
话语     
《天津教育》2008,(11):3-3
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深圳市举办的基础教育首届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他说,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会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早在2004年,顾明远就曾发出倡议: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在教育界引起争论。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仍应进行,但标准应该改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在“三好学生”的评选上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并赋予“三好学生”全新的含义和评价标准,如“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等。其中,“好孩子”的具体标准是“勤俭+孝敬”,“好学生”的标准是“合格十特长”,“好公民”的标准是“公德+责任”。然而,笔者以为,“三好学生”评选的形式虽然改变了,但评价方式依然没有回归到学生评价的本真价值上来。  相似文献   

7.
《山东教育》2014,(3):61-61
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日前。一条关于“2014年,浙江中小学不再评选省级‘三好学生’”的消息,引发各界热议。支持者认为,“三好学生”评选用单一模式衡量人才,违背素质教育原则;反对者则从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质疑取消评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社会各界纷纷对实行了50余年的“三好学生”评选提出了质疑,广大中小学也实施了三好学生评价改革,从各地实施的情况看,也是收效不一。笔者以为,三好学生评价改革首先应该是评价思想、评价理念的改革,然后才是评价方式方法的改革。改革的关键与核心正是淡化其选拔和甄别功能,充分彰显其激励与引领功能。三好学生评价只能源于评价而又超越评价,才能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以下摭谈对三好学生评价的一些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谁是全国最有名的学生?""三好学生。"看到这样的对话,你有没有会心一笑?三好学生的确是校园里响当当的存在。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三好学生的评选。虽然评选没有统一标准,但大体要遵循"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三方面的标准。可是,已"年过五旬"的三好学生评选,后续之路并不顺畅。【新闻】三好学生称号废止引发一地鸡毛2013年年底,浙江省教育厅宣布:从2014年起,中小学将不再评选省级"三好学生",基层教育部门是否评选"三好学生"由其自  相似文献   

10.
在中小学施行几十年的“三好学生”评选活动,最近在全国部分地区引起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争议。一些学校尝试引入新的学生评价模式,部分师生则要求取消三好生评选制度。正在北京举行的“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上,三好生评选问题也成为与会代表的热点话题。四市的老师代表普遍认为,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应该为“三好学生”注入新的内涵。 天津市南开区德育教研室主任杜鑫泉说,过去三好生评比的确带来一些弊端。三好生一般是指身体好、学习好、思想好,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真正评选的时候,三好生的标准倾斜了,多数情况下,听…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校招生》2008,(12):58-58
不久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某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三好学生”评选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也确实引导、激励过几代人的成长。那么在教育观念已逐步发生改变的今天。“三好学生”评选还有没有必要存在?是应该改革评选方式还是彻底废除?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事件的重要主角——学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始于1954年的三好学生评选,在最近却颇遭非议,甚至有人要将其拿下。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发起了"中小学停止评选三好学生"的提案,并说出了取消三好学生评选的四个理由:一是少年阶段,人为分出优劣,不利学生成长。二是家长学生纷纷送礼,滋生教育腐败。三是小小年纪,学会种种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德育》2009,(1):4-8
栏目编辑 赵煦 早在2004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就曾发出倡议: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时隔四年,2008年9月,顾明远教授在重庆一个基础教育学术会上再次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顾明远说,中小学校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原创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对于“三好学生”评选去留的问题,多有争议。早在2008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经公开提出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在社会引起广泛争议。在前不久召开的“两会”上,有全国政协委员也发起提案,称“三好学生”评选会在学生中间产生不正当竞争,侵蚀儿童心理,建议中小学停...  相似文献   

15.
话题背景 日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顾明远先生说,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专家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评选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此言论一出即引发了人们对"三好学生"这个在中国中小学实行了数十年的评奖制度的关注和争论。  相似文献   

17.
朱青丽 《文教资料》2013,(33):124-126
“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近几十年来不断遭受质疑,面临巨大的挑战,反映了这一制度在制度建设和实施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反映了学生评价理念的变化。坚持“三好学生”评选制度,首先要明确“三好学生”的本质内涵和具体要求,其次要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并从制度建设和实施两方面对“三好学生”评选制度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8.
“新概念三好学牛”亮相王文隆长沙市59所中小学的568名同学昨天被评选为该区第一批“新概念三好学生”。据悉,这种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创。“新三好”倡导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社区的“多元评价”,“在校做个好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勤俭自强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好公民”。——2003年6月1日《三湘都市报》  相似文献   

19.
《北京晨报》刊登罗德宏文章指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近日呼吁废除三好学生评选。他表示,目前部分地区小升初推优挂钩三好生的做法“违背教育规律”。中小学校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从德、智、体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评,是我国大中小学40多年来的传统,“三好学生“一直都是人们心目中优秀学生的代名词.进入21世纪,由于新教育观念的冲击,人们开始对长达40多年历史形成的特定的“三好学生“文化产生了怀疑.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实行了数十年的“三好学生“评选办法,如今是否过时了?“三好学生“文化是否应该成为过去?我们认为,中国教育应该坚决、勇敢地和“三好学生“说“再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