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12月25日,我在《四川日报》学术讨论栏,发表了一篇文章《也谈实事求是与哲学基本问题》,对孤闻同志的《对<实事求是与哲学基本问题>一文中的几个问题提出商榷》(以下简称孤文),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不久,《四川日报》又登载了王为超同志的一篇文章(以下简称王文)和我商榷。这个问题,涉及党的思想路线,我觉得有继续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贾谊到底是空头文人,还是一位有理想、有远见、不计较个人得失而能关心国家人民命运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这个问题,吴则虞先生《论贾谊》一文已经历史地作出正确论断(文载上年10月25日《光明日报》)。我不再谈,我来谈谈《贾子》的整理。提到整理,少不得要涉及真伪问题。这部书的真伪是有过许多争论的。大胆肯定是伪撰的有陈振孙(说见《直斋书录解题》、姚鼎(说见《姚姬传全集》)和李慈铭(说见《越缦堂日记》)等人,认为不是原书而又调停两可的有卢文弨(说见《抱经堂文集》和《四库全  相似文献   

3.
《廉颇蔺相如列传》(高中语文一册)一文涉及一个史实问题,弄清这个原文中未曾提及的史实,对于理解原文有一定好处。  相似文献   

4.
教了《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代数第一册》(以下简称《代数一册》)第一、二章以后,觉得它比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数学》第一册(以下简称原教材)有很大改进,更符合科学性和量力性原则。但在教学过程中也碰到一些具体问题,有的涉及教材的编写,有的涉及教法的研究.现提出来同大家讨论,切盼赐教。一、关于交集和并集交集和并集这两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难于区分的。教学中,如果注意下述的几  相似文献   

5.
<正> 这里说“量词重迭之类”,意为所涉及的范围包括量词重迭的两种同形异质现象,以及牵涉到量词的词其他语重迭形式。 今年四月,我修改完了《从名词重迭说到数量词重迭(现代汉语词语重迭新探之一)》。那篇文章,有关数量词重迭部分,涉及宋玉柱同志的《关于数词“一”和量词相结合的重迭问题》(《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6期——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6.
内容概述圆中有关的证明问题是平面几何中涉及知识点最多、综合性和技巧性最强的一类逻辑推理问题.它在初三各类数学竞赛和中考中都被涉及,是考纲上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本讲例析探讨圆中常用的一些证题方法和技巧,它用到以下知识点: 1.熟悉(复习)《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中的概念,所有定理、公理、性质及其运用方法和技巧. 2.复习《圆》一章中的有关概念,所有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及其运用方法和技巧. 3.归纳圆中常见辅助线:(1)遇弦常作弦心距和半径;(2)遇有直径作周角,连结90°圆周角的弦;(3)两圆相切作公切线及连心线;(4)两圆相交作连心线  相似文献   

7.
《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即伦理学界“五人谈”(以下简称《出路》)一文,涉及到伦理学研究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带根本性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个“五人谈”的主持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再做一些分析,以澄清理论是非。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涉及到义务教育阶段有关学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开设的顺序、时间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仅就《课程计划》中的课程设置问题,谈谈个人参与这次修订《课程计划》工作中一些认识、体会。  相似文献   

9.
汉语词类的划分问题,语法学界有很多精辟的论述。然而关于“耻、羞、愧、惭、怍、忝、乐(快乐)、喜(欢喜)、说(高兴)、快(愉快)”等表心理活动之词的归类问题,有的著作没有涉及;有的偶然涉及,但语焉未详,且说法不一。 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在谈到介词“于”“表形容词之对象”时列举《孟子》中二例:“吾何快于是?”,“吾甚惭于孟子”。这说明他把“快”、“惭”划入形容词。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和刘诚、王大年的《语法学》分别把“耻”和“羞”归入形容词。  相似文献   

10.
红学家胡文彬近年陆续推出五部著作:《红边漫笔》(华艺出版社1994年10月)、《红楼放眼录》(华艺出版社1995年6月)、《红楼梦探微》(华艺出版社1997年8月)、《梦香情痴读红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和《酒香茶浓说红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约150万字,收集整理了他从事红学研究的部分成果.其涉及红学研究领域之宽、层面之多、问题之  相似文献   

11.
《江苏教育》(中学版)1983年第11期上发表了茅一辉、张也方署名的《匠心独运,志贯全篇》(副题是〈谈《复庵记〉的题旨及其表达方式》)的文章,同时在陕西师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和河南南阳《语文教学》上刊登。一稿两投、一稿多投,是涉及到写作道德的问题。作为中学教师或者  相似文献   

12.
一、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越来越多地涉及到文学的主体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已为不少学者所重视,诸如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创造心理学、人物性格学等方面的著述,都属于这一范畴。但把大家都意识到了的这一问题上升到理论的层次,完整地、全面地提出这一理论,进行较为周密而深切的理论描述的,是刘再复同志先后发表的《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文正报》一九八五年七月八日)和《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一九八五年  相似文献   

13.
陈冰清 《中国德育》2006,1(4):77-78
全国少工委为了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国少年先锋队辅导员的工作,明确少先队辅导员在少年儿童每个年龄阶段的具体任务,于2005年制定并颁布了《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一、《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的主要内容《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涉及少先队的  相似文献   

14.
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又涉及到“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一句的修辞问题。高中《语文教学参考》(第四册98面)说是“通感”,而郑颐寿的《比较修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P156)说是“移用”。究竟哪一说为正确呢?教者无所适从。为了琢磨这一句的修辞格,笔者从其结构和“讲用”两个方面作了如下探讨,以求同仁指教。  相似文献   

15.
我国闲暇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65年,当代成人教育和闲暇问题的国际会议在布拉格召开,标志着闲暇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新课题。而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据可查文献发现,我国最早的研究始于1987年(张新平在《教育研究》上发表《关于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思考》一文)。回顾我国闲暇教育研究近二十年的历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颁发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是一份涉及我国千家万户、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文件,它为我国两亿七千万个家庭的教育制定了根本方针。何谓“家长教育行为”?行为一般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教育行为即为涉及儿童教育问题的行为;家长教育行为应当指儿童的父母(就广义而言,还包括祖辈)受一定思想的支配,在处理  相似文献   

17.
“所”字结构是古代汉语一个重要的结构形式,在通常情况下,“所”字结构主要有如下两种表现形态。一、“所+动”式。例:①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②寻向所志。(《桃花源记》)③我岂有所失哉。(《信陵君窃符救赵》)在“所十动”式的结构中,有时动词虽同,但所涉及的对象不同。如:④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殽之战》)⑤诚欲往来言所闻。(《答书中立论师道书》)⑨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⑦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④“闻”涉及的对象是“劳师以袭远”,故“所闻”义为“听说劳师以袭远这种事情”。⑤“闻”涉及的对象是“为文之道”;“所闻”义为“懂得的这方面的道理”。⑥“闻”涉及  相似文献   

18.
一、写作时间《项脊轩志》作于哪一年呢?一般人对这个问题是不注意也不重视的。在我所接触到的各种古文选本与各种文学史著作中,对此一问题,都不曾涉及。当然,也曾有人谈及此一问题。王勉、曹明纲在所作的《归有光》评传中说:《项脊轩志》作于归有光三十岁的时候(见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四卷267页)。可惜,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2008,(3)
(接上期)三、小学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猜想、预测和假设(编者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常用"假设"一词,不常用"假说"一词)《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是这样定义的:"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它涉及到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以便了解已有的知识;涉及调查和研究方案;根据实验证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孝弟也者,为仁之欤?”(《论语·学而》。以下凡引《论语》只举篇名)可见,孝既是仁的基本内容之一,又是实行仁的根本方法之一。“孝”在论语中凡十八见,除“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泰伯》)句同本题无关外,《论语》中涉及孝道而无“孝”字的,又有二十处上下。这些文字,涉及了孝的内容和孝的作用。本文拟从《论语》的这个具体实际出发,对孔子孝道作一初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就儒学和现代化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