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抚育起始年限和间伐强度,与落叶松后期生长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本文通过对落叶松连年生长量和间伐的关系、树种材种和间伐的关系、郁闭度和间伐的关系的研究,对林口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人工林皆伐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落叶松人工林皆伐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对不同年龄的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皆伐,得出不同年龄人工林的蓄积,从而推算出不同年龄落叶松的蓄积增长量;同时对市场对落叶松需求进行了分析。根据落叶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对落叶松的需求,得出落叶松主伐的最佳年龄。并根据落叶松主伐时的出材量及市场价格的分析,得出落叶松人工林培育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毛虫是林口林区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年年都有发生,对林口林区落叶松丰产林生长造成较大危害,通过几年的试验,采取菌剂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工业原料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造落叶松工业原料林,初植密度3300~4400株/hm2,20年后进行主伐(中间不进行间伐),公顷蓄积可达158m3。而落叶松丰产林40年主伐时(包括多次间伐)公顷蓄积为316m3,正好是工业原料林的2倍。对两个林分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说明,营造1hm2落叶松工业原料林20年主伐,扣除投入(含税金)和投资利息,年利润是丰产林的3.36倍。  相似文献   

5.
以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依据已有的调查数据,应用相邻网格调查方法并结合实地踏查观察的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实验林场落叶松人工林下天然更新种群数量格局、年龄格局及干扰因素。力图较全面地揭示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种群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现有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松林植生组更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达到更新标准的老采伐迹地、择伐迹地、采育择伐形成的"四不象"伐区、低价林等迹地上,采用大穴整地,多株栽植的植生组更新技术,成活率、成穴率均高于单株,幼林生长快,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7.
以落叶松人工林下水曲柳更新种群为研究对象,应用相邻网格调查方法并结合实地踏查观察的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林科院江山娇实验林场落叶松人工林下水曲柳天然更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根据聚集度指数、均值比、CA指数法对江山娇实验林场人工林天然更新种群在不同尺度下空间点分布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有助于探讨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理论,对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种间生长量存在差异,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分家系都要比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组径生长量大。通过对12a生落叶松杂种子代测定林10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及立木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基本呈正态分布,且家系间及家系内均存在较丰富变异。筛选出的5个家系(日3×兴2、兴7×日77-2、日5×长77-3、日5×长78-3、日3×兴9)表现优良,其中,日3×兴2的树高生长遗传力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5年生落叶松不同立地条件暨重茬造林与新造林地块设置样地进行生长量的对比分析,对不同的条件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取得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今后落叶松更新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1落叶松种子林的选择标准(1)选择生育良好,没有受过破坏,林龄在15年以下的人工林为种子林。(2)立地条件的好坏对林木种子的质量和产量有一定影响,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林分。(3)光照条件与母树开花结实密切相关,光照充足,对母树生长和积累开花结实所需的营养物质非常有利,应选择背风朝阳的缓坡、光照充足的林分。(4)为了保证经营管理及采种运输的方便,应选择交通方便和靠近水源的林分。2母树的选择同一林分的各株树木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在生长发育上有一定的差异,它将直接影响到种子及培育人工林的质量。在选择母树的过程中,应该坚持…  相似文献   

11.
营造混交林,对抵抗病虫害、火灾,改善土壤环境,充分利用环境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就落叶松纯林而言,病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药剂和生物防治上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此,营造落叶松混交林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使落叶松混交林营造成功,经过多年的实践,得出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混交树种、混交方式和适合混交树种的造林地,做到合理混交。1混交树种落叶松是一个强阳性速生树种,对立地条件的要求范围非常广泛,它的混交树种应选择耐荫的,生长速度比落叶松较慢的,并且对立地条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的树种。在…  相似文献   

12.
加强圃地综合管理、培肥苗圃地力是提高苗木生长量、质量、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以落叶松S1-1苗木施肥效果,对苗木生长量、生物产量、品质均有明显的促进增长作用,进一步证明培肥苗圃地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人工林下土壤容重有变大的趋势,土壤相对板结、紧实,中小孔隙相对增多,性能均低于对照地,土壤肥力减退。  相似文献   

14.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间伐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中龄林为对象,实施4种处理:施氮肥(施纯氮250kg/hm2)、施氮磷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施氮磷钾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纯钾30kg/hm2)和对照(不施肥),研究施肥后不同时期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的关系,评价落叶松冠长率对间伐后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后不同时期落叶松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施肥3年后、4年后、5年后的冠长率(冠长/树高)分别为0.1899—0.2030(平均为0.1986)、0.2282—0.2642(平均为0.2428)、0.2851—0.2976(平均为0.2920),低于对照林分相同时期的冠长率(3年后:0.2010;4年后:0.2822;5年后:0.3006).施肥能够缓慢促进间伐后落叶松的冠幅和冠长的增长,施肥对落叶松树干生长的促进作用应该更多来自于施肥后针叶的高效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自然稀疏模型建立及收获表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使用20块固定标准地和92块临时标准地材料建立自然稀疏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全林分收获模型编制了4种地位指数(12.17、13.34、14.21和15.76m)和4种初植密度(2000、3300、4400和6600n/hm2)的16张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自然生长收获表。该表按林分、大径木(D≥26cm)、中径木(14cm相似文献   

16.
用200块临时标准地、30块固定标准地及经济方面的数据,在综合考虑了数量成熟、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的基础上,定义了决策系数的概念,提出了轮伐期模型,确定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轮伐期。  相似文献   

17.
对沈阳丁香湖湿地和武汉湿地芦苇的叶片生物量和生长规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沈阳湿地芦苇叶宽与叶长、叶长与叶重、叶宽与叶重之间的生长关系均呈现幂函数的变化规律,达到极显著相关.武汉湿地芦苇叶宽与叶重间生长关系呈线性函数规律,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武汉地区芦苇叶重大于沈阳湿地样本.沈阳地区芦苇叶长和叶宽都大于武汉地区芦苇样本,说明沈阳和武汉湿地芦苇叶片生长具有明显的生态可塑性,沈阳地区芦苇叶片长度、宽度、重量等特性的生长为异速生长,而武汉地区芦苇叶片特性为同速生长.本研究为深入了解植物叶片生长规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23年生长白落叶松单亲本子代测定林的17个自由授粉家系的树高、胸径和立木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家系间、家系内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各家系生长性状间正相关极显著;树高、胸径和材积间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入选率为30%时,胸径、树高和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7.99%、6.30%和18.49%。以材积性状作为主要指标,兼顾树高、胸径,选出优良家系5个,材积生长量高出对照11.29%以上。  相似文献   

19.
营造速生丰产林是加速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的最快、最有效途径。按国际上丰产林的标准,每公顷年均生长量达到10m3以上即达标,黑龙江省森工林区速生丰产林的成材年限一般要求10~40年,每公顷年平均生长量在7.5m3左右。下面谈谈营造速生丰产林的技术要点。1做好调查设计开展工程造林的首要条件,就是做好调查设计,更新造林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按设计资料进行,造林结束后再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验收,直到郁闭成林。2适地适树所谓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适地就是要使树种适坡度、坡位、坡向及土壤,适树就是要在这些立地条…  相似文献   

20.
8个杨树品种1年生苗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徐州铜山区林业局引进的69、72、NL-105、NL-106、89、895、35和351等8个杨树无性系1a生扦插苗的年生长节律进行研究。供试无性系存在显著差异。比较结果显示,69和72在徐州地区表现最佳,895、35表现相对较差,69的苗高生长量分别是895、35的129%、116%;69的地径生长量是895、35的143%、119%;72的苗高生长量分别是895、35的121%、108%;69的地径生长量是895、35的158%、131%,地径指标的差异性明显大于苗高指标。本试验为进一步选择适应本地土壤、气候和水分等条件的优良杨树品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