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宋朝号称“天水一朝”,是文化极其昌盛的时代。文人士大夫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无论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精神财富创造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数量庞大的士大夫群体中,不少人是兼通经史,汇通多家学问的“杂家”。著名历史学家范祖禹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2.
周必大是南宋著名士大夫,学识渊博,两科题名,所作题跋文数量为南宋之最.纵观其题跋序记,有为整理收藏,有为追 慕前贤,有为宣扬美行,有为勉励后学.这些既是周必大丰富多彩生活世界的反映,又是他士大夫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3.
余慕珍 《兰台世界》2020,(5):157-160
关于与北宋对立的契丹(辽),北宋士大夫言论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一种是正面或者说是中性的话语,一种是非正面的话语。在文化上,北宋士大夫认为契丹是蛮夷,持轻视不屑态度;而在现实上却迫于军事实力,不得不承认另一个国家的合法地位,体现了北宋士大夫的传统天下观与现实国家观的矛盾与冲突。同时,通过北宋士大夫关于契丹的两种看似矛盾的看法,可以看出北宋士大夫对于自我文化定位的摇摆心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甲午海战之后,传统的士大夫"清议"式微,新式的政论报刊繁兴,现代公共舆论的雏型初现.由于现代早期中国的市民社会发育极不充分,中国缺少哈贝马斯所说的在西欧近代转型期出现的、具备相当的理性和自主能力的"公众".现代早期中国公共舆论的这一先天不足,使得知识分子在公共舆论的舞台上,陷于一种相当矛盾的境地.一方面,"公众"的缺位,使得由传统士大夫转型而来的新式知识分子成为公共舆论的绝对主角.科举制的终结,曾使知识分子的地位迅速边缘化.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身处中唐旅游繁盛时期,所创作的诗集里到处都是唐朝士大夫旅游盛况的掠影,无论是中上层官员的"宦游"还是下层士大夫的"士游",无一不再现着唐朝旅游业的繁华,构成了唐人生活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6.
周必大是南宋著名士大夫,学识渊博,两科题名,所作题跋文数量为南宋之最。纵观其题跋序记,有为整理收藏,有为追慕前贤,有为宣扬关行,有为勉励后学。这些既是周必大丰富多彩生活世界的反映,又是他士大夫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7.
王政卿 《兰台世界》2014,(2):103-104
文化是生活的艺术反映,汉朝时期长安士大夫文化与汉赋赋风相互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汉赋的产生及其风格特点,随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长安士大夫文化与汉赋赋风的关系.另外汉赋创作又突出了士大夫的文人身份.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在有着"魏晋风度"的士大夫们的身体力行下,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审美特征。文章阐述了魏晋南北朝士大夫旅游活动兴起的原因,揭示了魏晋南北朝旅游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宋晨静 《兰台世界》2016,(3):143-145
自古士大夫就是浩然正气的代表,但到了明代,士大夫卓然于俗世的士气所剩无几,这与明代制度对其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摧残不无关系。明制对士气的摧残主要表现在士大夫的选拔与升迁、惩罚与侮辱、制约与监视这三个方面,这些残酷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士大夫的人格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如同"小"是与"大"相对的概念一样,中小出版社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人把年销售码洋1亿元以下的归人中小出版社,据此统计在我国的560多家出版社中,中小出版社要占到80%①.笔者以为还应把员工数量作为标准之一.但不管如何划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这部分出版社数量众多,奠定了中国出版业坚实的基础,并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出版业的概貌,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近代传媒业正式出现于清末民初严格的新闻出版则出现在清朝咸丰同治时期。近代新闻事业基本是在仕途上不得志的文人开办的,一般的地主与官僚是不会参与报刊事业的。直到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实力超过日本的北洋水师居然全军覆没,天朝大国却败于倭人之手,才使得封建士大夫们从梦中惊醒,纷纷创办报刊以"新民"。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前世所遗珍宝为数众多,历代士大夫阶层皆有赏玩古董之雅好.西晋张华"曾收藏天下奇秘","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宋代欧阳修撰成<考古录>,"辑三代鼎彝,长而明之",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也嗜古成癖.著名的<金石录>就是在对古器物:把玩咀嚼"中写成的.记述南宋杭州土俗民风的<都城纪胜>一书"诸行"中,出现专门买卖"骨董"的商市,"如七谓之'骨董行',浴堂谓之'香水行'是也."  相似文献   

13.
明清之际,《山海经》不仅成为了文人士大夫眼中的"小说",而且逐渐成为市井集市上的通俗热销商品。这一转变既受到了明万历朝以来商业出版迅猛发展的影响,又与市井之徒的休闲娱乐息息相关。被书商们从书中提取出来的"山海怪物"与"海外臝虫",越来越多地以图画的直观形式出版为《山海经图》、日用类书等通俗读物,充斥于市场。这种消费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山海经》接受群体构成的变化,以及不同阶层对《山海经》接受态度的区别。而且随着怪物异人的图像渐渐成为市场的必需品,《山海经》也就从古代经典转变成了象征"新奇"与"怪异"的文化符号。整个《山海经》成为"小说"的历史过程,便是一段文人士大夫笔下未曾记录过的大众文化史。  相似文献   

14.
艺妓的生活     
以"侍酒筵业歌舞"为职业的艺妓,本来并不是日本所特有.中国的唐宋时代,士大夫携妓吟唱,是当时的普遍习俗,在中国浩瀚的诗词曲赋中,留下了不少咏唱歌姬的佳句.当时中国的官妓,以及朝鲜的妓生,和日本的艺妓都有相同之处.但是在大部分民族的历史上,基本上近代以前完成了歌舞演艺和性产业的分离,性产业退出了社会的主流文化,而日本的艺妓,仿佛是一种活的古代文物,一直延续到现代,而且艺妓本身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载体,已经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这种现象是日本所独有的,也是引起世人关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文人"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特有的人物类型。从比较狭义的角度来定义,它指的是"士"阶层当中擅于艺术性地使用文字的写作者。"文人"是"士"这一社会政治——文化阶层内部自然分化出的一个人物集群或类别,始终体现着这个阶层价值的综合性,即道德、事功、学术文化的三位一体。随着"士"在汉代被体制化和行政上的逐步"士大夫"化,文人也获得了多重的社会身份和角色,并以此阐释着中国古代文学和社会文化的固有特色。  相似文献   

16.
投壶,亦称射壶,是一种既登大雅之堂又入巷陌百姓家的传统游戏.投壶是由古代射箭礼仪演变而来的[1].按西周礼制规定,天子朝会群臣时要进行"大射"之礼,诸侯朝见天子时要进行"燕射"之礼,诸侯相会时要进行"宾射"之礼,士大夫桐聚时则是进行"乡射"之礼.  相似文献   

17.
西汉初期,公孙弘以儒术修饰文法,并把儒术成功的运用到帝制的政治统治中,成为了从战国"处士横议"到帝制时代的文臣的巨大变革,对后来的士大夫的政治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独尊儒术"的第一功臣。  相似文献   

18.
目前所见的苏轼画像,有戴帽者,有著巾者,亦有戴斗笠者。苏轼所戴帽子的款式——"子瞻样",在文人士大夫中颇为流行。后世在提及"东坡帽"时,多以"高帽"称之。但在宋代",东坡帽"还有"矮帽"之称。  相似文献   

19.
赵明 《兰台世界》2015,(7):159-160
《天演论》是晚清翻译大家严复的译著。严复通过阐述"物竞天择"进化理论,警醒国人奋起,为新中国革命注入一剂强心针。《天演论》中"汉以前字法句法"的运用使译笔有先秦诸子散文的雅韵,译著深受旧派士大夫推崇。  相似文献   

20.
<正> 本文拟从藏书规模(数量)、藏书质量以及采购员在藏书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谈谈工科院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继而试图解决一下"书满为患"、"书库饱和"的矛盾.一、定藏书规模,用规模限制馆藏的无限膨胀人们习惯以多少万册藏书来评价图书馆,似乎藏书多就一切都好.因此,在藏书建设上有追求数量的倾向.当然,数量是需要的.然而不确定个规模,无止境地自由发展,会造成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