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党的喉舌,代表新闻舆论部门的话语力量,在国家垂直体系建构下具有多重新闻话语表现形式.本文以"柴静现象"为探讨对象,通过"柴静现象"的话语表现特征,从个人、媒介、民意三方面论述记者型新闻主持人的话语空间,探究扩宽主持人话语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于淑香  李桂童 《声屏世界》2022,(4):19-21,26
随着媒体融合的步伐逐渐走深,网络"两微一端"成为了传统主流媒体新闻生产的主战场.入驻新媒体的主流媒体更加倾向于轻松欢快的表达,无论是日常的新闻发布还是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主流媒体都少不了"卖萌",党媒不再"板起脸"说话,新闻小编也变得"萌萌哒".文章从主流文化价值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究主流媒体"萌"传播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3.
融媒时代的到来消解了新闻传播的角色边界,也重塑了"新闻评论"教学的体系架构.面对与用户体验相贴合、与社会舆论相嵌合、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融媒评论形式,"新闻评论"课程需要在融媒语境中更新教学模式,将媒介融合的思维贯穿"新闻评论"的教学实践,不断推动"新闻评论"教学中学生判断力、表达力与整合力等能力的提升转化,并在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4.
张静  卜宇 《当代传播》2021,(6):35-40
既有的媒体融合研究关注国家话语和技术话语,对作为行动者的新闻从业者的研究有限.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一线新闻工作者的媒体融合认知调查发现,媒体融合实践正在走向"内卷化".传统媒体越来越注重组织内部的精细化和复杂化,拒绝与更广阔的媒介化社会进行交往和思考,沉浸于行业圈层的比拼竞争.内卷化阻碍了传统媒体的观念创新,令媒体融合演变为一场行业内部的镜像游戏,是传统媒体更为深刻的转型危机.  相似文献   

5.
张静  卜宇 《当代传播》2021,(6):35-40
既有的媒体融合研究关注国家话语和技术话语,对作为行动者的新闻从业者的研究有限.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一线新闻工作者的媒体融合认知调查发现,媒体融合实践正在走向"内卷化".传统媒体越来越注重组织内部的精细化和复杂化,拒绝与更广阔的媒介化社会进行交往和思考,沉浸于行业圈层的比拼竞争.内卷化阻碍了传统媒体的观念创新,令媒体融合演变为一场行业内部的镜像游戏,是传统媒体更为深刻的转型危机.  相似文献   

6.
陈奕 《东南传播》2011,(6):118-120
"媒介融合"已成为当前新闻传播界的重要趋势,反映到新闻教育领域,"媒介融合"专业的设置是对这一现状的积极回应.而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创办"融合新闻"专业的新闻院校,密苏里新闻学院堪称典范.由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该院"融合新闻"专业的全面介绍,为我国新闻教育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国际跨文化传播中新闻"偏见"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和认知机制,指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影响新闻话语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智能化技术驱动下的广电媒体新闻话语呈现工具价值偏向,回归到人性与理性的建设性新闻似乎为当前的新闻话语转型提供思路,这或许为广电媒体的新闻话语转型提供了思路。本文主要从新闻话语的实践转向入手论证了我国广电媒体建设性新闻的必然性,进而结合建设性新闻实践的知识特性,立足知识生产视野,从时间秩序、知识生产视角、知识生产范式、知识生产者等不同侧面探讨建设性新闻话语生成逻辑为知识融合。知识生产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仍需回到交往实践,因此本文也回到广电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进而分析建设性新闻话语的具体生成路径为:动态交往—主体间交往—融合交往—向善交往。  相似文献   

9.
近代报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报道新闻时政的同时,也兼具传播新知的功效,塑造了一批"新话语"与"新概念","长城"就是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词汇.在报刊中,"长城"话语多与时政相勾连,折射了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与长城精神指涉的形成.《申报》作为近代中国一份重要的报纸,相较于其他报刊,不仅持续出版时间长,而且辐射地域广....  相似文献   

10.
传媒灾难性报道的话语控制,即传媒对灾难性报道的新闻话语管理和调控,它直接影响着政府灾情处置和危机管理的效果。当下,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转向表现为:话语控制观念的化"危"为"机",话语控制方式的变"堵"为"疏",话语控制技术的媒体融合与互动。  相似文献   

11.
"融合媒介"(convergence media)和"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是新闻传播界正在探索的一个前沿性课题。2004年夏天笔者到美国进行富布莱特项目研究的时候,从美国同行那里第一次听到这两个新名词,这一领域的研究当时在美国也才刚刚起步。时隔两年,媒介融合在西方国家已是风起云涌,在中国也已初现端倪。 "融合媒介"是一个非常广阔的研究领域,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有技术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从媒介所有权融合角度展开的  相似文献   

12.
张楷越 《传媒》2021,(21):38-40
全国报业融合发展正向纵深推进.陕西日报社紧密结合本地特点和融合趋势推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推行"新闻+技术+服务"在地化,推进"融合基础+融合管理"云端化,以及推行"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专业化,真正从"融"起来到"强"起来,为全国省级党报的深融发展做出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融媒时代,财经数据新闻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新技术与数据新闻生产的不断融合,数据新闻的报道话语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本文以财新网“财新数字说”栏目为例,从技术、叙事、内容生产三个方面探讨融媒时代数据新闻的话语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李岩  李赛可 《新闻界》2014,(1):11-16
在福柯的话语理论视野中,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历史、建构性的权力—知识话语。在国内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探讨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质疑"专业化"与"专业主义"对于新闻业而言的合理性,即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内核——客观性难以实现;新闻的大众化特性消解了专业化的可能性;新闻专业主义只是新闻实践的一种模式。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在悖论以及新环境下其理论与实践所显露出的局限,质疑了试图维护新闻生产之专业垄断的专业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15.
滕锐  张平 《传媒》2021,(20):94-96
全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融合形态,彻底革新了新闻生产理念与舆论传播生态,构建出具有"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特征的"四全"新闻舆论传播体系."全程"媒体实现了新闻全程的媒介参与;"全息"媒体创新了新闻呈现的表现形式;"全员"媒体优化了新闻生产的资源联动;"全效"媒体提升了新闻传播的精准效能.体现出新闻舆论与媒介资源的互通互融,是实现新闻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可行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月11日,成都传媒集团正式启动"媒体结对运作,部分新闻联动"运行模式,以此破解"媒体融合"在内容生产上的实现问题. 以"新闻联动"带动融合 从5月11日到10月11日,"新闻联动"刚好运行了5个月.5个月的试运行,初步展现了这种模式的优势,党委赋予的中心工作宣传得到加强,突发新闻播报实现"同一资讯,分段表达,有效联动"的初衷,参与联动的媒体影响力得到加强,集团社会形象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突发事件中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有三大角色定位:一是需要找准"第一时间"落点,充当舆论的积极引导者,防止形成舆论风波;二是需要把握话语主动权,积极引导舆论走向,构筑主流叙述话语共同体;三是在关注话语表达的同时,需要注意疏导网民情绪,真诚地表达人文关怀,获得良好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刘君荣 《东南传播》2020,(12):21-23
本文从"媒介融合""治理融合""以人民为中心"三个方面探讨新时代主流媒体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理念、路径和方法。文中提出了"媒介融合"要牢牢树立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观念;"治理融合"是落实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的现实路径;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是主流媒体从"媒介融合"走向"治理融合"的核心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主流媒体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理念;群众路线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生命线,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等观点,并得出社会治理的运行必须内嵌于主流话语的传播过程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是新闻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从18世纪到20世纪,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认知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入手,结合梵·迪克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一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从新闻文本的结构分析、新闻话语生产的分析、新闻话语理解的分析等多个角度论证了阿氏的"人生来就是意识形态动物"、"意识形态是一个表...  相似文献   

20.
刘佳琦  刘杰 《传媒》2018,(9):54-56
随着媒介融合步伐不断加快,近几年来,多家媒体充分运用电视媒体的优势,积极吸取当代新媒体动漫传播经验,开创了电视新闻节目运用动画模拟形式的新格局,并称之为"动新闻"."动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技术驱动的新闻叙事方式,目前已被诸多媒体广泛应用.从2009年台湾《苹果日报》的"动新闻事件",到2015年新华网新版上线并引入"动新闻"模式,这一变化过程无不体现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制作与传播形式的重要变革趋势.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动新闻"出现的社会必然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融媒时代"动新闻"实践的三种模式(《苹果日报》、新华社、《新京报》模式),以此凸显"动新闻"在新闻传播及时性、真实性、新闻道德伦理、新闻版权界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