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章对“三境说”的内涵做了较为细致的诠释,并进而探讨了其精神实质。认为“三境说”反映出王昌龄的诗歌理想:立意新。感情真,状物神。“三境说”实质上揭示了传统意境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文论史上,王昌龄是完整而明确地提出意境的概念、确立意境范畴的第一人。他不仅深入分析了意境重要的审美特征,而且还以其“三境说”,揭示了意境的深层特点,并又在其“三格说”中探讨了意境营造的方法和途径,为形成和丰富这一最富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的意境理论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意境理论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昌龄提出的“三境说”是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理论。观物境之形,品情境之意,悟意境之蕴,丰富了古典诗词的意境审美。内觉体验生发的哀思愁情,崇高体验抒发的家国情怀,超越体验兴发的豁达精神,构成了古典诗词的哲思审美。意境的感性、哲思的理性,深化了古典诗词的审美蕴涵。体裁声律、主题群文、文化审美等方式可打通古典诗词审美教学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陆机、刘勰的基础上,王昌龄于《诗格》中提出了创作灵感的产生与捕捉的具体途径,并且提出了学习古人的目的在于从前人的作品中捕捉灵感,而不是文意、文辞、字语。在《诗格》中,王昌龄提出了创作的"三境说":物镜、情境、意境,这三种境地,既是并列的,又是递进的,在近代,王国维融合了西方美学理论发展了"三境说",提出了"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5.
试从王昌龄《诗格》中提出作诗的必要条件,即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的角度,提出古诗英译忠实性的三种基本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学具有总体涵盖性的范畴。从诗学自身的角度来看,意境理论在中国古代的形成、发展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秦哲学对"象"和"意"关系的独特体认是其源头,佛禅思想的催化,也是"意境说"产生的动因。意境说由盛唐诗人王昌龄首次提出,而进一步对"意境"范畴的内涵做出基本规定的是皎然,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审美主张,从意境之本质特征的角度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司空图的"四外"说,从意与象两个方面对意境范畴的内涵作出明确的规定,意境理论至司空图已达成熟之境。因此说,是唐人奠定了意境的主体架构。  相似文献   

7.
王昌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日物境,二日情境,三日意境。现在一般认为物境和情境分别指诗中的意象和感情;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  相似文献   

8.
从佛教中国化的轨迹中展现其内涵演变对“意境”说的影响,而这一进程推动下的禅宗,更是从思维形式中实践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意识形态对人类的审美活动的影响以及推动,从中揭示了佛家之“妙悟”如何抛离宗教的神秘气息,而所倡之境进入美学领域。  相似文献   

9.
从王国维意境“深浅”说和宗白华意境“境层”说可以确认意境内涵结构应包括:情景交融、象外言外和“进乎道”等三个层次。情景交融是意境内涵结构的基础层次,象外言外为第二层次,最高层次为“进乎道”层次。在这一最高层次,文学艺术意境之道与哲学之道相通为一,从而文学与哲学也相通为一。这三个层次既表现为不同作品意境创造上存在的横的关系,又表现为一个逐级升华的纵的完整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10.
意境新探     
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审美概念。诗讲意境,散文也讲意境,音乐、舞蹈、绘画无不讲究意境(绘画或称画境,音乐或称乐境)。大凡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作家艺术家,无不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意境美,否则,便失去了艺术创作的价值。意境这一概念,始见于相传为唐朝王昌龄所作《诗格》,他说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王昌龄之后的中、晚唐诗人和评论家(如释皎然)又把物境称为“实境”,把情境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7.
教育要提倡生态学,而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互动,但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此深感困惑,误以为给学生提问就是互动。提问和互动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但真正的互动有多种形式,提问只是其中一种单边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两者的不同,增进对互动的理解,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作品<野草>晦涩难懂,其原因并非只是外在社会环境的残酷所致,而是有着更为重要的语言学原因:鲁迅深切体悟到了语言的困境,为了突破困境,他不得不寻求新的言说方式,采用沉默、话语的正反并置和象征三种表达策略辗转在"说"与"不说"之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锒铛”、“独鹿”的本义及其语义发展。“锒铛”本为拟声,由拟声而达意,从而引申出许多新的意义;“独鹿”为“朱愚”一词的声转,本义为驽钝。二词的来源不一,本义不同,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二者词义演变,部分语义交叉融合。本文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锒铛”、“独鹿”的同源词作了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对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补正。  相似文献   

20.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