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以新媒体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校园媒体给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及培训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海报、横幅等传统媒体宣传方式,在岗学生更加关注社交软件、校园网站等新媒体上获取的勤工助学信息;通过新媒体关注勤工助学信息的学生薪酬更高,对勤工助学的薪酬也更加满意。对于学生,通过勤工助学,不仅能够获得收入用于支付生活支出,同时能够充分利用时间、锻炼个人能力。对于用人单位,利用新媒体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培训的可能性,保障勤工助学岗位正常运作,最终实现勤助育人。  相似文献   

2.
现在新媒体给我们一种实时获得信息的可能性,我们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用任何的数字设备来获得信息.并且,新媒体也加强了互动性,鼓励一些用户创造性地参与其中.新媒体和新通信的功能非常强大,能够帮助我们连接整个地球,或者说有了人民的力量.新媒体和新通信是我们社会改变和变革的工具,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情况下,那些强制性的铁腕手段已不再需要了,我们可以用社会媒体的舆论来推翻一个政权.  相似文献   

3.
彭沂 《青年记者》2012,(18):86-87
严格意义上说,第四媒体又称为互联网媒体或者网络媒体,是指国际互联网被人们所利用的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那部分传播工具性能. 关于第四媒体概念的界定,不得不指出,很多学术界人士认为除了第四媒体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媒体——第五媒体,又称“新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  相似文献   

4.
讲授、笔记是中国的传统教学方式,当下新媒体时代多种新技术的引入,学生主体人格尊严的被动要求,导致传授双方都需要更平等的交流互动模式.传媒教学课堂作为接触新媒体的前沿场所,理应成为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试验田、大学开明开放的展览园、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动的风景线,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效率、可供借鉴的新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关注用户自主传播的媒体创意效应,借此探讨所谓新媒体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查阅与翻译了大量中英文相关资料基础上,对腾讯、阿里、百视通、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以及韩国自媒体做了实地调研、访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与相关业界专家进行交流、沟通;进行受众控制实验,并做了大量问卷调查,通过SPSS统计软件,结合相关深度访谈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应动态研究所谓新媒体(new media),是各类新兴媒体(emerging media),从媒介技术、用户需求、媒介生态与资金投入四维度宏观分析,结合传媒产业升级与转型的产业功能特性,同时关注媒体的社会整合功能(舆论引导、协调社会、娱乐大众、传承文化).综合分析下,本研究认为,媒体对人们未来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新媒体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智慧云"成为各类企业走向世界的路径;移动互联网持续创新改变着新媒体发展态势;社会化媒体依然是新媒体发展焦点,分享经济的媒体创意经济形成.上述是未来媒体突破的靶向,这些靶心较为明显地预示全球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窦晓进 《今传媒》2016,(11):19-20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新媒体技术哺育长大的孩子们已经能够迅速熟练操作和掌握这些技术,作为老师如果不能很好利用这些现代技术,则是非常难以达成和学生的互动沟通与交流."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如何使用新兴媒体,如微信公众平台,与学生建立有效沟通方式,也是目前独立学院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一、初识新媒体 新媒体的多种描述 对于新媒体的理解,业界有多种定义和描述。被国内广泛认可的是从行业角度来描述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电视、报纸、杂志、广播、户外)之外的所有媒体形式;从新媒体的传播和受众群体角度来看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政府传播的视角出发,考察广东省三个政务微博——“广州公安”“莞香花开”和“广东共青团”的传播行为和特点,发现三个政务微博的发布形式兼具主动和原创,对于网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在内容发布上仍以宣传为主,以解释、沟通、引导为目的的内容为数有限,对微博评论的回复率较低.笔者认为,以微博为典型代表的社交媒体对原有的官民沟通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展示的是当前社会政府与民众的一种“微关系”,政务微博是需要政府部门重视并积极打造的一个“关系场域”.研究建议,在新媒体环境中政府需了解新媒体传播模式,政务微博运营应当利用新媒体特性畅通民众言路,积极营造畅通有效的社会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9.
马丽 《新闻世界》2014,(11):203-205
新媒体环境加深了高校新闻学专业师生间的沟通与理解,方便老师对学生管控,有利于师生获取就业信息等益处;也带来了妨碍课堂学习、影响正常人际交往和就业信息甄别难度加大等问题。学校必须建立师生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帮助学生提升甄选网上就业信息的能力,将线上交流与线下沟通相结合,以改善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周婧婧 《新闻窗》2013,(1):92-93
一、新媒体自身特性 首先,新媒体融合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范围广,速度快,完全个性化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传授双方地位权利平等,每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权。其次,避免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当传播者想向大众同时交流时,能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  相似文献   

11.
吴俊斐 《东南传播》2011,(5):148-149
当前,农民工问题已成为媒体报道之焦点.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下,农民工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对运用和融合新媒体实现党报与农民工的无障碍沟通,创新党报的服务功能等进行简要分析,继而对如何运用和融合新媒体突破对农民工的报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语:在新媒体主导下的传播格局中,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推动了媒介的组织传播模式及形态的改变。互联网技术下的新媒体发展引发了大众对微博、微信的追捧和使用,组织内、外部传播的新媒体沟通形态广泛以微博、微信为主。从传播学角度而言,微博、微信能够帮助人们多渠道的获取资源信息,使组织中的成员都有参与意见表达的机会。由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社会化的信息具有开放性和传播范围广泛等特点,不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有较高忠实度的听众基础,在做声音内容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人才储备,也有积淀甚久的优势可以重组输出.新媒体形式之一——微信,是白媒体的一种传播方式.微信以其互动性、即时性、数据化、体验化等优势,正在改变传统广播电台的传播方式和经营模式等.本文以宜昌电台汽车频率(下面简称:宜昌汽车台)融合微信改变传播方式的实践为例,思考、探讨利用微信更好的刷新广播媒体的资讯传播方式,升级改造传播效果,从而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球传媒舆论基本掌控在西方跨国传媒集团的手中,而只有新媒体领域,中国传媒界和西方传媒大鳄们几乎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依凭中国庞大的新媒体受众群和飞速提升的综合国力,让我们看到了获得新媒体国际竞争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一、新媒体背景下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 1.知识获取内容和渠道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形态多种多样.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手机短信、触摸媒体、宽带网络等,它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多媒体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手段,文字、图片、音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交叉组合.使得内容组合和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新媒体获得相关知识.不再局’限于以往从课堂和书本获取为主的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介技术的持续进步,新媒体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其信息传播能力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冲击.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中获得发展,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了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的发展,促进了融媒体时代的来临,从而对电视新闻编辑类栏目有了更严格的标准.电视新闻编辑应该积极学习融媒体知识,才可以在融媒体的环境下提高栏目的融合力.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高效、广泛、开放、多元等特征给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成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新媒体时代,学生的信息获得渠道转变、信息交流模式转换、信息来源鱼龙混杂,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学生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思想引导的关键环节、学生明辨是非的重要保障,其价值愈发凸显。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应该转变思政教师的教学观念、转换思政教学的教学模式、提升思政教师新媒体素养,真正利用好新媒体平台与工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张喜燕 《新闻界》2012,(11):41-44
社交媒体作为新世纪出现的新型传播工具逐步引起军界重视,美军在应用方面率先做出探索与尝试。本文根据美军军事理论及实践,探讨了社交媒体在美军军事领域所具有的信息发布、交流互动、战略传播、信息作战以及危机沟通等五大功能,以期对我军未来新媒体建设与管控有所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卢诗宇 《新闻传播》2023,(16):173-175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环境中,新媒体技术在此期间得到了持续的优化和完善。新媒体是指在各种技术条件的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的全新技术时代,比如网络、数字以及移动技术等。数字技术是新媒体的基础,网络传播便是其载体,在此种条件下,使信息传播和互动更加有效,其具有较强的创新价值。在新媒体技术持续发展中,网络用户可以利用多种平台来发布和传播消息,例如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不仅丰富了交流方式,并且有效拓展了沟通空间。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若想得到进一步发展,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充分运用新媒体来优化新闻传播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正在全媒体时代,传播更加强调用户创造和互动交流,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开始转变观念,与新媒体的关系由竞争变为合作。传统电视媒体在新媒体传播方面不断地探索,精准定位用户,拓宽传播渠道,使自身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江苏卫视《一站到底》利用视频网站、微博和官方授权游戏三种不同新媒体渠道进行传播的现状为基础,从受众、影响力、传播价值、营销、电视节目产业链等多方面对其传播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